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青年编辑欲想作好编辑工作,就要不断地加以自我净化和自我更新。“净化”的内涵是指职业道德的提高和升华,要做到正确地认识自我,自我检验,自我约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编辑对自己的工作经常回头自我检验,以便及时扭转偏差,使自己健康成长。“更新”就是观念、思维方式、知识的更新。“净化”是编辑成才的前提,“更新”是编辑业务提高的途径。在编辑工作中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编辑工作的始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出色的编辑。  相似文献   

2.
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直接参与了整个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传播、贮存过程。合理有效地使用和管理编辑劳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编辑劳动效用和价值创造。当前,我国图书质量为什么严重滑坡?有关人士撰文认为,编辑含量严重不足,编辑责任心不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出:“增加编辑含量”,增强编辑责任心是  相似文献   

3.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需要人们去发现、认识,并自觉地运用。人际关系有自己的规律。特别是人际关系吸引律,对健全人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编辑工作涉及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如,与读者的关系,与作者的关系,编辑同行间的关系,等等。人际吸引律也制约着编辑工作。正确地认识它,并自觉地运用它,有助于编辑工作的健康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价值,价值凝结着劳动者的劳动。作品的价值是作者劳动创造的,作品价值的实现同时凝结着出版者包括编辑的劳动。作者劳动和编辑劳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作者劳动依托编辑劳动得以增值,编辑劳动依托作者劳动得以实现社会价值,两者共同创造着文化。创造性是作者劳动和编辑劳动的不竭源泉。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没有创造性劳动的作品不成其为作品,没有创造性劳动的编辑工作不是合格的编辑工作,不仅不能实现社会价值,创造文化,而且会使劳动失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对于编辑主体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标准。但大家都存在两点共识:第一,编辑主体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特点。第二,编辑主体的创新性应符合编辑工作的特有规律。在现代信息社会的背景下,编辑劳动的创造性已被人们普遍接受,但对其创造性劳动的特点、编辑主体创新行为的自由度、编辑劳动的独立性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认识。本文分析了编辑主体创新性的三个特点:编辑主体的创新使创新思维变为现实成果,编辑创新的局限性,编辑创新是无形的创新。由各个特点展开对需要编辑主体注意的问题的分析,期望能对时下编辑工作有所启发,对编辑理论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编辑工作是一项典型的脑力劳动.其工作复杂性、艰巨性和无私奉献、为人作嫁的特征已为社会所公认。而编辑工作的全过程都充满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亦是显而易见,但有些同志对此认识不足,认为创造是对作者而言.编辑工作就是“剪刀加浆糊”,进行一些技术性加工处理,谈不上创造。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7.
创造图书刊物等精神产品的劳动,一般可以分为著作劳动和编辑劳动。通过著作劳动,人们把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成果,用理论或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编辑劳动,人们对这些思维成果进行选择、整理和加工,并以文字图画等形式公诸于世,流传后代。除了口头流传的精神产品和主观意识直接物化于对象的建筑、雕塑等以外,一切用文字符号表现的精神产品,都需要以编辑劳动为中介,才能实现它的社会价值。随着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收集和整理,就出现了编辑劳动。西周以来,史官、乐官们加工整理民间歌谣,孔子的门人记录、编辑《论语》,都有大量的编辑劳动。从东汉、北齐开  相似文献   

8.
随着编辑劳动手段的现代化,出版物形式的多样化,出版产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及产业化程度越来越高,编辑劳动的复杂性日益彰显出来。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和现代化的编辑环境中,究竟如何来认识编辑的劳动价值?其关键性的前提是分析编辑劳动的复杂性及其具体表现,这对于提高编辑主体的社会地位,肯定其劳动价值以及明确编辑的角色定位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浅析科技期刊的标题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传播人类优秀精神产品的活动,作者的劳动产品必须经过编辑人员的鉴别、整理、加工和出版才能成为社会的精神财富。[1]要使我们传播的科技成果信息真实、准确,促进我国科技创新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事科技期刊的编辑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把好科技成果发表的最  相似文献   

