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选择对人流导引作用非常明显的留学网站为研究对象,探讨互联网信息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程度。首先揭示了留学中介业务办理的“网站前台+企业后台”新模式;其次指出留学网站对赴澳留学人流导引作用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信息、集聚、交流和组织4个平台实现;最后以留学第一站为例,利用建立的网站功能性指标体系和智能性指标体系对导引作用的强度进行了评测。评测结果发现4个平台在对人流导引作用中的影响程度并不均等。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信息流融合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季淑娟 《情报杂志》2006,25(8):31-32,35
针对现代图书馆拥有多种媒体资源、运行多系统平台、提供多种方式服务这一复杂过程系统,研究、分析了图书馆过程系统中信息流的类型及其多源性、异构性和表现性等特征,提出信息流融合是图书馆实时进行信息处理的有效途径,并探讨了信息流融合可能对图书馆物流和人流的优化、多源信息之间的有效配置与协调及图书馆过程管理的创新模式产生的效应。  相似文献   

3.
<正> 老板拿出100多亩地建装车场,但并没有从中获得额外利润,而是通过提供物流服务,集合了大量的采购商,不仅公司附近的花卉卖场,成为近水楼台,大量的产品信息也可以带来更多收入。他们的模式,是通过物流凝聚人流,通过人流产生信息流,通过信息流产生商流。  相似文献   

4.
以2000-2009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定量研究了省级网站信息流与其产业结构的关联,发现由于各产业的自身特性不同,网站信息流与其相互作用也不尽相同:网站信息流与第三产业关联最大,与第一产业关联最小,与第二产业的关联与其产业基础有关。我国应加快网站建设,完善现有基础设施,实现网站信息流与产业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大数据平台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对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物流的分析拟合,将信息技术与中国信息地理空间布局有效整合在一起,并进一步剖析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相互耦合与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信息流主干网络主要呈枢纽式分布,网络空间的资金流量格局受地理空间的制约较小,并且虚拟空间协同效率呈现"异质化",流空间的各个要素流流动是信息流引导的各个要素流之间交织融合的过程,并在导引过程中,影响效果层层放大,信息流、商流与资金流对物流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依然存在空间摩擦,中国当前的流空间格局仍待进一步的优化,空间作用模式还在不断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卫星导航、航空航天遥感、空间信息服务技术已经成熟,标准和规范基本可以满足要求,剩余的问题是推广应用;构建一体化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对于促进智慧城市的应用,以及资源环境和各种人流、物流、交通流、信息流的监测与分析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大数据平台获取相关数据,通过对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与物流的分析拟合,将信息技术与中国信息地理空间布局有效整合在一起,并进一步剖析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相互耦合与相互作用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信息流主干网络主要呈枢纽式分布,网络空间的资金流量格局受地理空间的制约较小,并且虚拟空间协同效率呈现"异质化",流空间的各个要素流流动是信息流引导的各个要素流之间交织融合的过程,并在导引过程中,影响效果层层放大,信息流、商流与资金流对物流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地理空间与网络空间依然存在空间摩擦,中国当前的流空间格局仍待进一步的优化,空间作用模式还在不断发展中。  相似文献   

8.
记忆信息流与回忆信息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毅易 《情报杂志》2002,21(12):26-27,29
认为记忆是信息的积累过程,回忆是信息的提取过程,在人脑信息加工活动过程中形成了记忆信息流和回忆信息流,两种信息流在稳定性、连贯性、有序性以及伴随人的情感等方面存在差别,但二者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记忆信息流和回忆信息流的信息量和信息质量可以通过调节人脑信息加工活动的强度来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信息流导引作用的循环经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循环经济建设的三方面问题,引入了互联网信息流对现实地理空间四种效应,分析了信息流作用下的物质流动特点,最后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分析了在其作用下的产业链和企业间的两种物质流动模式及其对循环经济相关方的影响.从虚拟空间对现实空间的导引作用方面研究循环经济,为虚拟园区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认为传统的地理空间障碍仍然存在,对典型案例的定量研究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王瑢 《现代情报》2005,25(2):211-213
一切完整的信息传递链的共性是都以信源、信宿、信道为基本组成要素,拍卖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无论是何种标的的拍卖活动,都先要客户发送相关拍品信息,最终由拍卖公司取得信息,再由拍卖公司经由某种形式的信息传递通道,运用各种信息传递方案如拍卖图录、预展、拍卖师、拍卖网站、平面媒体向客户和社会各界反馈和传递量变后的信息。拍卖信息流就发生互动和循环.夯实了拍卖行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信息基础。同时在文中,也结合拍卖行业的特点.对上述传递方案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1.
信息流对物流控制与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景恒 《情报科学》2006,24(5):709-712
本文阐述了现代物流和信息流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了信息流运用于物流企业中,通过信息流控制使物流配送高效、便捷、安全、及时和最优化。  相似文献   

