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练习密度是指一个学生在一节课中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值。它包括综合练习密度和专项练习密度。无论是学习技术,还是发展素质都离不开合理的练习密度。背越式跳高技术比较复杂,教学需要较多的器材,但学校的器材有限,班级学生人数却较多,如何提高背越式跳高课的练习密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体育课的密度 (一)体育课密度的概念和意义 课的密度(亦称综合密度)是指,课中各项活动合理运用时间之和与上课总时间的百分比。各项活动包括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组织措施、观察帮助学生合理休息等。这些活动中,某项活动合理运用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称为该项活动的密度。如课中学生做练习的总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称为练习密度(亦称运动密度)。 研究西藏体育课密度,在于最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可以检查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办法,不断据高课的质量。 (二)影响课的密度的因素及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评价一节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一节体育课是否高效的重要指标。通过研讨发现,有些教师对练习密度的概念、比例以及如何进行调控等问题认识不到位,本文结合研讨对练习密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如下:一、了解练习密度的概念和监测方法,为提高课堂效果奠基练习密度是学生的练习时间占课的总时间的百分比,一节体育课上得是否成功,  相似文献   

4.
<正>练习密度是学生在体育课上从事身体练习的时间与全课总时间的百分比,是衡量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没有足够的练习密度,体育教学就难以达成掌握技能和增强体能的目标。不少中小学的体育课看上去非常精彩,但因缺少了对课堂密度与练习密度的测定与分析,也就缺失了对课堂教学整体质量的监控。一、测定1.课前准备。根据体育课练习密度测试与评价相关的内容,绘制相关数据的记录表;准备测量用具:计时秒表、文件夹、  相似文献   

5.
<正>一、体育课练习密度的认识与思考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实际从事练习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例,它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其受教材、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学生的体能技能储备、课堂教学纪律、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统一。当然,练习密度过低,肯定说明课的设计有问题。金钦昌老师编写的《学校体育学》一书中认为比较合理的体育课练习密度在30%50%之间;美国的SPARK课程在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在场地器材有限的情况下,有的教师建议在学生等待的时间里增加练习内容,以此来增加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提高课的练习密度。虽然提升了课的练习密度,但是有的内容对学生学习技能的练习密度并没有提高,直接影响着技能目标的完成。笔者就针对《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15年第12期中《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7.
运动量的大小涉及数量、强度、密度、时间和所练项目的特征等5个因素。运动量=强度+密度+时间。公式中的强度是指每次练习时所用量大小;密度是指每周练习次数和两次练习之间间歇时间的长短;时间既指每次练习的总时间,又包括两次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最佳运动量是指使有机体承受刺激时的心率在120-180次/分时的运动量。  相似文献   

8.
<正>本届体育教学联盟研讨活动,宁波江北区的评课点是"学生观察与练习"。针对该评课点,笔者所在教研团队研制出一份学生课堂行为观察记录表,分别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练习行为、练习时间、练习次数、非练习行为及时间、学生即刻心率等进行如实记录,旨在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揭示"学生的学"的有效性。本团队通过统计、归纳、分析数据,整理出以下思考和建议。思考一:课的练习密度三堂足球展示课的练习密度分别为:  相似文献   

9.
练习密度是指一节课中学生各种练习的总时间与整节课时间的比,它是评价一节体育课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只有通过足量的练习,才有可能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能,提高体质,增进健康。练习密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科学合理的密度是我们体育课的追求目标。本文以教学实践为依据,提出了六点提高课堂练习密度的策略,旨在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排球基本技术教学所需练习负荷、负荷的分配及学生学习技术效果的关系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定量练习负荷,加强练习的密度与练习时间,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掌握动作。  相似文献   

