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绿色壁垒信息作为技术创新信息源和强制性绿色技术标准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激励作用,并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了绿色壁垒信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条件要素的影响,构建了绿色壁垒信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关系模型,探讨了绿色壁垒信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2.
学界对于政府补贴在扭转绿色技术创新的技术与环境双重市场失效中具有关键作用,并且协同创新有助于企业抵御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风险与需求不足已达成共识,但同时考虑政府补贴与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的研究尚不足,因此,为进一步探究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与绿色生产决策以及政府创新补贴之间的影响机制,以产业集群绿色发展为背景,结合古诺(Cournot)模型与斯塔克尔伯格(Stackelberg)模型,将政府补贴与绿色技术协同创新纳入模型中,构建由一个领军企业、两个中小企业构成的三阶段三寡头绿色技术协同创新博弈模型,其中第一阶段为政府绿色技术创新补贴决策、第二阶段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决策、第三阶段为企业绿色生产决策,通过模型求解分析以及数值算例分析,研究基于中小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研发阶段和生产阶段不同协同创新策略情形下的决策均衡解。结果发现:基于研发阶段合作的部分协同创新策略可以在适当降低创新补贴标准情况下有效缩小中小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差距;基于创新和生产两阶段合作的全面协同创新策略配合创新补贴标准提高,中小企业可以在市场份额和创新绩效两方面同时赶超领军企业。为此,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创新标准时应与中小企...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法律规范:美国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学栋 《软科学》2001,15(5):75-77
中小企业已成为美国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规范,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的法律,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法律体系,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和政策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有效划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阶段的摹础上,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面l临的障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障碍消除需借助于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本文由此设计了面向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陈杰 《情报探索》2006,(6):67-70
从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及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情报进行技术创新的几种模式,并指出了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供了一种思路和研究的路径,也为中小企业选择正确的、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提供一种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关键在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本文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途径并以南京一家在技术创新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型民营企业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对其在技术创新模式、路径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总结和评价,指出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占企业总数约99%的深圳中小企业不仅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促进技术创新的主体和重要力量。介绍了深圳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概念和必要性,针对深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本文对目前我国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技术创新主体不突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较小、知识流动性较弱及缺乏有利的技术创新环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促进区域中小企业提高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中小企业及其技术创新的概念和意义,针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先进的理论和成功的实践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评价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取24项测量指标反映我国区域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采用量表问卷的形式收集基础评价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构成样本的10个省份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进行综合评价排序,运用Q型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类.同时,在分析中小企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战略思路,以及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融资环境、重视技术创新、改进产业组织和加强社会服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在将高端服务业(S)、先进制造业(M)、生态环境(E)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下河北省SME系统匹配发展水平及作用类型,为河北省产业结构转型、和谐共生、绿色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依据。把SME系统看作共生系统,引入匹配理论,基于产业匹配内涵构建SME系统匹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Lotka-Volterra模型测度河北省SME系统匹配发展水平、分析3个子系统互动匹配关系。结果表明:2006—2019年河北省SME系统的综合效用函数性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从拮抗匹配阶段向高度匹配阶段转变,动态匹配度由弱转强呈现出较好发展态势;两两系统之间互利共生,相互支撑、协同促进。提出河北省SME系统综合发展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要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找准促进系统整体匹配发展的核心要素,探索适合本省产业匹配模式,实现各子系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韩文津 《科教文汇》2013,(4):199-200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因其自身的一些固有原因和外在环境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仍受到很多限制,融资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融资概况的论述分析,找出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提出引导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相关建议,以期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在电子零售环境下,中小企业网上商店服务质量与客户忠诚的关系。所用数据来源于实际中小企业网上商店及客户,通过对比决定中小企业网上商店服务质量的六大影响因素及决定客户忠诚的三大影响因素,揭示了二者间存在的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创新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国政府对中小企业创新扶持力度和扶持角度各不相同,中国的中小企业创新起步较晚,如何让中小企业尽快发展起来,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定位问题很关键。本文在比较西方各国做法的基础上,希望我国政府在对中小企业创新管理上定位适当,为企业打造良性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做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等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揭示了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在企业自身信用缺失、法律政策、信用担保体系、信用评价体系及银行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陶娅  晓芳 《未来与发展》2013,(10):42-45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难,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不健全成为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瓶颈。而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作为外部投资者,是国内外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国外金融中介参与中小企业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其先进和科学的地方,本文在对国外金融中介参与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该借鉴的一些建议与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支持体系中外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中国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支持体系中税收政策、财政资助、政府采购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国外体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对我国在完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财税支持体系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融资难一直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除了社会和法律方面的因素外,企业内部机制的缺陷和管理上的漏洞也是造成问题的重要原因。文章从优化企业内部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打造企业诚信体系、确立科学的运作机制、加强外部合作等提升中小企业民间融资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Brokerage in SME network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study focuses on SME networks of design and high-tech companies in Southeast Netherlands. By highlighting the personal networks of members across design and high-tech industries, the study attempts to identify the main brokers in this dynamic environment. In addition, we investigate whether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se brokers.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e paper lies in the fact that, in contrast to most other work, it is of a quantitative nature and focuses on brokers identified in an actual network. Studying the phenomenon of brokerage provides us with clear insights into the concept of brokerage regarding SME networks in different fields. In particular we highlight how third parties contribute to the transfer a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among others, that the most influential brokers are found in the non-profit and science sector and have a long track record in their bran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