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世纪末期以来,伴随各国对本国教育质量的关注,以及各国间教育交流和竞争的加强,不少发达国家都开展并实施国内范围和国际性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本文通过比较美国的"国家教育进展评估"(NEAP)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异同,重点总结PISA在美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估体系中的贡献,并指出PISA是全球化背景下基础教育质量多元评价体系中的一种重要实践,对我国建立多元化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PISA2009上海项目,开启了用PISA监测我国义务教育质量的先河。继而有关学者主张,借鉴PISA建构我国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以提供中国同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间可比较的教育质量指标,从而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然而,当我们将PISA移植于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并将其结果在国际上进行比较的时候,不可无视两个问题:一是学生生存质量问题;二是教育效率问题。前者关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幸福感如何、承受的压力有多强、失去了多少原本不该失去的东西;后者关注:某一PISA成绩的取得,消耗了多少劳动,花费了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学业评价制度分析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基础教育发展需要有效的教育质量监测的导引,需要国家立法对基础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主要目标是改革基础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建构与完善中小学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完备的学业成就评价体系可划分为四大系统:监测目标系统、评估系统、报告系统和支持系统。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应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政策性、监测工作的专业性及运行机制的独立性等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三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评价项目在评价理念、技术、手段和结果报告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展PISA2006中国试测研究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数据标准上吸取了PISA的优点。我国开展科学、有效的大规模教育评价项目,使教育评价成为促进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应整合大规模教育评价研究与实施的平台,增强评价的学术性,大力培养专业人才,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PISA测试的效应及其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也招来了不少国际学者批判的声音。针对PISA测试的批判体现出视角多元化的特点,聚焦的议题主要涉及PISA测试的技术、内容,以及政治层面的影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PISA测试体现了新全球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属性。基于国际学者对PISA测试的批判,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应汲取PISA测试长处、规避其不足,理性看待PISA测试的结果及其解释,并建构中国本土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6.
PISA2012项目重新关注数学,本文在归纳和分析PISA2012数学测评的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其测评理念,得出改进我国基础教育测评工作的启示:发挥考试的引导和诊断功能;重视发展性学业测评的作用;建立有效可操作的评价流程;健全多方参与的教育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7.
PISA2012项目重新关注数学,本文在归纳和分析PISA2012数学测评的目标与内容的基础上,揭示其测评理念,得出改进我国基础教育测评工作的启示:发挥考试的引导和诊断功能;重视发展性学业测评的作用;建立有效可操作的评价流程;健全多方参与的教育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8.
作为OECD全球教育治理的工具,PISA最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通过PISA等一系列教育评价项目的实施,OECD逐步表现三重教育身份,即教育理念建构者、教育质量评价者与全球教育治理者。OECD此三重教育身份相互配合,不断提升自身的全球影响力。对OECD的三重教育身份进行探索有利于分析“PISA热”产生的原因并揭示OECD教育治理的局限性,为正确认识PISA的本质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9.
教育评价是教育发展的指挥棒。随着基础教育“三段一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新格局基本确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持续深化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始终坚持质量导向、始终坚持丰富手段、始终坚持全面系统、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始终坚持迭代更新、始终坚持突出重点、始终坚持完善机制、始终坚持科学定位,着力构建完善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为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提供牵引和抓手。  相似文献   

10.
PISA在评价国际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PISA的视角出发,分别就质量标准指标体系、核心能力、课程建设、评价机制等要素,对基础教育质量标准进行剖析,并总结提出了PISA的特点及相关理论、技术对构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标准的启示:构建质量与公平并行的指标体系,开展基于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建立全面有效的质量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作为极具国际影响力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PISA2018在测试内容、方式与规模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如对学生阅读素养进行了新的诠释,采用了基于计算机的测试和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等。PISA2018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市学生阅读、数学、科学素养表现卓越,教育公平有所改善但仍有待提升,同时四省市教育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亟待关注的问题。我们需要客观看待PISA测试结果,明确PISA的作用及其限度,并且通过对PISA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与科学解读,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更为科学的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评价如何从经验走向科学?国际上PISA、PIRLS和NAEP三个阅读水平评价项目颇具借鉴之处,能为我国中小学语文阅读评价提供有益的启示:评价理念追求公平与卓越,评价目标核心是阅读素养,评价体系注重系统建构,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3.
科学素养是国际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业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的基本目标.对青少年科学素养进行监测和评估是我国科学教育界面临的紧迫任务,而正确界定"青少年科学素养"是研发监测与评估工具的前提和基础.然而迄今为止,针对这一概念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在系统梳理国外学者的重要观点,比较分析PISA、TIMSS、NAEP等学生评价项目以及各国科学课程标准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表述基础之上,进一步充实了"青少年科学素养"的内涵,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详细介绍了PISA测试,并主要介绍了2006年PISA科学测评,其重点评价的领域是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界定将四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作了定义;与PISA的评价理念有着类似的内涵,我国科学教育也要求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依据,全面评价学生的科学素养:阐述了PISA对我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评价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质量高,差异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让芬兰成为了世界教育的“超级明星”。全民教育及其经费体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成熟的教育支持服务,构成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16.
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何实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监控,以引导教育的健康发展,成为目前世界各国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质量监控要求。克服以往教育对学生评价的不足与缺陷而开发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展开了对人力资本的测量与评价。在2000年和2003年两次测试之后。其新颖、规范、科学的设计与严格的控制标准。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PISA的评价理念与操作模式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了《PISA2015科学框架草案》,其目的是为PISA2015科学素养测试题目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框架将“科学地解释现象”、“评价和设计科学探究”、“科学地解释数据和证据”定义为科学素养的三种能力,把PISA2006测试框架中的“科学知识”定性为“内容性知识”,“有关科学的知识”细化为“程序性知识”和“认知性知识”,并首次提出科学素养能力和知识类型的“认知需求”框架.这是PISA测试对“科学素养”内涵给出的最新解释.对此进行分析研究,会对我国科学教育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国外中小学数学教育评价研究述评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部门对数学教育评价都十分重视。美国国家评价管理委员会、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近年来分别开发了NAEP、TIMSS以及PISA等多个评价项目,对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进行系统测查。相关研究中恰当的目标设置、明确的评价范畴以及科学、严格的研究设计等多个方面对我国的数学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对于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美国唯一的全国性、持续性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国家教育进步评估”的缘起和发展;对评估项目的三种类型、评估结果报告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美国的经验启示我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不同评价目的应通过多种评价项目实现;相关基础研究应成为监测制度发展的重要保障;由评估向问责的功能转变应循序渐进;应高度重视监测结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徐晶晶 《上海教育》2005,(7B):40-41
质量高,差异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让芬兰成为了世界教育的“超级明星”。全民教育及其经费体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成熟的教育支持服务,构成芬兰基础教育成功的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