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是教育问题域中的重要研究客体,教育与人性的关系是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建基.人性的圈层与样态的分层研究规避了人性宏观研究的浩瀚,前者概括性地描述了人性的范畴与人性的超越性存在,后者则深刻表达出人性三种样态的共在以及教育对于个体化发展导向的重要.从天性、习性到自性的教育发展脉络体现出教育与人性的互动机理.  相似文献   

2.
西方自步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伴随着科学革命和科技理性的高扬,科技教育渐成大学教育的主体,并呈现出与人文教育对立之势。我国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和培养目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重“物质”、轻“文质”的教育发展趋向,使得中国的传统教育丧失了独有的“自性”,面临着空前的困顿和迷失。 一、自性教育的核心内涵 所谓自性,即指自我、自身、自己的本质属性或特性,自性教育则是指具有自我特性或特点的教育。尽管人类文化具有许多共性,但不同国家、民族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还是积淀起了各自迥异的文化传统和风格,这种积淀于传统的自性表现在教育上,即是人们所说的“自性教育”。中国传统“自性教育”的核心主要指“成人教育”或  相似文献   

3.
试论人性教育的内容、目标和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性教育包含知性、率性、养性三部分内容,它分别与人性向着真、善、美发展的教育目标相对应并相互交织。知性教育须解决人性之客观性知识和科学性评价问题。率性教育要掌握人性改造是否会于“人道”之标准,使人性之“保赤”与“起伪”达一辩证统一。养性教育必须遵循“近养”、“顺养”两条教育原则。从实现人性教育目标的角度看,知性教育是基础,率性教育是关键,知性教育与率性教育统一于养性教育。“近养”、“顺养”原则也是完整的人性教育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4.
人性论的新视角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教育基础的人性论多是对抽象人性的研究,对具体人性之复杂多样性、整体性、动态生成性、历史文化性关照不够,存在对教育场域适应的局限.从具体个体人性发展变化的过程角度看,人性是人以先天的遗传和发育为基础,在人生实践历程中经环境影响与自我选择而生成和发展的内在特性.它包含习性、秉性、共性、天性、自性,它们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的变化,构成了人性动态发展的图景.这种人性认识能适切地阐释教育场域的人性问题,推动我们审慎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尤其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核心意义是促进人性发展与完满;教育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人性多样发展的人;教育的关键是启发自觉、培养学生自我完善的能力;人性化教育是提升人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弗莱杜撰了“绿色世界”这个术语并用来描述莎士比亚喜剧中一种特殊的环境和模式。文章通过对莎士比亚最具“绿色”意味的喜剧《仲夏夜之梦》的神话原型分析,指出“绿色世界”的构建是对现实世界的颠覆,在“绿色世界”中人可以回归自然和原始人性,尽情狂欢。经历蜕变,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6.
回归教育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理论之所以难以应对现实的挑战,其根源在于教育的工具性蜕变与教育之道的迷失.教育价值的重构必须解读先哲智慧,弘扬中国文化精神,探索教育的起点与归宿,回归教育“以人为本”之道.只有以人为本,在一个由天地系统演化所构成的时空关系中发展具有适应性生存能力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关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之道的回归与价值重构.  相似文献   

7.
对人性的认识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基础。人性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基于人性的教育应该是“适应自然”的“自由教育”,并谋求学生的主动、和谐、全面发展。心理素质教育应是以适应为基本要求,以发展为终极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笔者对学校如何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人性的善恶谈当今之合作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艳华 《教育探索》2000,(12):33-34
合作教育是教育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人性的善恶出发,探索合作教育问题。  一、人性的两重性与人的发展  教育面对的是人。因此,任何教育理论必然要对人性作出某种探索。人之为人,是双重存在着的。一方面,作为他自身而存在,另一方面,又必然地无可避免地存在于他所赖以生存的自然和社会之中。而且在其生存过程中,是需要各种条件的,而对人生存和发展有积极价值的条件,便是人们经常提到的“利益”。人的生活离不开利益,要经常处理种种利益关系。如何对待与…  相似文献   

