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2014年青奥会促进南京文明城市建设的契合点及其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奥会促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青奥会与文明城市建设共成长;促进了青奥核心价值与文明城市核心价值的高度融合;青奥文化与教育计划提升南京城市文化等是青奥会与文明城市人文环境建设的契合点。建议加强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形成体育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文化理念,借助青奥会加强城市品牌营销推广和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注重体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坤  周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6):111-112,117
本文通过雅克·罗格提出青奥会说起,分析了青奥会的文化主旨,从青少年的文化困惑入手,论述了南京青奥会价值理念与社会责任。并提出南京青奥会文化与教育活动的总体文化要求,以及“南京特色活动”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3.
2014年第2届青奥会将在中国南京举办,以形成南京青奥会的核心价值为主题的"南京青奥会口号、目标与理念"研讨会,2011年4月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杨桦、任海、孙大光、孙葆丽、张清、徐达、丁铭等著名的奥运专家、理论学者和南京青奥会组委会官员,对青奥会诞生发展的历程,青奥会特质,青奥会与奥运会的异同,青奥会的口号、目标和理念等体现青奥会内涵的问题畅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成功青奥"的多元性评价,包括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体系、多元评价标准;认为青奥会的核心评估是青奥会的教育价值,基础评估是青奥会的竞赛效应,常规评估是青奥会的其他效应。南京青奥会面临的深层次挑战包括:城市形象定位的挑战;规避以往重大赛事影响的挑战;如何突出青奥会教育功能的挑战。最后提出青奥会应该注意的问题:1)青奥会的核心内容是运动竞赛活动;2)青奥会的核心角色是青少年运动员;3)青奥会的承继目标是教育青少年;4)青奥会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奥林匹克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南京青奥会对江苏省青少年学生是一次重要的教育契机,为深入把握青少年学生对青奥会的思想认知动态,并为开展青奥会教育提供相关参考,通过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江苏省青少年学生的青奥会认知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青少年学生对南京青奥会的知晓和关注情况整体上并不十分理想,虽然青少年学生对青奥会的认知在整体上呈现出积极一面,同时对青奥会的价值和作用认知尚可,但对青奥会的基础性知识和深层次内涵的认知相对不足,并且对青奥会重要信息元素和历史知识了解匮乏。其主要原因除了来自学业压力牵绊之外,学校有关青奥会教育的缺失和体育教育在该方面的低效也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6.
青奥会是现代奥运体制改革的产物,对于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南京青奥会的价值与意义不仅在于建立"南京模式",为青奥会今后的发展和走向提供参照和依据,而且给中国体育改革提供了契机,对中国体育未来走向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在青奥文化和理念指引下,未来中国体育发展应从"体育制度改革;呼唤身体理性、消除体育异化;倡导人们对真善美的生活追求"等方面寻求变革。  相似文献   

7.
南京成功申办2014年青奥会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分析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的历程,剖析评估委员会对申办城市的评估意见,阐述关于不在同一大洲连续举办的问题以及南京的对策.对南京青奥会的承办做出展望:理念提倡"绿色青奥",科学合理地加速南京城市发展的国际化进程;丰富创新"青年教育",为奥林匹克教育探索新的实施方式;努力打造"南京模式",为青奥会的承办树立新的标杆和榜样;目标瞄准"青年盛会",为世界青年相互了解提供机遇和广阔平台以及深入研究"青奥遗产",注重青奥精神遗产的整理和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8.
《体育与科学》2014,(1):69-72
通过大型运动会传播城市文化、城市品牌,是竞技体育服务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2013年、2014年南京先后举办亚青会、青奥会,这使南京获得了一次很好的城市推广机会,南京得以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城市文化和建设成就。本论文从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建设的角度出发,运用案例分析、文本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在青奥会前后南京城市文化的发掘和传播问题。研究认为南京应该借助青奥会的机会,在深入盘点南京现有城市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南京城市文化的主题,力争让"博爱之都"的品牌在国际上叫得更响。同时,南京青奥组委会应该将中国文化、南京元素和青奥精神结合起来,通过策划仪式性活动,精心组织青奥开幕式,设计城市旅游线路,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各种渠道传播南京文化,让南京和青奥共成长。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青奥会的意义及南京青奥会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论述.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所在.青奥会旨在通过使青少年运动员参与高水平的赛事以及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培养青少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以南京青奥会为契机,我们应重新审视"举国体制",走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并举的体育事业发展道路,反思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培养模式,在全国积极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奥林匹克教育的涵义及内容的探析,主要从5个方面探讨了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教育价值:南京青奥会促进青少年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接受、表达的价值;青奥会促进青少年研习健康生活方式的价值;南京青奥志愿者行动的教育价值;南京青奥会对青少年人文教育的价值;南京青奥会对促进青少年感知中华及世界优秀文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历经4年多的精心筹备,随着南京亚青会的圆满落幕,2014年南京青奥会已近在咫尺。在筹办的最后阶段,有哪些工作仍需注意,节俭理念如何落实,文化与教育活动如何发挥出持续性和长久性,青奥项目比赛如何布局,赛后遗产如何规划实施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为此,《体育与科学》杂志编辑部与南京青奥组委会总体策划部朱华林部长进行专访,就现阶段南京青奥会的筹办进程与重点、南京青奥会的办会理念与特色、文化与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比赛项目布局、志愿精神提炼、体育名城建设、赛后规划评估以及青奥遗产理念等问题展开访谈,展望青奥筹办愿景,探讨青奥办会之道。  相似文献   

