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职职前—职后人才培养,不仅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按照社会职业岗位设置专业,以职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依据来设置课程,进行教学和实训;还要完成职后企业员工继续教育、共同完成课题研究,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所任课的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进行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论述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方向及课程体系建设。从企业职业面向及岗位设置入手,围绕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能力分析表,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实训建设。  相似文献   

3.
唐霞  谢利民 《职教论坛》2012,(15):93-96
美国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重视职业素养课、专业技术课程内容浅但符合岗位需求、专业课程与人才岗位对接呼应、根据就业方向,学生选修专业课程、课程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适度.课程结构中专业技术课程比重较大.职业性较强,这些可为我院课程设置所借鉴:设置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练就研发型师资队伍培养辅助研发人才、引入产品研发项目培养学生辅助研发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潜力、增强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职业能力提升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文章通过对机械制造类各岗位职业能力构成分析及典型工作任务归纳,提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途径,即围绕机械制造类职业岗位设置及岗位能力要求,将专业基础课、专业平台课、专业方向课及专业素质(发展)课相互串接设置课程;融入技能大赛赛题,创新专业课程内容及教学组织等,探索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情况,展示了课程体系构建后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通过访谈、问卷等方法对民航值机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论表明,民航值机岗位的职业能力包括交流表达能力等8项关键能力,以及能使用离港系统为旅客分配座位等30项专业能力。该结论有助于专业负责人完善课程设置,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有助于授课教师进行相应课程设计,从而使学生获得从事值机岗位工作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所谓面向岗位群的成人教育“双元制”模式,是指在培训过程中,始终以学生职业能力、就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所有课程围绕岗位而设置,坚持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涵盖的各个职业岗位来确定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以此为依据设置专业岗位能力培养计划,以及为每个岗位能力培养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和各个教学环节。并且在实践中,合理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的某些理念和方法,使成人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适应企业技能需求的变化,做到产业跟着市场走、专业跟着产业走、课程跟着工作流程走、教学跟着学生需要走、教材跟着课程需要走。  相似文献   

7.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实现会计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要以明确职业岗位(群)为起点确定岗位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核心能力模块,并据此设置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铁路行业的发展,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必须紧跟铁路行业的发展步伐,转变原有课程设置体系,建立"分向定岗、产学结合、真岗实练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五大岗位群岗位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铁道运输的岗位能力要求与课程设置是密切相关的,其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通过对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能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专业能力与课程单元对应关系,构建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对象,研究分析了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及每一个岗位所必需的职业能力,按照岗位驱动、能力递进的模式设计构建了课程链式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行动导向教学法,分析了高职英语教育专业职业岗位对应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明确了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探讨了该专业实训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教育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分析了高等教育地理学专业技术课程体系的形成和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根据对现行方案的调查,设计了建议方案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课程改革尝试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地理学教育专业技术课程体系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2.
吴海荣 《高教论坛》2011,(12):58-60
课程群建设是一项新的课程开发技术,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本文结合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特点,阐述了课程群的建设原则,构建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群,并指出了该专业课程群建设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日本大学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特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大学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已有二十多年的时间,经过多年实践,物流管理专业已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中,综合教育科目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当中,与专业教育科目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专业教育科目设置是以大量优质师资为基础,课程覆盖面广、专业方向明确且基本覆盖物流管理专业涉及的研究范围.这些特点值得我国设置该专业的院校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高原  曹晔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34):36-39
实现中、高职教育农科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是推动农科职业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的客观要求.本文对当前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农科专业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课程内容重复、专业技能倒挂等问题,并对建立中、高等职业教育农科专业课程的有效衔接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建设的成效和质量是学校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全面落实专业建设,须做到切合专业实际,明确建设目标;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而提升专业建设水平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形成完善的课程结构和优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革实践课程教学,提升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16.
"通专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专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将人文学科知识贯穿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通识教育。这种教学模式符合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有利于实现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其改革措施是修改教学目标,加强素质训练,改变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当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定位模糊、内容不适应专业技术发展、实践教学较弱等问题。为此,有必要明确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思路与框架,借鉴“整合能力观”的课程观思想,采用大类专业、多个方向、模块化课程结构,构建综合化系列课程与专门化模块课程。  相似文献   

18.
构建以项目形成课程链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一个全新的高职课程改革思想和教玎模式:以一个典型的专业项目为主线形成课程链;以此课程链为主,以次课程链为辅,形成新的高职课程体系;对专业教学班采用类“公司”管理机制,以配合这种课程体系的教学实施。  相似文献   

19.
职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职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需求,课程内容要有一定深度并能够及时更新,以适应计算机发展水平;要通过选修的形式丰富学生的选择,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兴趣设置面向市场需要的课程。  相似文献   

20.
课程能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中的一个迫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赋予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的权利,这对教师提出了课程能力的专业要求。作为教师专业支撑的课程能力的发展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因此,在目前,应加快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变革,重建学校课程制度以提升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使其在参与课程发展的行动研究中实现课程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