9.
“五育”融合育人理念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更深理解和实践细化,一方面彰显了新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追寻,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活动整体育人功能这一教育本质的回归。然而,“五育”融合育人理念的提出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五育”融合教育面临并举之难、融合之难、评价之难。破解“五育”融合之难,就必须建立“五育”融合之序。作为对教育整体育人价值的遵循和追求,“五育”并举,融合育人的系统落实涉及多个方面:以课程融合为载体,实现对“五育”融合课程资源的开发;以教育改革为途径,培养“五育”融合思维,实现教育过程的“五育”融合;以评价优化为导向,实现对五育融合的价值引导;以课后服务为补充,实现“五育”融合教育影响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人文教育含义相对较宽 ,人性教育意旨较深。人性教育与人文教育有着不解之缘 ,人性教育形成人文教育的“课程方法”,现实中的人文教育则有“人文教育”的异化现象。人性教育不满足于人文知识一般性的授受 ,强调扌契渗于人性、人情的深层进行人文知识、人文精神教育 ,使人文教育真正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经过现代诠释、转换的“良知”、“良能”是构筑“人性圆周”的“圆心点”。对人文知识的人性还原 ,对文化规定的人性反省 ,对自我抉择的人性提升 ,是人文教育须重视的方法原理  相似文献   

11.
郭象(252-312),字子玄,魏晋时期著名玄学思想家.“自性”是郭象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本文试对“自性”范畴的思想来源、理论内涵及哲学意义作一系统分析评述.“自性”,也称“性”、“性命”、“性分”,作为一个基本范畴,在郭象哲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翻开郭象的《庄子注》可以看到,他用以解释、说明、论证“自性”范畴的注文,达近百条之多,散见于《庄子》内外杂近20篇文章的注释中.郭象认为,庄子哲学的核心之一就是“序万物之性”、“明性分之适”.由此可见,“自性”是庄子哲学的重要论题,更是郭象哲学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2.
天地间万物存在的惟一根据就在于其“自性”,“自性”只能是“自生”的,“自生”就是“独化”。而独化论推广到人生境界上,就是要达到泯除差别的无言无意之域的混沌境界,即玄冥之境。  相似文献   

13.
班级里的“中等生”往往游离于教师关注边缘,发展缓慢。然而一名典型的“沉默的中等生”M同学,却短短一年内,从默默无闻、成绩平平、性格内向的“中等生”,蜕变为成绩优异、自信阳光、全面发展的“尖子生”。本文对其蜕变历程进行个案研究,发现其强大的学习力——尤其是学习顺应力——是其实现蜕变的奠基性内部条件;重要他人班主任的帮助则是关键性外部因素。据此本文总结出对中等生转化工作的现实启示:学校注重内在教育,重塑转化基础;教师采取主动管理,抓住转化契机。  相似文献   

14.
《淮南子》讨论的人性有本然性和应然性两个层面的含义,人性受之于天,是其本然之性,人性应符合于自然,这是其应然之性.大部分人是不能自发合乎于“道”的,人生学习和修养就是认识性和反诸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人性假设是教育理论的立论之基,有怎样的人性假设,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在现实教育中,往往以物性逻辑来认识人及其教育世界,人等同于物件、器具。以物性代替人性,是现实教育之惑,诠释的是教育中人性之事实如何。人性解放是教育所应秉承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是教育之道,诠释的是教育中人性之应当如何。因此,我们应建基于人性假设,认识教育之惑,从对人的贬抑和控制中走出来,达至人性解放,实现教育之道。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教育因塑造受教育者健全完满的道德人格而在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发展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道德是“人之根基”、“立人之本”,而道德教育则是为了立学生之美好德性.奠学生之人性基石,使之成为有德之人,成为“好人”。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因塑造受教育者健全完满的道德人格而在教育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也曾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的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心理健康、人格完善、发展全面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道德是“人之根基”、“立人之本”,而道德教育则是为了立学生之美好德性.奠学生之人性基石,使之成为有德之人,成为“好人”。  相似文献   

18.
在科技勃兴与理性高扬的时代,教育的真义被遮蔽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失落了,教育成为训练的代名词.成为塑造“单向度”的人的工艺流程。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照料人的心魄”乃教育之真义所在。美育以其自身的魅力统领教育,以其基本精神渗透于教育,从而促使教育意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以显学墨家学派人性素丝论为代表的天赋自然论,认为人性本如丝,无分善恶;人性易受环境染习,可以为善,亦可为恶;人性的善恶完全是后天教育、环境熏陶的结果。后天的教育与环境之于人就像“染缸”与“素丝”。该思想是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的,强调了教化对于人的重要作用,是对“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这个问题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20.
考察当代小说主题演变之历程。揭示当代小说从单纯讴歌到多元求索的发展态势。当代小说主题基本上沿着“人”这个主题观念不断衍化蜕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