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现了文化机制与制度机制的融合、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校院系三级组织机构明确分工、内部控制与外部评估相结合等特点.借鉴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有益经验,我们可以从监督与控制、独立与自主、规则与标准、责任与问责和他律与自律等方面加强高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英国模式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其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也颇为完善。文章旨在通过对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介绍,并深入挖掘质量保障体系背后的价值理念,为我国大众化进程之中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供经验与启示,尤其是在成立评估中介机构方面。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教育内外部和谐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应以高校为视角,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质量保障机制需要通过内部质量保障机制发挥作用。指出我国研究生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着价值取向不一,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在约束机制、动力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中研究生培养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外部体制、制度的问题,以及内外部质量保障机制的协同问题。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成功经验,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价值取向应回归到高校自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及高校五个主体应分别发挥自身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形成相应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4.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服务对象、评估方法、质量责任、成本控制等方面的改革动向,为构建中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必须加快建立各级政府层面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积极研制基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职业教育质量框架,引导建立体现院校质量责任的内部质量保障机制,鼓励社会机构参与和建设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强化运用技术手段控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成本.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缪苗  许明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62-67
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种类齐全、层次多样,其实力也相当雄厚,这与英国建立并不断调整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是息息相关的.本文概述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变迁,以期对我国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高校间广泛开展校际合作办学,对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基于高校间开展合作的内外动因,应全方位建立完善的高校校际合作机制,包括信任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组织机制、保障机制等,将高校校际合作推向深入,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英国高校经过长期探索建立的较完善的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包括资格认定与任职、角色培育与培训以及考核评估等,指出其运行过程中有国家政策的积极引导、中介机构的有力监督、高校机制环境的主导及导师个人意志的驱使,上述因素共同推动着高校博士生导师队伍质量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认为该机制在保障博士生导师队伍建设与博士生培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了英国的这些做法对我国高校完善博士生导师遴选、培训、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英国高等教育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金顶兵 《教育研究》2005,26(1):76-81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责任经历了一个从教师个人到大学,从大学到国家,从国家又回到大学的演变历程。这体现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深刻变革,即从传统的文化机制到采用科层机制,最后又回归到文化机制;说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必须遵守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应从根本理念上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责任落实到院校自身;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更根本的是要发挥各个高校和广大教师的自觉性,高等学校应该是主动自我规范、学术自治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和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正式生效与实施将会为广西高等教育带来时机和挑战,我们可以从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专业与课程设置、教育专业结构调整、留学生招生宣传策略、提升地方高校留学生教育竞争力等方面更有效地开展广西与东盟高等教育合作,以促进广西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英国高校与产业界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在政府、高校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其中政府通过高校设置机制、拨款机制、严格的文凭与学位控制机制以及协调产业界和高校的跨部门机构设立对英国高校和产业界互动关系的形成起到引导、协调作用;而产业界通过自由办学、直接参与高等教育和各个层面上表达需求等机制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别以开放的资助机制、灵活的课程设置机制及校外考核专家制度等获得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资金及产业界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技术信息。英国高校与产业界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高校主动适应产业界的切入点是课程,而非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11.
英国高等教育状况、发展趋势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英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与现状,大学的类型,发展阶段,发展趋势,涉及高校办学自主权、高教管理、质量监控机构与机制、科研与教学评估、教育拨款机制,学校收入与贫困学生收费、海外招生、对非正规教育机构的清理整顿等方面,观察当前英国社会争论与关注的热点问题,提出我国高教值得注意和思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英国高校与产业界的良性互动机制是在政府、高校和产业界共同努力下形成的。其中政府通过高校设置机制、拨款机制、严格的文凭与学位控制机制以及协调产业界和高校的跨部门机构设立对英国高校和产业界互动关系的形成起到引导、协调作用;而产业界通过自由办学、直接参与高等教育和各个层面上表达需求等机制来影响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则以开放的资助机制、灵活的课程设置机制及校外考核专家制度等获得高等教育发展所需的资金及产业界专业领域发展的最新技术信息。英国高校与产业界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高校主动适应产业界的切入点是课程,而非学科专业。  相似文献   

13.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势在必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着重从建立配备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发展机制、保障机制这五个方面,探讨高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路径,以期不断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高等教育没有明文规定的国家质量标准,而只有质量认证(Accreditation).美国高等教育是通过对高校的认证来鉴定高校的办学质量或教学质量的.所谓高等教育认证是指认证机构对一所高校是否符合一定的教育质量指标的评价或认可.这种认证不仅时政府进行高等教育投资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为学生择校、用人单位选择人才提供参考信息.高等教育认证亦是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文章从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出发,对美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5.
美、英、荷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英、荷三国高等教育保证模式各自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具体的保证机制上也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美国高等教育保证属于市场型模式,英国和荷兰两国高等教育保证正分别由自主型模式、控制型模式向合作型模式调整和过渡。构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一要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二要构建多元复合型的质量保证机制;三要构建透明度高、适应性强的评估激励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6.
分析高校在变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政府主导高校变革的必要性,探讨政府主导下高校变革的机制构建十分必要。我国政府主导高校变革的机制构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保障机制,健全现代大学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完善高校的教育产权制度,完善高等教育外部性的纠正机制,形成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双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澳大利亚、英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网页,翻译相关资料,分析澳大利亚和英两国在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做法,发现两国的质量保障机制越来越依赖于机构层次的自我规范,对于学生的质量满意度十分重视,而且在这机制中,政府、学校和质量保障机构相互信任,互通信息,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曹智勇  张燕 《高教论坛》2020,(2):121-124
高等教育质量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在高等教育中,层次最高的是研究生教育。英国高等教育出于自身声誉和精英传统的考虑建立了内部质量保障体系,而英国社会的广泛互动参与又促进了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我国应从淡化政府参与、提高第三方机构地位、提高高校服务和责任意识、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的利益相关主体责任分担机制以及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出发,切实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饶三平  胡娟 《文教资料》2008,(16):164-165
本文探讨了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高校教学质量内部保障机制的不足,提出了建立高校系级的校内部质量保障机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设计有利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活动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成本分担体系的构建、教育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及成本分担的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高等教育在成本分担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公平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改革和优化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促进和实现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