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择校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对美国学校选择制度进行了考察,并基于美国学校选择制度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效率方面所给予的启示,对我国改革公共教育体制,将市场机制引入教育领域,扩大教育选择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学校选择制度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教育公平与建设和谐社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由于教育公平有利于增进社会公平、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促进教育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基础教育发展薄弱、城乡教育水平差异过大、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公平失衡、重点学校制度的不合理,高考录取线上的地区差异、教育腐败。从社会政策的视角来看,要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制定面向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优惠政策,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从制度和法制建设的高度治理教育腐败。  相似文献   

3.
特许学校作为美国近一二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公立学校形式。以其灵活的办学形式、高效的办学绩效极大的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公平。对这一办学形式特点、本土化分析以及与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程度现状的比较后。可以发现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可积极实施分类特许学校制度,引入绩效考评机制、逐步改变教育投资重心,明确国家责任,从而形成一个全社会重视基础教育公平建设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贾涛 《黄山学院学报》2009,11(6):137-140
特许学校作为美国近1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公立学校形式。以其灵活的办学形式、高效的办学绩效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公平。对这一办学形式产生背景、内在特性的分析以及与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程度现状的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在促进教育公平的进程中可积极实施分类特许学校制度。引入绩效考评机制、逐步改变教育投资重心,明确国家责任,从而形成一个全社会重视基础教育公平建设的氛围。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基础教育"重点校"政策是社会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教育中的体现。"重点校"政策在推动部分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同时,也扩大了城乡间、学校间在资源配置和教育质量上的差距,导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基础教育群体间入学机会不公平,尤其接受优质教育不公平。应从制度入手,推进教育管理制度、教育人事制度、教育财政制度的改革,缩小基础教育校际差别,逐步取消"重点校"政策,使公众享受到较为公平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装备城乡发展差距显著。其原因,一是“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二是重点学校制度,三是学校自身因素。县级区域内经济文化发展差距相对较小,县政府对基础教育的调控力度比较大,促进县域基础教育装备均衡发展具有可行性。具体对策:法律、政策、财政三管齐下,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行政部门推行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教育装备管理机构和学校共同努力,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中,美国和英国各自推出系列基础教育政策,其政策目标体现出共同的价值取向——教育公平,其实践策略主要表现在改善学校制度、提高学业成绩、应用教育技术、提升教师素质、帮助家长选择、关注少数学生、加强教育资助等方面,从而凸显社会时代发展、公平理念变化以及教育重心转移等因素对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目标和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真实目标是教育公平。本文通过对教育公平的重新解读,分析了现行政策不能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思路,即公共教育服务区内的一切公办学校向服务区内的所有服务对象开放,在教育不平等的现实中,有效地结合各种补偿措施,由学生(家庭)自由选择学校,同时通过学生的自由选择促进学校间的良性竞争,提高整体教育质量。而能将这种思路付诸现实的政策工具即是教育券制度,通过对教育券制度的设计,能将教育公平的平等层面与自由层面有效结合起来,因而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发展的基础,而教育评价是影响基础教育公平的重要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基本建立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评价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教育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平性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和争论的焦点。目前,我国教育依旧过度依赖传统的评价模式,致使评价制度中的合理区分、发展指导等功能缺失,所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当前教育评价制度中的种种缺陷以及对教育公平的伤害,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实现基础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余桥  林群 《文教资料》2008,(34):84-86
本文立足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探讨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的教育公平问题,通过对影响公平问题因素分析,提出应建立公正合理的课程制度,充分利用开发课程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来保证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11.
小学阶段是进行品德教育的最佳年龄阶段,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发育的还不完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一种模糊的状态,任何因素都可能改变道德观念以致改变人生。所以,在这个阶段,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引导小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理解、道德判断及道德品质是及其必须的。本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三个方面对中英小学德育教学进行了简要比较,并分析了英国小学德育课程对我国小学德育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教育现状,党和人民是不满意的。2010年初,教育部正式拉开了教育改革的序幕,本文认为:教育改革就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基础教育要相对压缩学制,合并中学教育;高等教育重在分类发展。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吉安府地方教育体系呈现出由官办为主向民办为主的演变趋势。明初,吉安府地方教育以官学为主,社学为辅。明中叶后,官学的教学功能逐渐衰减,儒学的传承主要由民办为主的书院与讲会来承担。社学与义学、族学大多以启蒙教育为主。明代盛行一时的社学,人清后逐渐为义学、族学所取代,反映了基层启蒙教育的民间化趋势。民办教育机构逐渐占据了地方教育机构的主导地位,从而为儒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制度化的保障与基础。  相似文献   

14.
德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备教育包括理论知识学习为主的修业阶段和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实习阶段。德国中小学教师职业准备教育能够顺利且有效开展,得益于其完备有效的支持系统。为弥补原教师职业准备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德国教师教育界推行了一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5.
林森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6):68-71
职业技术教育是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终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加拿大中小学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系统的、富有成效的开发,其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与目标、体系与特点的信息,对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小学生的个性教育是一种"全员化个性教育",其个性教育的成功体现于"法律和制度并重"、"教改与课改相印"、"个性与共性相融"的改革与教育实践。面对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和开放化背景,通过审视日本小学生个性教育深入开展的动力和举措,探讨我国小学教师教育理念、模式、内容和方式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思路,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跨区域学校委托管理是成都市实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重要形式,这种办学制度的转变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满覆盖为目标。在结成的学校委托管理中金牛区茶店子小学和邛崃市十方堂小学就是典型模式之一,通过规划引领、师资结对、学生发展、文化打造等发展策略与途径的转变,学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8.
关于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小学教师培养现状,正视其存在问题,对于探索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具有现实意义;明确小学教师专业特性,是构建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逻辑起点;创新小学教师培养模式,要坚持全科综合培养,注重专业技能训练,加强教育实践环节,这是提高小学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专业化与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是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后,必须以教师专业化为目标,思考在高等教育背景下如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新型的专业化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20.
师范结构调整后培养高学历的小学教师任务由高等院校初等教育专业承担,初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对培养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当前课程设置呈现多元并存态势,其主要原因是处于师范结构调整过渡时期,对初等教育的培养模式、高等教育学术性等问题认识上存在困惑,课程设置研究相对滞后,应从前瞻性、整合性、合理性、辐射性四方面实现初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整体优化,同时要体现初等教育专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