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压力二维结构为基础,探讨了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机制,重点分析创造力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上下级关系的调节作用。选择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上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336套配对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员工创造力,而阻碍性压力负向影响员工创造力;创造力自我效能感在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上下级关系负向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正向调节阻碍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动机和情绪视角,运用体验抽样法(ESM)对创业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动态追踪,探究了创业者的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对创业努力、创业学习的不同影响以及创业者自我效能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挑战性压力是动力,而阻碍性压力对创业努力的负向作用不显著;创业努力在挑战性压力与创业学习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同时,还指出创业者自我效能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即自我效能既会显著减弱挑战性压力与创业努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同时也会减弱阻碍性压力与创业努力之间的负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员工在家处理工作成为新常态,工作中的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会如何影响员工在家处理工作的行为,又会对员工的创造力产生什么影响?以资源保存理论为理论基础,从工作—家庭边界理论的视角出发,经“工作→家庭→工作”的作用路径,探讨员工感知挑战性—阻碍性压力通过工作—家庭渗透对员工工作创造力的影响效应,并验证家庭支持在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405份企业员工的匹配数据,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工作—家庭渗透,阻碍性压力负向影响工作—家庭渗透;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家庭支持调节了工作—家庭渗透与员工创造力的U型关系;工作—家庭渗透在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倒U型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在阻碍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负向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从压力分类视角探讨了挑战性-阻断性压力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以及主管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正相关,阻断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负相关。高挑战性压力-低阻断性压力的组合形式对创造力的影响效果最好,高挑战性压力-高阻断性压力的组合形式对创造力的影响效果最差。主管支持感对挑战性压力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海  马丽  于然 《科研管理》2021,42(10):182-190
知识员工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知识老化速度日益加快,知识更新成为知识员工普遍面临的压力。基于挑战—阻断性压力分类理论和压力交互理论,探讨知识更新要求对女性知识员工创造力的影响,分析了挑战性压力评估和个体技能发展的链式中介作用和工作家庭冲突的调节作用。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方法对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知识更新要求对员工创造力有显著正向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在间接影响方面,挑战性压力评估和个体技能发展在知识更新要求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起部分链式中介作用;在直接影响方面,工作家庭冲突在知识更新要求与员工创造力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深两地科技企业的242名知识型员工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强制性公民行为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以及情绪衰竭的中介作用和心理资本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强制性公民行为对知识型员工离职倾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衰竭在两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负向调节强制性公民行为与情绪衰竭的关系,同时也调节了强制性公民行为通过情绪衰竭对离职倾向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情绪和动机视角,引入科研焦虑和成就动机两个变量,分析了挑战性与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就总效应而言,挑战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阻碍性科研压力源对科研绩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就中介效应而言,挑战性科研压力源分别通过科研焦虑和成就动机对科研绩效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而阻碍性科研压力源通过科研焦虑和成就动机对科研绩效均产生间接的负向影响。经过分析和讨论得出了相应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不同性质时间压力与团队成员个体创造力直接关系的基础上,探索时间领导对此关系的跨层调节作用.通过随机取样,用60个有效团队样本以及320个有效个体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挑战性时间压力促进个体创造力,阻碍性时间压力降低个体创造力;高水平时间领导可以减弱阻碍性时间压力对团队成员个体创造力的负向作用;时间领导没有显著增强挑战性时间压力对团队成员个体创造力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压力交互理论,探讨年长员工感知到未来地位威胁时所采取的印象管理策略。267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1)未来地位威胁对自我推销策略、恐吓威胁策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挑战性和阻碍性评价共同在未来地位威胁与自我推销策略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阻碍性评价在未来地位威胁与恐吓威胁策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领导支持会弱化未来地位威胁与阻碍性评价之间的正向关系,进而调节未来地位威胁通过阻碍性评价影响恐吓威胁策略的间接效应;在未来地位威胁与挑战性评价的关系中,领导支持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集中考察了情绪智力水平与从下属激励效果衡量的领导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对8家样本企业的中层经理及其直接下属进行问卷调查,较为完整地收集了下属和上司的情绪智力水平、下属的绩效水平和下属的态度等数据。再对筛选得到的230个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领导情绪智力水平对员工组织承诺和员工份外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与员工份内工作绩效和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通过提升领导情绪智力水平,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提高员工的组织承诺和份外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1.
