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高校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教育功能,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一条有益于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就成为"纲要"课教师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但是在教学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这门课程的作用,首先必须处理好"两个了解"与"三个选择"、课堂讲授的宏观叙事与历史史实的细微叙事、历史学科性质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中宣部、教育部"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以来已在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开设。"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本文即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思想的重要课程,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纲要》课就是其中之一,它能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加强爱国意识,从四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纲要》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八环立体教学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教育的形式承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如何使其成为对大学生最有帮助的、最具有吸引力的课程,可从讲、听、看、读、做、谈、走、写八个环节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进行探索,立体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纲要》课咨政育人的效果,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操作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门新开设的全国高校本科学生必修的马克思主义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以中国近现代的历史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历史观的“五观”教学。  相似文献   

7.
"纲要"是一门历史科学,侧重于对历史知识的阐述,它更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整合式"教育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历史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注重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激发,利用多种实践方式丰富和拓展教学的空间,以实现"纲要"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赵焱 《高教论坛》2012,(8):51-5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是中宣部、教育部"05新课程实施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7年以来已在全国绝大多数高校开设。本门课是一种具有价值倾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它主要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纲要"课教学如何把握好价值导向,增强实效性,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是现存的引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课是中国高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纲要》课是以历史课的形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政治课,是为现实生活或现实政治服务的。做好这门课的教学,对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为进一步做好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应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联系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历史教学的特点,从明确历史进程、总结历史经验、探讨历史规律三个方面搞好教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践以问题建构课程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辅之以个性化的考核方式,形成适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的整体模式,对于增强《纲要》课程教学吸引力,提高《纲要》课程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作为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新增课程,不仅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而且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任务。同时,从学生层面讲,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具有爱国主义的情操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加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在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伟大历史时刻,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融入党史教育,对于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来说能够发挥出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认知来说,党史教育既是最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也是最强大的思想信念教育,能够有效振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对于帮助高校大学生了解历史是非常重要的举措。现阶段高校在思政教育过程中融入党史教育,建立党史思政教学体系,并逐渐将其构建为长效机制,可有效地将党史教育深刻融入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发挥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百色革命故事作为重要的红色资源,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独特功能。作为老区高校,应深入了解革命故事的内涵,意识到百色革命故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以及该如何将革命先烈故事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针对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指示,结合"隧道工程"的学科特点和突出问题,对"隧道工程"课程的思政改革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以微课举例的方式详细介绍了隧道工程思政教改的具体思路和方法,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隧道工程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方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地方史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学习广西地方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性,掌握广西发展的历史,以乡土史充实国情史,树立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历史观,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基础课,操作系统旨在使学生深入理解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原理。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课程思政的目标、方法以及对专业课教师的育德能力要求,以人工智能为切入点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分析人工智能在操作系统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实现思政元素与操作系统教学过程的有机融合,培养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要求各门课程都要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并将其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法理学作为“法的一般理论”,具有多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使学生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对大学生全面了解和把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使得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变化的需要。为此,就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机制等方面对其教育工作创新的途径进行探讨,以期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决策,所讲述内容不是中学阶段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理论的提升。该课程的设置不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相互补充,设置更加合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了解国情、提高政治理论素质和掌握正确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引领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软件质量与项目管理”课是中国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软件承载了推动各行业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任务,在这门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课程思政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是大学教师极为关心的问题。以“软件质量与项目管理”为例,深入研究课程思政教育特点、课程方案和教学案例,为学生专业学习、品格塑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对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理论层面上,在梳理其内在逻辑,整合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抓住"四个重大界限"的根本分歧,增强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实践层面上,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抓好大学生组织发展工作,抓牢校园文化建设,全方位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