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职业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已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职业青年体育锻炼人数与比例、锻炼目的、锻炼意识、锻炼场所、锻炼的变化特点、锻炼时间段、锻炼时间、锻炼周频率与强度、锻炼项目、锻炼组织形式及影响职业青年体育锻炼因素等方面。文章对目前职业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和继续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对职业青年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女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率、锻炼时长、锻炼项目选择、锻炼场所选择、生理期的锻炼情况、影响体育锻炼的内外部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我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女大学生科学的参与体育锻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沙市示范性中学教师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获得了他们在闲暇时间安排、体育锻炼的频度、锻炼时间与强度、锻炼形式、锻炼场所、体育锻炼原因等方面的数据,并进一步比较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学教师体育参与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铁岭市部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需求现状的调查,了解其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锻炼项目的选择、锻炼场所、锻炼形式、体育锻炼消费以及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与方式等,旨在为其更好参与地体育锻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实证分析老年人生命质量和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为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和体育锻炼行为问卷对男女配对抽取的200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不同体育锻炼项目数、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行为阶段的生命质量8个子维度得分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老年人生命质量各维度与参加锻炼项目数、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坚持均有显著相关,总体来讲老年人参加的锻炼项目数量越多、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越多、在90 min内老年人单次体育锻炼时间越长、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越长,生命质量得分越高。老年人在锻炼频率、锻炼时间和锻炼坚持方面比较好,但参与体育锻炼项目数较少,在锻炼内容的丰富性上有较大欠缺;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需要加强体育锻炼促进生命质量,重点在于增加老年人体育活动的丰富性和促进锻炼坚持性,适当增加锻炼频率、时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评价的辨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的群众体育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论证和理论思辨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如何构建评价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和标准.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认为,1)采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可以较为准确、真实的反映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水平或现状,能够较为科学的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评价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的指标,其构成要素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强度作为评价主体,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3)依据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实情,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程度划分为"经常锻炼"和"偶尔锻炼"两个等级.4)经常锻炼的评价标准是"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30 min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  相似文献   

7.
彭伟 《体育科技》2013,(6):95-98,106
课余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发展身体素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课余体育锻炼已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方式之一.锻炼场所、锻炼项目、锻炼持续时间具有明显的集中趋势;强身健体、调节情绪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价值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频度明显不足,这主要与学习任务繁重、缺乏兴趣、缺乏喜爱运动项目等因素有关.同时,在余暇时间安排方式、锻炼项目、锻炼场所、锻炼频度,锻炼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户外体育锻炼是体育锻炼和保持、提高健康状态的一种重要锻炼方式。在污染的空气中锻炼不仅会对锻炼效果产生不良影响,还会削弱体育锻炼人群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江苏省空气质量日优秀率偏低,首要污染物主要为颗粒物(PM10、PM 2.5)。江苏省户外体育锻炼人群在锻炼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获取途径、对其危害性的认识、其与锻炼时间段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认识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从体重自我污名的双重属性出发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双刃剑影响及边界条件。方法:采用体重自我污名问卷、亲友锻炼鼓励问卷、锻炼价值认知量表、消极锻炼情绪量表和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对3 406名青少年进行测量,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体重自我污名通过锻炼价值认知、消极锻炼情绪以及二者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2)亲友锻炼鼓励正向调节锻炼价值认知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3)亲友锻炼鼓励负向调节消极锻炼情绪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4)亲友锻炼鼓励正向调节锻炼价值认知和消极锻炼情绪在体重自我污名与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结论:体重自我污名显著促进锻炼价值认知的增强和消极锻炼情绪的削弱,进而驱动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行为,亲友锻炼鼓励在上述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为有效应对体重自我污名的双刃剑影响,应在巧妙运用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促进作用的同时,积极应对和防范体重自我污名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行为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湖北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湖北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湖北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的体育人口数量偏低 ;体育锻炼内容呈多元化 ;锻炼场所以家庭、本校体育场馆为主 ;时间选择以早晚为主 ;采用个人锻炼、与家人一起锻炼以及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体育锻炼形式 ;体育锻炼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工作紧、家务忙。