11.
羽毛球基本技术教法的突破与创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天水师范学院体育系99级4班1、2男生教学组为研究对象,在羽毛球手法、步法教学环节中,分别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法,和自我持续练习为主的创新性教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手法、步法教学环节及整体教学效果上与对照组均有显性差异。实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练习场所、练习密度、持球练习时间、练习主动性等诸多难以协调的问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案例1。分析练习环节:4名学生1组同时进行起跑练习(约20米),后返回队尾。在10多分钟内,1组学生练习1次大约需要35秒(实际练习时间大约10秒,回程时间却需要20多秒),一组练习时紧接着下一组练习,所有学生练习完大约需要2∶30的时间。对一名学生而言,在这13分钟内,一般能够练习5~6次,以6次为例,练习密度=练习时间(6×10s=60s)/总时间(13×60s=780s)×100%=7.69%,这样的练习密度是偏低  相似文献   

13.
羽毛球手法和步法持球练习教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水师范学院体育系1999级四班一、二男生教学组为研究对象,在羽毛球手法、步法教学环节中,分别采用讲解、示范、练习的传统教法和自我持球练习为主的创新性教法进行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手法、步法教学环节及整体教学效果上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练习场馆、练习密度、持球练习时间、练习主动性等诸多难以协调的问题,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近两年来,我们从有关文献和中学体育教学资料中,了解到巡回练习法可以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量,有利于完成增强学生体质的任务。可是,如何选择巡回练习的内容并合理安排其练习顺序?练习次数与周数以及间歇时间应多少为宜?它们有何科学依据?在我们所看到的有关文献中比较少见。为此,寻求巡回练习设计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试行草案)中明确指出:“体育课应以实践为主,重视实际的锻练。”为此一堂体育课中,学生操练的时间,即练习密度(练习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加大课中的练习密度问题,就我个人平时教学的体会,试谈下列几方面,以作商讨。课的组织结构要严密一堂课要充分利用时间,必须周密考虑课中各个环节的安排,合理运用时间,使学生  相似文献   

16.
体育课的练习密度是指课堂上,各种练习活动合理的运用时间与课的总时间的比,是衡量一节课是否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目的,效果依据之一.体育课如果没有一定的练习密度,就不能达到增强体质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我国10支重点女排训练课中各种移动距离的测试与分析,探索移动距离与训练时间、练习密度、心跳频率、练习内容与方法、击球次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安排练习内容,方法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8.
运动训练的生理学实质是给人体以一定的刺激,使人体结构与机能发生变化,改变人体机能的水平,通常都着眼于运动训练的运动量,即强度、密度、数量和时间等四个因素。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密度是在一定时间内练习的次数(或以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时间表示),数量是指一次训练中重复动作的次数或跑动(游泳)的距离,时间是指一次训练课的持续时间。在训练中,这些因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运动负荷的强度越大,引起身体各器官、组织的机能反应越大,而这些反应都以新  相似文献   

19.
一、影响游戏利用率的因素1.游戏的重复使用。体育教学中学生喜欢的一些游戏经常在教学中使用,时间长了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从而产生抵触心理。如“开火车”和“长江·黄河”等游戏。2.学生人数多,游戏时间短。大部分学校每班人数都在六、七十人以上,而在教学中游戏练习的时间一般都在十分钟左右,在练习时间短、人数多的情况下进行游戏练习,必然造成练习密度和强度小,使学生身体各器官机能得不到充分的活动,游戏效果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3.游戏器材不足或缺乏,使得很多实用性强、锻炼价值高的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无法进行。二、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的投掷垒球的教学和训练中,可用板羽球、羽毛球作辅助练习。这两种球重量轻,飞行慢,练习时手持球托投掷。小学生力量差,用它进行“超越器械”投掷练习时不太费力,便于学习体会“鞭打”,“拨指”等投掷技术要领。在实施中可进行原地的面对面的投掷练习,也可以用于助跑投掷练习,可以增加练习密度,加大课的运动量,由于板羽球、羽毛球飞行慢、在空间滞留的时间较长,也便于教师和学生观察和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