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懋元先生提出的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对教育基本规律的最一般抽象与概括,它们间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此中的内外部关系是相对于教育系统自身而言的,外部指数教育系统与外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系统间关系,即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而非指外在的表象关系;内部指教育系统自身内部因素间的关系,即教育的发展的关系,而非指内在的本质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教育规律看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规律包括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它制约着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德、智、体、美等诸因素之间的关系。它制约着教育的育人功能。文章以教育规律为切人点,对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进行了探讨。论证了高等教育在教育规律的驱使下,从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两个方面,通过文化创新、文化传承等途径对文化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与社会的张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教育必须与社会相适应”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一般认为,这条规律有两层含义:一是教育要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二是教育要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由于大学教育与一些重要的社会问题的联系比普通教育更为直接,它受社会的制约也更为明显,人们对它服务于社会的要求也更为强烈。所以,大学必须正视社会对它的各种要求:保存和传播文化遗产,维护社会秩序和一定的社会价值观念,提高人们的普遍水平,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知识和人才支持,提高国家在世界中的竞争能力,为个人就业和提升创造条件,促进社会各阶层…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基本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这个报告准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教育的外部关系的规律.第二部分,讲教育的内部关系的基本规律。第三部分,谈外部规律与内部规律的关系。研究这些规律,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当前的教育改革。(一) 教育的第一条基本规律即教育的外部关系的规律,就是教育同社会的关系的规律。教育同社会存在必然性的关系,必然性关  相似文献   

5.
《成才之路》2011,(22):2
潘懋元语录⊙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教育活动,既要遵循教育自身的内部规律,又要受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从社会需求角度阐述和沦证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把制约教育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凶素等同于"规律",并由此概括出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外部规律";二是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内部规律"。它尤其强调外部规律对内部规律具有强制和制约作用,从而把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系列问题都归于高等教育是否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学与公共外语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罢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的讲演稿《高等教育学的若干问题》,深感得益非浅。教育学当然是研究教育规律的学问。但过去一般教育学著作并未明确讲过,教育究竟有哪些规律?讲演稿不仅根据性质的不同将教育规律归纳为教育的外部规律(指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和教育的内部规律,而且还根据制约范围的大小将内部规律分为若干层次(第一层次是教育的基本规律,第二层次是教学过程的规律、德育规律、管理  相似文献   

8.
丁莉 《教书育人》2007,(11):36-38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即制约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各种环境因素。从一般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主要是指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微观环境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宏观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其作用和影响的充分发挥,较多地依赖于微观环境的建设,正确认识微观环境因素,尤其是家庭和社会环境两个重要因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规律具有层次性。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在教育研究中,对基本规律掌握得好、运用得当,可以得到较好的研究成果;而如果掌握不好,运用不当,则可能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10.
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教育研究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规律具有层次性。教育最基本的规律有两条:一条是关于教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一条是关于教育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规律,称为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在教育研究中,对基本规律掌握得好、运用得当,可以得到较好的研究成果;而如果掌握不好,运用不当,则可能犯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  相似文献   

11.
教育学最早是靠教材起家的。传统的教育学,包括对我国影响较深的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基本上是关于“教育术”的知识和学问,即局限于教育内部关系的研究,不关注或很少研究教育的外部关系。“而教育的内部规律离开了教育的外部规律是讲不清楚的,所以它(指传统的教育学)对许多教育的内部规律也还没有讲清楚”①。这种“就教育论教育”的教育术研究,由于受其视野的限制,不仅难以讲清教育内部规律,而且“使人们看不到教育的社会作用,不重视教育”②,认不清教育的规律,给教育实践带来危害。这在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发展史上是有深刻教训…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教育的发展,最基本的就是要受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体制改革反映到教育体制上来,教育就必然要引进市场机制。电大学生“不包分配”、“自谋职业”,这意味着学校与学生共同走上社会选择的竞争舞台。面对社会的选择,这意味着学校一方面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市场的调节。古希腊有这么一则寓言:一位哲学家乘船过河,问船夫:“你懂哲学吗?”船夫答:“不懂。”哲学家说:“可惜,你失掉了一半生命。”船到河  相似文献   

13.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通过有目的、 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使用了几十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各种教育学教材,对教育的基本规律基本表述为以下两条: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相互适应).但是,这两条规律并没有体现教育学的特点,且不能制约教育活动其他规律作用的发挥,或不能阐释基本的教育活动,故不能成为教育的基本规律.具有教育特点,制约教育其他规律并能阐释基本的教育活动的,是教育的另一个规律: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5.
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的组织形式,是我国现阶段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从教育的外部规律讲,它是受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的。既然受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联合体就要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从教育的内部规律讲,联合体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因此,联合体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从教育的外部规律和教育的内部规律来看,联合体的出现,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规律出现的新生事物,就是不可抗拒的。  相似文献   

16.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说的精义,在于不仅把现代教育理解为人才培养活动,而且理解为一项社会事业,从而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研究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要指宏观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主要指作为教育活动的人才培养规律。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指导高等教育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一方面教育要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所制约,另一方面教育必须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发展服务。探讨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主要是战后)的相互关系,在个性中发现共性,在共性中认清个性,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这一研究对于目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祖国大陆,尤其是对我国沿海地区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的这一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为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  相似文献   

18.
“教育哲学漫谈”之四。回答“教育是什么”,即教育本质问题 ,是教育哲学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本文从分析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着眼 ,在阐述教育内部的和外部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 ,概括地提出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身心全面发展并适应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必然受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教育也正是在与制约者的关系中获得了自己的规定性,并如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一样有着作用于社会,作用于本身(即教育)的主体性。尽管“主体”、“主体精神”、“历史主体”、“认识主体”这些哲学概念十分复杂,但我们可以把握它的一些基本点,即它含有同作为客体的被动性相对立的能动性、积极性;有着同本能活动的自发性、顺应性相对立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教育实验是一种具有主动“干预性”的认识实践活动,它以这种能动性、自主性参与社会变革,促使年轻的受教育者由“可能的主体”变为“现实的主体”。教育实验理论研究应从哪些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呢?本文试作以  相似文献   

20.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说的精义,在于不仅把现代教育理解为人才培养活动,而且理解为一项社会事业,从而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中研究和揭示教育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要指宏观层面的教育发展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主要指作为教育活动的人才培养规律。以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指导高等教育研究,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