10.
档案文献编纂学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档案文献编纂学作为中国档案学中以传播档案文献为目的的主干学科 ,在其结构方面就必须体现这种“传播”的功能。为此 ,必须能够对传播的主体给予科学地定位 ,这样才能确定其工作活动的空间和适用范围 ;必须对档案文献传播的方式和成果给予正确地评价 ,这样才能确定其有效的和社会效果 ;必须对其发展的历史进行认真地总结 ,这样才能从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 ,在继承中保持其时代的先进性 ;必须对档案文献工作的活动程序和方法进行科学地筛选和组合 ,这样才能保证其成果的质量及其传播前景。  相似文献   

11.
《浙江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施国光在《编辑之友》1993年5期上撰文认为,编辑加工是最能体观编辑才能的工作环节。文章论述了编辑加工的必要性、重要性、创造性。(一)编辑加工的必要性,缘于编辑劳动的转换性。编辑劳动主要是作用于个别精神产品到社会精神产品的转换,实现这一转换,审稿很重要,编辑加工则是审稿的延续。审稿主要判定稿件的概貌和基调,而加工则是解决稿件的具体面貌问题。在转投中,编辑加工要做好两方面的协调工作,一是协调个别精神产品(稿件)与读者需求的差距;二是协调作者与制作者劳动的差距(技术性加工)。(二)编辑加工的重要性,在于编辑劳动的规范性。编辑劳动有特定的规范要求:政治性规范、政策性规范、语言逻辑规范。通过编辑加工达到规范的要求,这是实现产品转换的基础条件。规范某些潜在的、又貌似正确的失误,则体现了编辑劳动的创造性。(三)编辑加工的创造性,体现在编辑劳动的合成性。编辑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中介地位,编辑劳动必须与作者的劳动、读者的需求合成,才能成为具体的社会价值。编辑劳动的合成性要求编辑加工力求在内容上独创性与科学性统一,在表  相似文献   

12.
编辑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编辑劳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它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劳动者个体的钻研和思考。各类信息的搜集、选题的设计与构思、作者的发现与选择、稿件,的审读与加工、图书市场的调查与开发……等等,都要靠一个个编辑人员勤奋努力的个体劳动,才能取得成功;编辑劳动成绩的大小、创造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编辑个体的智能和劳动态度。正是这种个体劳动的特点,才会使优秀的编辑工作者可能成为编辑家,并在自己的劳动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编辑业绩和编辑风格。不过,编辑劳动的个体性与其他脑力劳动的个体性并不完全相同。例如科学家、艺术家、作家等脑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方式主要是个体的;他们的社会角色(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又要求他们这种脑力劳动突出自己的个性,个性特色越是鲜明,其精神产品就越能显示出独特的创造风格。因而他们的劳动个体性特别强烈;而编辑的劳动方式并不全是个体的;编辑的社会角色是:精神文化生产的组织调节者、精神作品文本的制作者、传播者。这种社会角色对编辑劳动的要求是个体性与群体性的高度结合;编辑创造的业绩与风格也不能离开这种结合表现出来。所以,编辑劳动的个体性就与群体性很难完全分开。最近,有位作家给编辑家黄伊写了一本传记:《烛照篇——黄伊和当代作家  相似文献   

13.
编辑活动中的情感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观地论证文稿的价值、定夺文稿的取舍,这是每一位编辑所应具备的起码素质,也是出版事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然而,编辑,作为社会的人,必然带有社会人的共性特征和自我的个性色彩,并在思想、行为上难免将自己的情感成分带入编辑活动。正确地引导编辑的这种情感参与不仅不与客观公正地处理稿件绝对矛盾,还会成为编辑活动中的一种积极因素。 一、情感参与的必然性 编辑活动不外乎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排、校样几个程序,也即常说的编辑六艺。但六艺只是工作程序,其核心则是紧紧围绕编辑活动的宗旨和作用——架设作者与读者的桥梁。它实际上是处理与人(作者、读者)发生某种社会关系的活动,这种社会关系不可避免地会打上社会与时代的烙印。编辑在处理这种关系的时候,只有客观、公正才能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情感因素无法排除。编辑在审读过程中,首先充当的是一个读者。如果作者的观点、立论、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等等给编辑留  相似文献   