12.
对"人文奥运"的理念及青奥会的使命和理想进行了诠释,探讨在2014年举办南京青奥会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完善和传承"人文奥运"理念。研究认为:"人文奥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的结晶;奥林匹克精神的回归是青奥会的使命和理想;南京青奥会应当进一步地传承完善"人文奥运"理念,实现青奥会的使命和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举办青奥会的目的在于在年轻人中普及奥运理念,实现教育、文化和体育的结合。青奥会传播的核心内容是文化。因此,除了办好青奥赛事外,还要充分发挥青奥会跨文化传播的功能。文章通过对青奥会跨文化传播效应的阐述,分析当前我国青少年的体育价值取向,并对青奥会跨文化传播对我国青少年体育价值取向的影响和重构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科学》2014,(5):1-5
南京青奥会书写了青奥会史、奥运会史以及南京城市发展史,同时也构成了一种媒介奇观。南京青奥会获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南京市民对青奥会的支持具有可信性,它不仅体现了完整的利益至上的原则,还展示出中国式纳税文化的特点,而举办大型赛事则是中国庙会文化的延续,非首都城市参与举办大型赛事是中国融入国际大家庭的标志。体育的仪式化本色无法更改,南京青奥会是中国式密集举办国际体育赛事运动的阶段性一站,并由此可以激励中国的体育观念的转型。南京青奥会在展示中国大国复兴的必然性的同时,还将体育学的原始意味重新确立,锦标主义内涵退出青奥会舞台之后,一种更为纯洁的奥运精神构成了南京青奥会的基本文化符号,其所催生的文化景观体现了南京青奥会所具有的超媒介事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青奥会和人文教育进行了分析。青奥会是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创新,青奥会更加关注青少年,突出文化和教育的主题。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科学知识与深厚人文情怀的和谐发展的人,对青少年实施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根本。青奥会是青少年展示自我的平台,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有利于推进青少年人文教育。南京申办青奥会理念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南京青奥会契机下,应加强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学校体育要践行奥林匹克思想,加强青少年学生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16.
对青奥会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奥会的创建和南京申办第二届青奥会的成功,使得对青奥会的研究逐渐升温。人们对青奥会寄予了太过乐观的期待。青奥会是奥林匹克 运动改革的持续。对青奥会的出台、青奥会能否回归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提出了质疑。对所谓的南京模式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城市形象及内涵的研究,分析了青奥会举办对于南京城市形象提升的影响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1)青奥会的举办对于南京城市物质层面提升的影响主要包括:青奥会的举办极大促进南京市基础设施建试青奥产品开发与合作也将有力促进南京市经济的发屁青奥会的举办推动南京市旅游业的持续发展。(2)青奥会的举办对于南京城市管理层面提升的影响主要包括:可以提升南京举办大型运动会的经验;可以提升南京管理城市复杂状况的能力;可以提升南京市对大型活动的推广和策划能力。(3)青奥会的举办对于南京城市文化层面提升的影响主要包括:南京青奥精神成为推动南京城市体育文化发展的精神动力;青奥会的举办大力弘扬中华体育精神;青奥会可以促进南京城市公共体育精神的培育;青奥会的举办促进了南京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传播健康生活的体育精神是青奥会的价值基础,青奥会是树立南京城市新形象的展示平台,也是传播中国特色体育文化的发展机遇。在对南京青奥会筹办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南京青奥会的举办提出了建议:吸引众多人群参与是基础;传播健康体育精神是目标;展示良好城市形象是重点;弘扬优秀体育文化是机遇。  相似文献   

19.
国际奥委会与时俱进,开创了青奥会,它的办赛新理念是"实现竞技、文化和教育三者之间的平衡",为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新的生命力。青奥会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奥林匹克运动教育思想创新的表现,它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对青奥会教育理念的研究旨在让人们更加全面了解青奥会教育理念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潜在价值,为青年人更好地接受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2010将在新加坡举办第一届青奥会,2010年2月10国际奥委会把第二届青奥会的主办权授予了中国南京,在同一大洲连续举办青奥会,显然是国际奥委会对中国人的信任,南京模式的青奥会是对南京人的机遇与挑战,也是国际奥委会的期盼,国际奥委会举办青奥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进一步在全世界青年中推广奥林匹克教育.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举办青年奥运会的目的不是为了创建一个类似奥运会的小型奥运会.它承载着不同的使命.它不是全部意义的体育比赛,而是通过体育教育青年,青奥会要为青年提供了一次感受奥运精神的机会."借鉴北京奥林匹克教育模式,体现南京奥林匹克教育本土化特色是本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