12.
敏捷供应链管理效率决定因素是信息流的引导,本文从不同信息流形式探讨了敏捷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以最优的集成式信息流形式为基础对集成式信息流引导下敏捷供应链管理系统运作模式进行了全面分析.描述了敏捷供应链运行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3.
立足于安全信息流的基本概念,分析其在系统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同时构建系统安全管理信息化模型并分析模型的内涵和价值意义,以揭示安全信息流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从基本概念和实现路径等方面对精准安全管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安全信息流可揭示系统内部作用机理,对安全管理具有驱动导向的综合作用,且对提升安全管理精准化程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信息中心的供应链信息流运作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川  白健明 《现代情报》2010,30(5):56-59
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是未来的竞争方式,而供应链的运作越来越依赖于对信息流的高效管理。供应链中信息流的运作存在不同的模式,其中信息中心是一种比较高效的集成化模式,但是它也有一些局限和问题。运用云技术,构建虚拟信息中心的运作模式,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适应未来供应链的发展。虚拟信息中心有很多优势,但在构建中要抓住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知识流动机理的三维分析模式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知识流量可以用来描述知识分配和扩散的基本状况,在此,借鉴流体力学分析思想,从知识区位、动机水平、环境等方面提出一个分析知识流动动力机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6.
从人力资源区域流动的特点看,人力资源作为一种资本、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总是流向能使自身价值增值的区域。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人力资源区域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出人力资源区域流动的决策模型,并对个人区域流动决策进行分析,表明人力资源区域流动是由个人收益、流动成本和环境效应三个因素所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马耀峰  王冠孝  张佑印 《资源科学》2008,30(11):1747-1753
借用空间场理论的场能、位势、空间场的地域结构等分析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97年~2001年和2002年~2006年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的集聚场能和辐射场能以及相对位势和绝对位势,分别构建了两个时间断面入境旅游流空间场的地域结构,在此基础上对两个时期内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入境旅游流的空间场效应有增强的趋势,且其集聚效应明显强于辐射效应;多省市典型区域内都有一个高等级场能中心,广东、北京、上海、云南、陕西、江苏五省市是四川省跨区域旅游合作的重点地域,加强与环渤海区域的旅游通道建设,是四川省实现旅游流空间流向合理调整与流量结构优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资源流动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决策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成升魁  甄霖 《资源科学》2007,29(3):37-44
资源流动是当前我国资源科学研究亟待关注和加强的新领域,是对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促进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国家资源流动研究进展及对中国开展有关研究的启示。分析表明,发达国家资源流动研究涉及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资源类型及其横向、纵向流动,政府部门的资源流动账户是主要数据源,投入产出和指标体系方法是研究的方法基础,研究结果已在评估可持续发展态势和科学决策等领域广泛应用。我国处于资源流动研究的起步阶段,建议从探寻经济发展过程消费的关键资源及追踪其来龙去脉入手,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与国际相关机构接轨,实现对资源流动的动态监测与评估。  相似文献   

19.
集群合作下的企业信息流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翠娟  宣国良 《情报科学》2006,24(5):659-662
集群合作中的信息流动对集群本身形成和企业的创新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信息流动的层面、信息主体和信息存量几个角度分析了集群合作中的信息流动情况,并提出促进集群合作中信息流动来推动创新的方法,为集群合作中的企业加强信息管理和促进信息流动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0.
苏鹏程  韦方强 《资源科学》2014,36(2):273-281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复杂的地质背景以及独特的气候特征,澜沧江流域以其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居环境以及严重的山地灾害而闻名于世。作为重要的非工程减灾措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评价和分区能提前识别灾害危险区域,进而合理的规避灾害风险。基于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本研究选择灾害形成的地质、地貌、地震、降雨、人类活动等五类因素,包括坡度、地形起伏度、活动断层密度、地层岩性、地震能量、多年平均降雨量、年降雨量变差系数、土地利用类型等8项评价指标开展了澜沧江流域的滑坡泥石流危险性分区。基于大量的野外考察、多源遥感影像解译,获取了澜沧江流域715处滑坡、986处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滑坡、泥石流灾害点的空间分布结果与灾害的危险性等级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直接验证了本研究的危险性分区结果,为流域灾害防灾减灾和规划安全的人居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