14.
审稿是编辑工作关键的一环。审读报告是编辑人员学识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态度的体现。结合本期编辑工作基础知识讲座中的“审稿”一讲,读读《<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审稿意见》,既可以使我们更切实地认识编辑的劳动,又可以使我们更具体地了解一本著作的诞生过程。  相似文献   

15.
报纸编辑的价值思维问题是一个在工作实践中相当重要而在理论上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报纸编辑以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卓有成效地开展他的业务工作,如何正确地认识和辩证地处理他所面对的基本价值需求。 一、出色编辑必然慧眼独具 我们的新闻事业日益兴旺发达,势必需要越来越多的出色编辑。令人感兴趣的是:出色编辑因何而出色,有什么过人绝招? 有人说,编辑之所以出色在于点子新、点子巧,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指出:“出版工作是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又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编辑工作作为出版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自然更是这样一种性质的创造性劳动。《决定》的这一判断,是对编辑工作劳动性质的科学概括,也是对轻视和曲解编辑工作的种种错误看法的否定。但是,究竟怎么理解编辑工作的创造性,人们仍有不同的看法,即使是编辑界内部,也并没有一致的认识。因此进一步阐发和论证这个判断,深入开展对这一判断的讨论,对发展编辑事业,  相似文献   

17.
编辑社会学是编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编辑工作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基本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编辑工作与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的联系。十年来 ,编辑社会学的研究不断向深层拓进 ,编辑的性质、功能 ,编辑角色等基本理论问题也获得了极大的丰富。本文拟对这些基本理论成果加以综述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1 关于编辑劳动的性质特征  十年来 ,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有“二性论”、“三性论”、“四性论”、“五性论”、“六性论”等多种观点。“二性论”的代表是吴道弘 ,他把编辑劳动的性质和特征概括为选择性和加工性。李荣生则坚持编辑活…  相似文献   

18.
总结审稿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审稿制度是建立编辑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总结图书审稿制度经验,得出若干规律性的认识,并阐明编辑审稿工作的目的、作用及其对提高书稿质量的意义,对如何完善审稿制度,作了初步探索,以期有利于编辑学的建立。一、审稿制度的历史回顾近代出版业的一个特征,就是编辑工作作为独立的工种而分离出来,产生了以他人著作为工作对象的编辑人员(初期往往著作家同时做编辑工作,或者做编辑工作的同时就是著作家),而编辑的重要职能就是审读作者的原稿,以便向社会提供有益的精神产品。因此,在近代,任何一部图书的出版,总是和编辑的劳动(包括审稿劳动)分不开的。其实,古代一些图书也凝结着编辑的劳动,同样需要经过审读原稿的工序。一部二十四  相似文献   

19.
激活编辑的三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属于一种创造性的精神生产劳动,其成果直接渗透、融会、凝集在原作者的精神产品之中,编辑是以作者的原创作品为劳动的对象,通过创造性的劳动,积极地调整和整合作品的内容,使作品达到出版标准和要求.由于编辑工作隐性化的特点,他的劳动本身不具备独立的存在形式,因此很难为一般的人所认识和理解,但是其价值在于:通过优秀出版物的发表,将人类的精神生活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提升,同时兼顾各种层次的精神需求,使各种层次的精神需求都得到满足,实现了人文精神的完美展现.  相似文献   

20.
李川 《出版广角》2014,(5):32-34
正高校学报的社会功能决定了作为学报主体的编辑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确定了学报编辑工作的社会角色。编辑只有充分认识编辑职业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责任,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提升编辑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