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美华 《历史教学》2002,(12):12-15
唐初定都长安,武则天称制后迁都洛阳.武则天定都洛阳有深刻的原因,它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以及洛阳的地理形势决定的,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决非仅仅为了避免王、萧二氏阴魂的纠缠,更非单纯出于荒淫逸乐的私欲.  相似文献   

2.
<正>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都洛阳。一年春天,风和日丽,武则天率领群臣到洛阳南面的龙门香山寺游览。在兴致勃勃地游览了龙门石窟等景点后,她突然来了雅兴,对"秘书"上官婉儿说:"今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作词赋诗的好时节,我们何不在此举行一个诗词大赛?""皇上真是雅致,即按陛下的旨意办。"上官婉儿应道。武则天任命上官婉儿担任裁  相似文献   

3.
东汉初,对于都城位置的选择,各种势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根据当时的社会形势,洛阳自身的地理位置、经济状况,统治集团的地域背景,以及刘秀的统治政策取向,东汉定都洛阳。  相似文献   

4.
“洛阳赋”的繁荣原因有二:一是与统一帝国形势和洛阳帝都地位密切相关;二是缘于东汉一场关于定都问题的论争。“洛阳赋”创作的衰落,就外因论则是统一帝国形势的崩溃和洛阳帝都地位的丧失;就学发展的内因而论,一是都邑题材内容的传统规定性以及“颂圣”“讽谕”旨意对人思维和创作视野的限制,二是赋学自身发展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地位所致。  相似文献   

5.
西汉初年国都的确立与建设,经历了定都洛阳,建都关中的过程,而定都关中又有临时定都栎阳和最后定都长安的过程。而长安则是先确立建都,长安又是秦都咸阳的发展。汉初都城的确立,又和汉初的政治形势及刘邦与主要的决策张良等人的建议有关。  相似文献   

6.
公元25年六月,刘秀即皇帝位,其后坐镇河阳(今河南孟县西),指挥围攻洛阳的战斗。十月,守城将军大司马朱侑举城投降,刘秀“车驾入洛阳,幸南宫却非殿”,宣布定都洛阳,因汉为火德,忌水,故改“洛”为“雒”。从光武帝定都洛阳至献帝迁都长安,洛阳为都共历十二帝196年。  相似文献   

7.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对其评价,史学界一直有不同见解,有褒有贬。对于其迁都一事,史学界对其迁都原因更是各持见解。本文试从武则天迁都这一事件对洛阳古城窥见一二,从而求得对唐朝时的洛阳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8.
西汉初年国都的确立与建设 ,经历了定都洛阳 ,建都关中的过程 ,而定都关中又有临时定都栎阳和最后定都长安的过程。而长安则是先确立建都 ,后命名长安 ,长安又是秦都咸阳的发展。汉初都城的确立 ,又和汉初的政治形势及刘邦与主要的决策者张良等人的建议有关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唐史学会和洛阳市文物园林局共同组织的全国第三次武则天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0月21日在洛阳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共50余名。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23篇,专著和编著4本。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讨论、交流武则天在洛阳期间的事绩,调查、考索武则天在洛阳活动的遗迹。与会代表就大家共同关心的武则天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认为,如把武则天打击士族,扶持庶族地主作为她政治上的功绩,其实历史事实并不是如此。武则天打击士族虽加速了其衰落,但这种作用不宜估计过高,因为在武则天以后,出身高门士族的官僚掌权的还很多,武则天本人也出身士族,她在夺取政权时也利用了一些不得志的高门士族和寒门士族出  相似文献   

10.
董卓之乱使东汉都城洛阳成为废墟,曹魏政权经历三个阶段加以重建。首先,建安后期曹操部下移民洛阳,兴修建始殿;其次,曹丕代汉建魏,定都洛阳,充实户口,兴建殿阁园囿;复次,曹睿大治洛阳宫,再现昔日光彩。由于营建规模和速度超出国力承受限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埋下了曹魏政权短命的祸根。  相似文献   

11.
作为詹姆斯?库珀所著《皮裹腿故事集》中最为知名的一部作品,《最后的莫西干人》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英法殖民者为了侵占美洲领土而展开的残酷掠夺.在小说中,主人公“鹰眼”和他的莫西干朋友钦加哥之间的友谊是作者描述的重点,而在1992年的电影版本中,导演描述的重点则转到了“鹰眼”与科拉的爱情上.《最后的莫西干人》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反映了文化背景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试论CMO、LMO、PAO和VB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域分子轨道(CMO)、定域分子轨道(LMO)、杂化轨道(PAO)和价键法(VB)是结构化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CH4分子,对此之间关系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社会信用制度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票据市场的不统一、票据功能的不完善制约着票据业务的开拓。因此,只有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在继续大力发展具有真实商品交易的交易性票据业务的基础上探索融资性票据的发行,才能进一步完善中国的票据市场,有效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罗马对行省的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省是罗马对被征服地区及其居民实行统治的主要管理形式。它对于罗马国家的稳定和罗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非常显著的作用。然而 ,罗马对行省的治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是没有缺陷的。它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共和末叶至帝国初期正是罗马行省管理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对其加以研究不仅能够进一步加深我们对罗马行省制度的理解 ,而且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罗马历史的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减负”问题一直倍受我国广大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减负”以及由此涉及到的个体素质教育成为焦点所在。从对“减负”问题的起始点、逆转点、落脚点等一系列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减负”需要切实变革相关制度,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借鉴赞科夫的教学原则。对全体中小学生实施个体素质结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选修课程“《论语》导读”的核心目标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理解《论语》的阅读能力和对于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追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深度是它有别于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的主要方面.为达此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文本,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二元性与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社会里,只要存在阶级,就会存在阶级矛盾,它表现为利益双方的相互对立和依存.利益对立导致双方矛盾不可调和,便发生社会冲突,从而造成巨大的社会动荡;而利益依存凸显了矛盾双方合作的必要,双方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以自己合法的方式获取自己的利益,双方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这就是阶级整合. 因此,阶级整合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对立的边线--矛盾双方共同一致的利益,并随双方力量的消长而不断调整政策以适应边线的移动,这个边线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相似文献   

18.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物权法》对遗失物权属的规定排除了拾得人取得遗失物之所有权可能。建立拾得人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规则是权利与义务一致的要求,是公平与效率相协调的要求,在实践中应该依照过错与价值原则确定拾得人遗失物所有权。  相似文献   

20.
党领导人大,人大接受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政治制度发展的必然。党对人大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推荐重要干部,进行思想宣传,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来实现;中国共产党在法治国家作为一个整体,既是领导党,又是执政党,一身二任,责任重大,惟有来自人民授权的人大对其进行监督,才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性。着力培育和发展人大这种监督力量来实现对党的监督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最为可行和有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