张桂平  廖建桥 《科研管理》2015,36(2):152-159
本研究基于权变理论的视角,采用配对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挑战性压力和阻断性压力对敬业度的影响机制及组织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挑战性压力正向影响敬业度,阻断性压力负向影响敬业度;组织支持在挑战性压力和敬业度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阻断性压力和敬业度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在挑战性压力和敬业度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阻断性压力和敬业度之间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最后,对研究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逄键涛  温珂 《科学学研究》2016,34(1):151-160
主动性人格和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创新行为的积极因素。本文基于对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企业247份员工问卷的调查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工作满意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存在"U型"影响关系;在主动性人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中,高于平均水平的工作满意度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相关文献回顾,建立组织认同感、工作自主性、挑战性压力和阻碍性压力之间的理论模型,并用研发人员的大样本调研数据对模型和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组织认同感U型预测挑战性压力,当组织认同感增加时,挑战性压力首先随之下降,但当出现过度认同时,挑战性压力开始逐渐上升;而组织认同感与阻碍性压力直接效应不显著;工作自主性调节组织认同感和挑战性压力的U型关系,也在组织认同和阻碍性压力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建立基于工作情境特质挑战性—阻断性压力源产生的主动性—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双路径整合模型,并探索工作资源和主动性人格的调节效应。以408名企业一线员工为调查对象,结果表明:挑战性压力源通过支持路径促使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阻断性压力源通过压力路径促使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的产生;支持路径影响压力路径;工作资源越充足,挑战性压力源与组织支持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阻断性压力源与组织压力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弱;员工主动性人格越明显,组织支持与主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正向关系就越强,但组织压力与被动性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不受员工主动性人格特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挑战-阻碍性压力对企业科技人员工作繁荣的影响机制和边界条件,对375份问卷数据进行层级回归和Bootstrap分析,发现,(1)挑战性压力对企业科技人员工作繁荣有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小于阻碍性压力的负向影响;(2)内部动机完全中介挑战性和阻碍性压力对工作繁荣的影响;(3)组织支持感可促进内部动机对企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繁荣的正向影响,从而促进挑战性压力通过内部动机对工作旺盛的正向影响,而阻碍性压力负向影响不受调节.  相似文献   

16.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及社会嵌入理论,文中从组织情境中的外在资源和员工个体所具备的内在资源2个角度,以工作双元压力作为自变量,工作繁荣为中介变量,以员工创新力作为结果变量构建文中的研究模型.从组织情境特征中选取领导授权赋能和组织支持感作为工作繁荣之间的调节变量,为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关系寻找新的边界.通过对352个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分析了双元压力对员工创新力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对员工创新力有积极效应;阻断性压力对影响员工创新力有消极效应;领导授权赋能组织支持感正向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负向调节阻断性压力与工作繁荣的关系;工作繁荣对双元压力和员工创新力有中介关系.本研究深化了个体和情境因素对员工创新力的影响机理,对企业创新管理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与心理学"环境刺激—有机体—反应"(S—O—R)模型,从个体延展性能力的视角揭示了双元互悖的工作要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并验证了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在现场调研、访谈等质性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研究理论模型,并通过对186套员工自我报告与主管报告的配对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挑战性工作要求能够有效激发员工创新行为,阻碍性工作要求抑制了员工创新行为,组织支持感显著调节挑战性/阻碍性工作要求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在组织支持感的调节作用下,技能延展力在挑战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阻碍性工作要求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中,技能延展力的中介作用没有显示。由此证明,虽然技能延展力是当今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个体、乃至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匹配更为积极的工作要求情境与协同的组织人文氛围。  相似文献   

18.
张征  古银华 《软科学》2017,(7):84-88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探讨了包容型领导对下属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尤其是互动公平的中介作用与传统性的调节作用.通过两个时点对210名员工进行配对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包容型领导和工作幸福感显著正相关;②互动公平在包容型领导和工作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传统性对互动公平对工作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传统性越高,互动公平对工作幸福感的正向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8份全职员工样本探讨了组织公平在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影响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在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具有显著三重调节作用,即当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较高时,组织信任对工作满意度的正向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20.
李忠民  张阳 《软科学》2012,26(12):93-98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陕西省9所高校教师为调查对象,探讨了领导授权、工作压力、工作挑战性、组织支持感对职涯高原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引入心理控制源这一个体内部特征因素,采用多元调解回归法检验其对此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领导授权、工作挑战性、组织支持感对抑制或缓解职涯高原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工作压力与职涯高原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在此关系中分别起到了调节作用,且调节的方向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