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梅州“足球之乡”的形成与发展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州足球之乡的形成是与传教士、华侨、球王李惠堂以及客家文化等因素密不可分.足球之乡曾经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但是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足球之乡的发展陷入了人力资源不足、资金投入减少等困境.振兴足球之乡、擦亮金字招牌已经成为梅州人的共识,而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优化内部发展环境则是足球之乡振兴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学校体育》2004,(3):36-37
10多年前,在梅州市民茶余饭后谈论足球的人要远比谈论羽毛球的人多得多,因为梅州是当时的全国“足球之乡”。而在十五年后的今天,在这个欠发达地区的街头巷尾和广大农村,谈论羽毛球的人却远远超过了谈论足球,这不争的事实,是因为梅州有个重视羽毛球运动的学校——梅州师范附属小学,确立了羽毛球品牌战略和创建羽毛球特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  相似文献   

3.
首届全国武术形象大赛广东赛区预赛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广东赛区赛地设于梅州市。梅州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的美誉。随着广东改革开放的深入,梅州市正向着“开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新梅州模式发展。此次大赛的举办,得到了梅州体育局及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表示将在比赛场馆、治安、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配合,  相似文献   

4.
兴宁罗坝村地处中国四大足球之乡之一的梅州,有良好的足球氛围和群众基础。但是,近年来也经常出现有场无人踢,有球没人看的局面。本文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多种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目的在于使罗坝村足球运动能够科学、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梅州大连足球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现代足球运动发展历史进程中,梅州与大连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足球文化区域,被足球界誉为"北有足球城(大连)、南有足球乡(梅州)。两地足球文化有异有同,具有规律性的体育文化发展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梅州客家传统体育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梅州客家传统体育起源于日常的生产劳动、军事活动以及宗教信仰,具有移民性、继承性、生产性、包容性、宗教民俗性和节日性的特征.应该把坚持经济开发与保护和发展传统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并与大众传媒和学校体育相结合,做好市场导向和培养传统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梅州市(原梅县地区)是闻名遐迩的华侨之乡,同时也是久负盛名的足球之乡。华侨、港澳同胞对足球之乡——梅州市足球的兴起、发展和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和贡献。  相似文献   

8.
对诚信、诚信缺失、文化、足球文化等定义本质上的剖析,结合我国职业足球中出现的“假球黑哨”、“青少年球员年龄造假”等诸多现象,得出中国足球文化中的诚信缺失;对中国足球中的诚信缺失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其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巴西足球与"大熔炉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融合成巴西“大熔炉文化”,这深深影响着巴西足球。融会贯通的巴西足球有着浪漫的桑巴舞风格,它植根于巴西“大熔炉文化”之中。巴西文化土壤培育了天才的足球明星,并成就了巴西足球的辉煌。  相似文献   

10.
足球是一项植根于民族文化的运动,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等通过对足球强国民族文化底蕴的分析及其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对比,深层次揭示影响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民族文化根源,并提出发展思路,以期为探索现代足球先进文化在我国的本土化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字典、词典都未将"孃"字单独列出,而是将"孃"、"娘"二字并提解释,不加区分地把"孃"当作"娘"的异体字或繁体字,忽视了二者的使用范围,抹杀了二者的区别.文章对<敦煌变文集>中的"孃"和"娘"二字进行了语义分析,并且在词语组合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3.
"牛"来"牛"往     
牛本是一种勤勤恳恳、毫不张扬的动物,却偏偏被人用来形容高傲自大的神气样,"牛气"一词是也.引申开来,那种不含自大成分的值得骄傲的也成了"牛".  相似文献   

14.
"武"释"道"论     
武术理论是在道家思想影响下逐渐形成与完善起来的,而凝练了的武术理论同时也在诠释着道家哲学思想内核.文章从武术的拳理、技击战略、价值伦理、修炼理论以及意境理论分别对道家的哲学思想、辩证观、天人论、性命观及美学思想作了全面而完备地阐释.  相似文献   

15.
原色 《当代体育》2009,(1):30-31
所有的球迷应该都有这样一种共性,想了解一位自己喜爱的明星都是先从名字开始,而大家是否发现这些球星名字中所蕴涵的所属国家的语言特点。例如俄罗斯人的名字普遍包含"斯基"、"夫"、"娃";意大利人的名字通常以元音结尾,比如托蒂、皮耶罗、曾加。而亚平宁足坛上活跃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前南斯拉夫人的后裔,他们的名字都以"奇"(-ic)结尾。例如已经退役的名宿萨维切维奇、米哈伊洛维奇、博克西奇、尤戈维奇,还有现役的伊布拉希莫维奇、斯坦科维奇、西米奇,以及萨利哈米季奇等。这些"奇"人构成了亚平宁足坛的别样风景。而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这些"奇"人是如今还活跃在意甲赛场上的或身经百战,或年轻有为的球员。  相似文献   

16.
奥运遗产,是指在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有关奥林匹克运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北京奥运会应利用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文化的比较优势在发扬顾拜旦的奥运理想、解决奥运会遇到的问题、创造性地传承遗产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实现“跟着讲”向“接着讲”的跨越。  相似文献   

17.
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意"审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中的“形”美、“意”美进行辩证分析。认为:“形”美是“意”美的物质基础,“意”美通过“形”体现内在意象,两者和谐统一。“意”美是竞技武术套路创新的基础,发展的核心。含有攻防含义的“意”是一切“形”美的生命源泉;“形”的姿势美、节奏美、结构美创新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美键,是多角度反映“意”美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从伦理角度讨论了人们对于竞赛结果的价值判断,根据竞赛规则存在的必然性证明所谓"竞技规范"的无效性,尤其"竞技规范"作为竞赛规则以外约束运动员竞技行为和行动"第二规则"的不合理性.研究发现,竞赛的很多问题都源于人们对于竞赛结果价值判断的不同理解,它们导致了人们参与竞技的目的的不同.为了使竞技运动能够健康发展,有必要理性地分析竞赛中"真"的价值与"好"的价值之间的区别,以及我们选择竞赛中在"好"的价值指引下产生的行为与行动的真正动机.  相似文献   

19.
“体、用”是太极拳练习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太极拳完整性的一个体现,当今太极拳教学推广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与这两方面的偏废有关,即当今偏重“体”的练习,缺少“用”的实践和体验。建议今后的教学、推广中应注意“体、用”兼备。  相似文献   

20.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