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当前的R&D投入强度与世界各国相比处于何种水平?如果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研发水平,应该是加大政府投入还是加大企业投入?中国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三类研发活动的发展是否平衡?造成中国基础研究强度偏低的主体是政府还是企业?中国政府和企业今后将如何调整研发投入格局和投入强度,才能改善研发活动不平衡的状况,并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研发能力与水平?这些是本文试图回答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够通过研发投资的示范效应,人才流动效应,竞争效应以及关联效应四种渠道产生溢出效应,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对自主创新,人力资源以及研发资本的挤出产生了对其创新能力的挤出效应,不利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本文选取1998—2009年中国高技术产业13行业相关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竞争效应和人才流动效应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影响的溢出效应较为显著,但示范关联效应溢出效应不显著;人力资源挤出和自主创新挤出都较为明显,研发资本挤出并不显著。最后根据不同渠道的具体效应,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提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0-2015年中国大中型企业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交叉相关分析方法,实证分析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资金、企业资金对近期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负向的影响,但政府资金投入对6年后的企业基础研究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当期企业基础研究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显著负向的影响,但当期企业基础研究6年后对促进产业发展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无论技术开发阶段还是成果转化阶段,政府资金和企业资金对企业基础研究和产业发展都呈现相同的影响,且政府和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更青睐于短期见效,定位趋同容易引发挤出效应。因此,政府科技资源配置需要定位更长远的目标、关注产业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分阶段对企业研发活动进行竞争性资助,避免替代企业投入,更多地引导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更有效地发挥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4.
现有研究对于政府对制造业补贴能否提高制造业绩效存有争议。通过理论分析可知研发投入是提高制造业绩效的有效途径,而且相比于一般制造业,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绩效提高效果更为明显,同时研发投入需要大量资金,但如果一味增加研发投入可能挤占其他部门资金,因此研究认为政府补贴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而且对于高技术产业企业绩效提升的正面影响要大于对一般制造业。并通过对中国A股上市企业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以上研究结论。这意味着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补贴,而且应该重点补贴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制造业企业频频遭受发达国家技术封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已被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中国制造业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从而在国际市场角逐中频频失利,因此探索影响中国制造业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背后驱动因素十分迫切。本文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微观主体——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的视角出发,采用多案例研究分析方法揭示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发现如下:制造业领军企业的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其中,推动制造业领军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内部因素由技术立企战略、研发投入、技术积累、高端人才、研发体系构成,外部因素则包括市场竞争和政府支持。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业领军企业如何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扩散是企业和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在当前国际化竞争急剧加剧的形势下,如何在创新扩散过程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是重要的研究问题.本文从技术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企业间竞争角度出发,以进入壁垒低和模仿程度高的信息技术产品为例,对2004-2008年间百度和谷歌(中国)在我国搜索引擎市场中的竞争行为进行了具体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业内竞争企业间的竞争策略显著影响着技术扩散.这种影响并不由企业的某个具体竞争行为决定,而是由企业间的'进攻'和'回应'的行为动态性决定,具体体现在竞争行为的积极性、反应速度、多样性和差异性.本文不仅为技术创新扩散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证支持,也对我国信息产业企业在本土市场如何应对国际竞争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用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地区行业内产业集聚和竞争状况对上述影响关系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发现:(1)随着地区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比例的升高,民营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减少,即,国有企业研发投入对民营企业创新投入具有挤出效应;(2)在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会显著加强;(3)在竞争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内,国有企业研发投入的挤出效应则会显著减弱。本文为政府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推进企业主导的自主创新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源泉,是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持.本文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和区域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基础研究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础研究投入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有很强的典型相关性,加强基础研究投入能够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张树满  原长弘 《科研管理》2022,43(4):103-110
   本文以特变电工为案例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并探讨了制造业领军企业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研究发现:持续的自主创新投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建立企业自主创新平台、通过持续重组和并购整合行业关键技术和创新资源、汇聚与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并融入全球创新链和产业链、持续引进与培养科技领军人才是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是培育关键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的重要推动力。本文拓展了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以及持续创新等的相关研究,并为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实践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现有研究对于政府对制造业补贴能否提高制造业绩效存有争议。通过理论分析认为,研发投入是提高制造业绩效的有效途径,而且相比于一般制造业研发投入对高技术产业的绩效提高效果更为明显。同时研发投入需要大量资金,如果一味增加研发投入,可能挤占其他部门资金。因此,政府补贴能够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而且对于高技术产业企业绩效提升的正面影响要大于对一般制造业;并通过A股上市企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以上研究结论。这意味着政府应该对企业进行补贴,而且应该重点补贴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1.
