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数理统计、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龙狮运动发展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龙狮运动协会的发展趋势进行长远规划与对策研究.就龙狮运动目前发展而言,政府的重视、群众的参与、社会的支持、赛事活动的频繁举办并逐渐增加的局面已经形成,成为带动全国龙狮运动发展的龙头和杠杆,为龙狮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论我国龙狮运动的文化渊源与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狮运动是一项集技艺性、民族性与智慧性于一体的文化活动。透过其体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外在表现形式,可以看到其自身的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分析我国龙狮运动的特点以及发展历程的历史文化背景,透析其文化渊源和内涵,阐述龙狮运动的文化价值及意义,以此唤起更多人们对龙狮运动关注和认同,从而使龙狮运动的社会功能得到多元拓展,使其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龙狮运动是我国优秀传统的体育运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中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国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我国龙狮运动的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龙狮运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文化学角度对龙狮运动的的价值功能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阐述和分析,为新时期的龙狮运动健康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龙狮运动的历史起源和民间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与探索,认为舞龙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求雨祭祀活动,舞狮运动起源于汉朝狮子舞;同时对龙狮运动的价值及其传播条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并对其发展情况进行了论述,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服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广西龙狮运动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指出广西龙狮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广西龙狮运动的发展对策,以便更好地弘扬龙狮运动,使其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6.
龙狮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项目。高校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基地,也是高级专业人才的聚集地,龙狮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就具有人才资源优势。文章通过对龙狮运动的健康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广东高校龙狮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同时结合广州高校特点及有利条件等方面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开展龙狮运动的高校数量少,主要集中在设置了体育专业的普通高校,龙狮运动的参与者主要是体育专业的学生。文章通过提出相关高校开展龙狮运动的建议,旨在能为广州高校开展龙狮运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关硕 《搏击·武术科学》2011,8(3):99-100,1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7所含有体育系(所)的高等院校开展龙狮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只有一所高等院校开展龙狮运动,其他院校受办学模式、建设经费、认知程度的限制没有开展龙狮运动。文章提出了促进辽宁省高等院校开展龙狮活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了我国龙狮运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结论认为:龙狮运动的竞技化发展丰富了学校竞技体育的内容;龙狮运动的文化内涵深厚了校园体育文化;龙狮运动的民族性、传统性加强了校园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以及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旨在对龙狮运动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可行性进行诠释.通过对暨南大学龙狮运动开展的目的与意义、现状及有利条件等的相关阐述,得出结论:龙狮运动是我国传统的文化瑰宝,对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人民与不同国家或地区华侨华人的交流和合作意义重大,因此开展这一运动是十分迫切且必要的,而暨南大学等高校在资金、师资力量、器材等方面彰显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可作为龙狮运动的传播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0.
龙狮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较强的健身性、观赏性、娱乐性和竞技性。社区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体格健美与幸福生活指数。加速高校龙狮运动发展就必须加速其社会化进程,让龙狮运动进入社区。调查显示,江苏省社区体育中鲜有龙狮运动的身影,本文从普及全民健身的角度,对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述了高校龙狮运动与社区体育互动发展是必要可行的。认为二者能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双赢"局面,并提出了将高校龙狮运动与社区体育有机结合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自身改革和发展,又要引导和帮助人们结合实际学习、运用科学 发展观,为各项工作改革和人的发展提供正确思想指导。  相似文献   

12.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存在质量差、利用率低、用途单一、自我封闭、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探讨了加快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与使用的力度的措施,指出应充分利用外资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现状及管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准公共品的属性及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改革,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武术散打运动员上肢、下肢有氧、无氧能力的特征入手进行分析探讨,为散打运动的有氧、无氧能力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散打运动员不仅应具备爆发力较强的无氧代谢能力,也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有氧能力,在日常训练中应重视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对传统训练方法的改进与完善,使其理论内涵得到极大的丰富,操作方式得到深刻的改进,应用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拓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奥运会和全运会(以下简称“奥运全运”)科技攻关成果和体育产业自身的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半结构式访谈、文本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奥运全运科技攻关成果的产出现状、产业化路径及特征等进行探讨,并对其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分析。据此提出促进上海奥运全运科技攻关成果产业化的策略,如进一步深化细化体育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体育科技管理的产业化价值导向、完善技术要素激励等,以提高奥运全运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率。  相似文献   

16.
张晓雯 《收藏》2012,(3):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陆游、周必大、朱熹、叶适、刘克庄、贾似道等文人士大夫。两宋私人书画藏家人数众多,蔚为壮观,折射出宋代书画收藏之繁盛。然而,以书画成就而驰名艺坛的米芾却因其书画盛名,而掩其鉴藏大名,以致少有人关注米芾作为书画鉴藏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宏观的角度对体育课程资源进行了论证,结合对体育和健康课程改革实践的观察,对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逻辑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大学生体育健康与卫生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具有较好的健康和卫生意识,97%的学生对体育有良好的认知态度,大学生的健康意识与在校所学专业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大学生的健康愿望与实际生活相差较大,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投入与他们对健康的良好认知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体育生态的迁移与潜移规律及其实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体育生态系统存在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迁移、潜移现象和规律蕴含其中。就体育生态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中的某些要素和方面,分别进行了迁移与潜移现象的扼要论述;并以项群训练理论和中国体育所谓的“阴盛阳衰”现象两个典型事例,对体育生态的迁移与潜移规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生态学解读。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人类的血型和指纹与力量和速度等身体素质的关系,对四川省一级运动员以上的37名田径运动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田径运动员的血型和指纹与一般人没有明显差异,故不能用来作为选材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