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 ,对我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多数大专学生对体育锻炼抱有兴趣 ,锻炼的目的性较明确 ;体育课内外参加的运动项目有所不同 ;体育锻炼的活动量相对不足 ,锻炼的形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 ;兴趣、教学内容和组织教法是影响体育课内锻炼的主要因素 ,场地器材缺乏、余暇时间不足是影响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理念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者较多,锻炼年限较长,每周锻炼频次较多,每次锻炼时间较长。锻炼的主要项目为:长走(散步)、健美操、舞蹈和气功;(2)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3)参加体育锻炼5年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5年以下的老年人;(4)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次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周锻炼5次以下的老年人;(5)每次锻炼30分钟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这一研究对促进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自我管理模型,以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量表、大学生体育锻炼氛围量表、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量表以及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自我管理量表对600名大学生施测,然后通过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了拟合度和性别年级差异检验,结果表明:(1)修正后的大学生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模型较好地拟合了数据,表明在大学生锻炼行为坚持性中锻炼行为自我管理因素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2)修正后的大学生锻炼行为自我管理模型存在性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锻炼动机对自我管理的影响上男生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女生,锻炼动机对坚持性的影响上女生的路径系数显著高于男生,但是年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查阅文献等途径,对四川省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四川城市农民工在体育锻炼动机、项目、组织形式、锻炼时间、锻炼频率、体育锻炼消费情况等方面的现状和特征。进一步分析影响四川城市农民工参与体育锻炼活动因素,建设性的提出改善当前四川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窘迫现状的多途径干预措施,以期对四川省城市农民工体育锻炼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常生  陈及治 《体育科学》2004,24(9):69-7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方法,对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锻炼阶段参加闲暇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和强度差别具有显著性;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年体育消费水平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每周的平均闲暇时间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不存在相关。由此推论,大学生不参加闲暇体育锻炼,非闲暇时间缺乏所致;接受媒体体育信息状况与参加体育锻炼的阶段存在相关。建议重视大学生锻炼后的愉悦感受,在对闲暇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中,应引导选择集体锻炼形式,促进锻炼氛围的形成,同时,应重视和加强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坚持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访问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校高级知识分子对体育锻炼态度总体积极;体育锻炼目的明确,但锻炼时间不足,频度不稳定,体育人口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锻炼内容简单,参与锻炼的时段相对固定,有组织的体育锻炼开展情况较差;教学科研工作忙、家务重是影响高级知识分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湖北体育科技》2019,(5):461-466
目的为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锻炼态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573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的影响。结果与结论 1)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不高,强度较低,体育锻炼时间表现良好,体育锻炼以小锻炼量为主。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专业、年级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2)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积极向上,且行为态度相对较好。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行为和目标态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行为态度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3)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锻炼行为存在高度相关。体育锻炼态度对锻炼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行为态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解释变异量为19.1%。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宁夏城市老年人慢性疾病、健康状况及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宁夏城市老年人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方面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0),而在患慢性病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P>0.00).(2)宁夏城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呈现出锻炼意识强、锻炼动机明确、锻炼项目多元化、锻炼场所较集中等特点.结论:宁夏城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较好,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老年人经常选择免费场所进行锻炼.  相似文献   

19.
探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的作用机制,即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是否会通过目标自我一致的中介作用,对体质健康问题突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参与度产生影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样本来自于湖南8所高校的1624名体质健康问题突出的大学生.结果表明:(1)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目标自我一致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对目标自我一致、体育锻炼参与度有正向影响;(3)目标自我一致对体育锻炼参与度有正向影响;(4)目标自我一致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自主性动机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控制性动机在身体锻炼自我效能感与体育锻炼参与度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豫北地区高校男教师亚健康及体育锻炼现状,研究体育锻炼相关因素对男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豫北高校男教师亚健康与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5.16%的男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明显降低高校男教师的亚健康发生率,锻炼时间、锻炼频度和锻炼强度是影响豫北高校男教师亚健康发生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