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考理综卷中物理计算题约占物理总分的一半.纵观近几年高考,物理综合计算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分析综合能力.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接受信息、鉴别选择信息的能力,分析、推理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物理综合计算题一般叙述文字多、时空背景抽象、情景新颖复杂,涉及过程、对象多,要应用到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难度较大.多年...  相似文献   

2.
胡金山 《物理教师》2003,24(7):36-36,38
历届高考对物理计算题的书写都作了规定:解题过程无必要的文字说明者,不得分或只得少量分。据统计,很多学生在做物理计算题时,只有干巴巴的几个数学式子,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没有按上述要求而引起的失分,占计算题总分的20%左右,应引起师生的重视。分析这一问题的原因,不外两点:一是教师虽然强调了要写计算题文字说明,但由于没有指导学生应从哪几个方面去写,学生还是无从下笔,二是学生对文字说明缺少必要的训练。在这两点中,前者是首要的因素。笔者曾在教学中将计算题的文字说明程序化,效果较好。归纳起来,解计算题可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常发现学生失分最严重的是物理计算题,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应用计算题的完成始终是他们的难点,特别是在考试中,应用计算题更是令不少学生畏缩不前。究其原因,大多是由于不理解物理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死记硬背、乱套乱用公式,才导致解题的混乱和解答的错误。怎样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理解物理公式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把握好物理量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物理计算题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物理计算题在物理部分所占比分很大,单题分值也很高,但是学生总觉得物理计算题较难把握,分析起来没有思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原因所在,一是对物理规律认识不够,理解不深,只会套用公式,不会灵活运用公式;二是解题不规范。一、健康的心态是解计算题的起点物理计算题文字叙述比较多,设计往往是以某一研究对象在一定的物理情境下的表现为线索的,题目的设计类似于  相似文献   

5.
综合计算题往往试题新颖灵活、联系生活实际,试题置于一定的情景中,解题过程需要运用多个物理情景及多个物理概念或规律,分析多个研究对象,思维量大,需要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设计推理建立在计算的基础上,考查学生运用物理公式和规律进行解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增强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计算题一般分为:力学综合计算题和电学综合计算题,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分别是力学中的密度、重力、摩擦力、浮力、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等,电学中的欧  相似文献   

6.
徐赟 《物理教师》2014,(2):77-78
解答高考物理计算题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一件事情,考生困难的关键问题是:不会分析题目,找不到切入点,不知道如何下手答题.计算题一般都是有思维含量的,题目中一般涉及两个或多个思维转换点,研究的对象有一个的,也有多个的,研究过程多在两个以上.对于这类题目,只要选准研究对象,找到思维转换点,采取分步解答、各个击破的方法,即可巧解题目,化难为易.  相似文献   

7.
顾星 《学苑教育》2023,(13):64-66
在高考物理中,计算题几乎贯穿考卷始终,而且计算题作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题型,在物理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计算能力是物理学科中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学生学习理科类课程的基础,深入掌握这一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在高考物理中,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能够让学生自信应对考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在历年高考中,学生计算题的平均分都处于较低的分数,学生的计算能力与综合能力有所欠缺。而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就要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分析提高学生在高考物理中计算能力的意义,分析学生在物理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高考物理中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方法和技巧。  相似文献   

8.
计算题是历年高考物理中的“重头戏”,笔者研究了近几年的高考题,发现计算题的命制越来越倾向于考查单一物体的多过程问题.  相似文献   

9.
耿成泉  任会常 《考试》2004,(5):36-37
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分值约占物理科总分值的50%以上.这是因为计算题能够充分检验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思考、分析、判断能力及正确构建物理模型的想象能力而上述能力主要体现在规范化答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理科高考物理试卷,能拉开考生之间距离的莫过于计算题了,因此对高考物理计算题有个深入了解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通过对2008-2012年《考试大纲》要求的详细解读以及对这几年高考中计算题的深入分析,总结出了近五年的高考物理规律:2008年至今虽是新课标内容但仍以力学、运动学、电磁学为主要考查内容,但从2010年开始计算题中出现了必考和选考试题,侧面降低了考试的难度.对高考试卷中出现的计算题分析后总结:命题继续以能力测试为主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1.
刘燕燕 《物理教师》2008,29(5):16-18
高一学生进入高中后,物理解题的格式迟迟不能入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物理学习的顺畅性,影响了物理思维能力的提高.高三学生在解题格式上也仍存在不少问题,为物理高考失去大量的“卷面分”埋下了祸根.在高考物理试卷中,计算题比重进一步加大,考生由于解题格式不规范而造成的“损失”也进一步凸现.本文就高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格式的规范化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董马云 《高中生》2010,(1):30-31
计算题在高考理综物理试卷中所占的分值最多,比重最大物理计算题常常因字数多、过程复杂而使考生产生畏惧感.考生往往还没做题就先没有了信心.对此.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应加强训练,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科综合试卷,我们可以发现,物理试题所占比重较大,且难度也比化学和生物有所提高,不仅包括不定项选择题,计算题也占有较高分值,在解答时学生往往习惯把物理放在最后做,造成了物理所得分值普遍较低,进而拉低了学生理科综合试卷所得总分。文章主要就高考物理试题中的计算题进行解读,望学生能从中找出一定的解题规律,以期学生能准确而迅速地解答高考物理计算题。  相似文献   

14.
马雅洁 《考试周刊》2014,(43):149-149
<正>物理,一直是相当一部分初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感头疼的一门学科。计算题是每年高考必考的题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将所学的诸多概念、规律融合在一起加以综合运用,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手段,也是学生比较畏惧的题型。每年高考,计算题的得分率都很低,甚至部分学生根本动不了笔,尤其是必答部分的第二道计算题(25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思维活动不健全,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历届高考对物理计算题的书写都作了规定:解题过程无必要的文字说明者,不得分或只得少量分.据统计,很多考生在做物理计算题时,只有干巴巴的几个数学式子,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以致因不按上述要求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物理计算题中有较为广泛的情景,一个题目常涉及多个不同的知识点,能有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而诸多能力最终主要落实到列方程上。笔者认为,解物理计算题所列的方程主要有以下三种。  相似文献   

17.
方爱荣 《物理教师》2007,28(9):《物理教师》-1-1,21
1问题的提出近几年笔者连续担任高三物理教学,发现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高考理综Ⅱ卷的成绩,特别是物理计算题的成绩,男女学生相差比较悬殊.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能只注重学生的总体成绩,而没有很好地分析学生成绩的构成.历年来,高考结束学生估分填报志愿,笔者让学生对理综物理Ⅰ  相似文献   

18.
一、物理综合题的特点物理学科综合题是一种含有多个物理过程、多个研究对象、运用到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难度较大的题目.它的特点就在于知识的综合与能力的综合上.综合题的题型可以是计算、证明,又可以是选择、填空、问答,但以计算题为多,故在此着重研究综合计算题.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9.
王微 《广东教育》2011,(3):45-47
电磁感应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也是高中物理综合性最强的内容之一,高考每年必考.导体棒问题是高中物理电磁学中常用的最典型的模型,近十年高考物理试卷和理科综合试卷,电磁学的导棒问题重现率高达98%,且多为分值较大的计算题.它常涉及力学和热学问题,可综合多个物理高考知识点.其特点是综合性强、类型繁多、物理过程复杂,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物理高考计算题的设置和解法的分析和讨论,揭示了物理高考计算题一般的应试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