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健波 《游泳》2008,(2):16-20,15
上海青少年游泳业余训练经历了漫长的低迷时间,又重新对上海青少年游泳竞赛项目进行了整合,以全能比赛项目为中心,突出200米个人混合泳和400米自由泳中长距离项目在比赛中的重要意义,这样的竞赛体制又回到了符合青少年业余基础训练的原则中来。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世界足球强国与我国的青少年足球竞赛体制的比较,认为建立系统、科学的青少年竞赛体制是我国足球运动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经过综合分析,结合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国情,提出了建立我国青少年足球竞赛体制的具体指导思想和方案。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青少年的训练与竞赛的管理社会化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必须遵循宏观和微观的原则,同时应确定青少年体育训练与竞赛社会化的管理目标体系;建立健全与青少年体育训练与竞赛配套的各种法规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系统分析法、社会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和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以及有关社会学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特点及发展的规律为切入点,多角度、深层次分析了我国训练体制、竞赛体制、体育管理体制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相互关系。以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实践成功与不足的实例论证了体育与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建立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进而提出:树立现代化人才培养观;深化改革现行训练体制、加速学校化和社会化进程;完善竞赛体制、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优化体育管理体制;转变我国社会体育价值观是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美国奥运优势项目青少年竞赛体制主要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美国8个奥运优势项目的青少年竞赛体制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特点是:运动竞赛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竞赛制度合理完善,单项协会与中学两大体系协调发展。研究结果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总结了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与竞赛体制的形成特点,根据对其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对现存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社会主导,以"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的青少年儿童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模式的设想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用献资料和访问调查法,对国内外青少年体育训练和竞赛体制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分析,认为针对扩大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活动规模以及提高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质量问题,一直进行着以青少年运动队组织设置为重点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制度改革,尝试过多种组织形式。每一种组织形式都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构建社会主导、以“横向联系”为结构关系.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交流、使用的服务体系完全社会化的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和竞赛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访问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历程进行回顾,并分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竞赛状况以及教练员情况。针对过去在青少年足球培养中的一些问题,提出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结构构想及具体对策:1)拓展青少年运动员成长渠道和空间;2)搭建校园足球的竞赛体系;3)抓好青少年训练体系建设,加强青少年教练员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4)建立青少年足球职业俱乐部发展联盟。旨在为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培养机构、训练与学习体制、竞赛体制、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对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进行比较.在分析两种体制各自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的改革提出建议:完善体校培养体制,构建中学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10.
分析我国现阶段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现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发展对策;扩大青少年后备人才基础;提高教练员的素质和能力;完善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和竞赛制度;创造良好的足球环境;加强足球后备人才的文化学习。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青少年网球职业化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青少年网球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结论:我国青少年网球运动员职业化进程中存在着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的现象;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出现选材困难,后备力量不能成梯形发展;现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世界网球内在规律的发展要求;网球教练员对网球的理解理念不够深刻,业务水平比较低;网球管理体制和竞赛体制与国际网球的发展需要相脱节。建议:加强国家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培养的资金投入,以及转变现有的培养模式和管理体制;加大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适应世界网球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校园足球》2021,(1):20-23
山西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和《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精神,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多措并举,以足球为抓手、以竞赛为载体,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创建了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立了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巩固了...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进行研究.认为: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举国体制”中的专业队三级训练网培养体制的双轨运行模式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呈现为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分置管理、单线运作的格局,以致各竞赛管理组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呈条块分割状态.为此,建议设立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明晰各部门职能职责,强化管办分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主要做好以下工作:改革运动竞赛形式,提高竞赛分级与竞赛内容的科学性;注重法规建设,完善检查评估制度;制定优惠政策,保障竞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教育部门抓人才培养,体育部门管运动竞赛,两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14.
<正> 竞赛是训练和开展活动的强有力的杠杆,学校竞赛体制的形成,竞赛方法、内容的选择以及规模、奖励办法等因素,都将对多项运动的开展起导向作用。因此,学校的决策部门都应认真对待和妥善安排。在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的形势下,一些围绕学校体育竞赛的具体办法与措施是能够得到解决的。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实践,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希望得到同行们的共识,以促进体育竞赛在大学生中的开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体育赛事是推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杠杆,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成为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改革的必然走向。从协同治理视角,对德国、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治理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德国青少年体育赛事治理以一体化为重心,依托俱乐部推进各层级赛事,形成赛事资源共享机制,由多部门共育青少年体育人才;英国青少年体育赛事治理以社会化为指向,以全民赛事体验积累社会资本,以学校运动会为载体形成赛事支撑网络,集合多方力量为青少年创造积极的竞赛体验;美国青少年体育赛事治理以市场化为动力,形成有机衔接的赛事体系,根据赛事市场效益分类管理,以“赛事+旅游”形式助推赛事产业。我国青少年体育赛事的治理应该厘清治理主体的责权利关系,构建一体化治理机制,促进体教融合导向下赛事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以学校为根本,以俱乐部为载体,夯实多方资源参与青少年体育赛事的社会基础;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开发消费市场,建立适应中国市场经济特色的赛事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长期突出发展竞技体育金牌战略,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存在“唯金牌论”、运动员文化素质欠缺等问题.在此方面,青奥会的创办理念和模式给我们以诸多启示,即青少年体育竞赛的焦点是突出运动员成就,终极目的是增强青少年体质,核心价值是文化和教育价值.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应回归体育游戏的本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彰显教育的宗旨和文化的功能,在青少年竞赛体制改革方面对青奥会的模式加以借鉴,大力完善我国青少年体育竞赛体制,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现实状况,分析其内部与外部原因。认为:应试教育体制的盛行,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失衡,青少年生活方式的改变,体育教学模式的落后是影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干预策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政策制度的完善与落实;突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学校教学改革;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体育经费支撑。  相似文献   

18.
后奥运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主要结论:中国体育将在举国体制的优化、机构改革;学校体育与群众体育的投入与发展;全运会竞赛体制的改革等方面突破现有模式;体育产业将成为中国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人们的健身意识与健身观念亦将出现飞跃;从而走向真正的体育强国之路.建议:以全运会竞赛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多元化举国体制,促使我国体育健康有序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中德两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比较发现:德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采取体教结合、健全人格培养的模式,而我国培养途径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学校在培养青少年足球人才方面的作用;德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各年龄段U系列青少年竞赛体系,并且建立了与职业联赛相一致的青少年联赛运行机制,而我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竞赛体系;德国重视足球教练员培训以及继续培训,并且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而我国足球教练培训以及继续培训方面管理不够规范,没有建立严格的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政策在指引我国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指挥棒”作用。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文本编码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在构建“结构要素—决策属性”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采用注意力配置理论对新时代十年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政策进行了注意力配置研究。结果显示,新时代十年青少年和学校体育政策存在政策之间互动更强、融入领域更为广泛和压实执行责任更细等特征;政策结构要素维度在目标定位、资源输入、过程内容和评价监管等层面的注意力配置分布各有不同;决策属性维度呈现出不同决策部门的政策注意力配置偏向:中央政府倾向于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教育部门集中在以学校为阵地的体育教学活动、体育部门偏向于以训练和竞赛为主的体育活动、其他部门更注重以体质和卫生为主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