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视角分析国内企业基础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企业基础研究与其创新能力关系的认识,着重分析了国内企业基础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鼓励企业增加基础研究投入、引导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基础研究网络、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利用等几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克林顿时期美国创新战略强调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引擎,而科学是燃料。这一战略为美国带来10年"新经济"发展。小布什时期,保守创新战略偏向国防和反恐,但基础研究投入为美国经济复苏奠定一定基础。奥巴马时期,创新战略强调创新是美国赢得未来的关键。这一战略使得美国从金融危机中加快复苏。美国创新战略的演变给中国的创新战略具有重要的启示:一是要继续坚持自主创新战略,并与时俱进;二是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是加快推动创新的关键之一;三是实施专项科技计划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方式,最后要加强对美国创新战略的影响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新管理和创新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自主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提出了自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和市场竞争程度及人力资本水平对“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力”关系的调节效应的假设,并利用22个中国制造业行业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自主创新的各个指标对中国制造业提高净出口率指数、比较优势Michaely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说明自主创新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正日益重要。(2)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行业,在国际竞争中越能从自主创新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只有创新驱动力充足的企业才可能进行自主创新。在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力中,包含着核心驱动力、内部驱动力、外部驱动力。各种驱动力起着不同的交互作用,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创新的企业文化是核心驱动力,企业内部的驱动力是根本驱动力,企业外部的驱动力是基础驱动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的结构进行研究,提出了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的"三环结构",以获取最为有效的企业自主创新驱动力结构,从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成功。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技术学习是发展中国家和后发企业实现较多的自主技术创新,提高发展的竞争性和持久性的最佳途径。在提出技术学习是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的基础上,重点概括总结了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学习的主要模式,并对这些研究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借助引入区域研发联盟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探讨了区域研发联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联系。理论分析发现,在知识存量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可以通过构建区域研发联盟的方式提前达成。尽管在知识存量水平较低时,自主创新得不偿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只有知识存量积累到一定水平,自主创新才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区域研发联盟作为自主创新的载体,在知识存量水平尚不足以支撑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增长时,可以通过创新主体在区域层面上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创新绩效,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命题也得到了长三角地区纺织行业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7.
控制机制对自主创新过程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东  李垣  廖貅武 《科学学研究》2007,25(6):1197-1202
 自主创新是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地位的国家战略。由于我国企业的技术能力较低,为了有效的实施自主创新,企业一方面需要通过技术合作快速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来促进自主创新的有效开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技术合作、技术能力和自主创新这一链式过程的研究框架,分别讨论了企业间合作的控制方式对企业技术能力积累的影响作用,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对实现自主创新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外部环境特性的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企业所面临环境的特征,分析不同环境中企业资源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及不同环境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包客性弱和动态性强的环境中,较多的资源有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包客性强和动态性弱的环境中,企业资源所导致的组织刚性反而不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发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对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面临着动态性强和包容性低环境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对企业建立持续竞争优势至关重要。基于战略型企业家精神观点和组织学习理论,提出一个关于战略导向、组织学习、环境动态性与包容性及自主创新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分析认为,资源导向与机会导向会通过不同的组织学习方式影响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环境动态性与包容性影响组织学习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效果,战略型企业家精神的培育、探索性学习与应用性学习的平衡发展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发展,这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本文按照科技与经济发展过程,将新中国技术进步的历程分成五个阶段。从技术进步的背景、政策、典型特征以及取得成果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各阶段创新活动,并总结开展自主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基础要素,为现阶段更好地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进而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能力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