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制备Ti基TiO2膜电极,制得稀土La掺杂的Ti/La2O3-nanoTiO2膜电极。运用XRD,SEM,CV等方式对所制得的掺杂电极进行了表征,XRD测试结果表明Ti/La2O3-nanoTiO2膜电极组分晶型均为锐钛矿型,颗粒粒径约为20nm。 SEM形貌显示Ti/La2O3-nanoTiO2电极表面颗粒比较均匀,颗粒尺寸约在10~15 nm之间。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Ti/La2O3-nanoTiO2膜电极在无机相HCl溶液中以及有机相马来酸溶液中的电催化还原活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溶液中,稀土离子掺杂改性后的Ti/La2O3-nanoTiO2膜电极与空白Ti/nanoTiO2膜电极相比,电催化活性明显增强,并且该方法制备的电极电催化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2.
以电合成前驱体Ti(OEt)4直接水解法和电沉积法制备Ti基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载P(tPt/nanoTiO2-CNT)复合电极。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锐钛矿型纳米TiO2粒子和Pt纳米粒子(粒径约8nm)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Pt/nanoTiO2-CNT电极对Ce3+的电催化性能,Ce3+氧化峰电位约为1.27V(vs.SCE),比Pt/nanoTiO2电极负移30mV,峰电流约高45mA·cm-2。  相似文献   

3.
双甘膦在纳米TiO2-CNT/Pt复合膜电极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胶-凝胶法在Ti表面修饰一层nanoTiO2/CNT复合膜和电化学扫描电沉积法制备在Ti基体上的纳米TiO2-碳纳米管复合膜载Pt(nanoTiO2-CNT/Pt)复合催化剂。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锐钛矿型纳米TiO2粒子和Pt纳米粒子(粒径均为5-10nm)均匀地分散在碳纳米管表面。通过循环伏安和电解合成法研究表明,常温常压下nanoTiO2-CNT/Pt复合膜电极对双甘膦的电化学氧化具有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复合催化剂对双甘膦的电氧化的高催化活性可归因于nanoTiO2、CNT和Pt纳米粒子的协同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三甲基苯醌的电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循环伏安和电解合成法研究了偏三甲苯(TMB)在Ti/nanoTiO2-Pt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直接电解合成三甲基苯醌(TMBQ)的条件。结果表明,TMB在Ti/nanoTiO2-Pt电极上具有电催化氧化活性,氧化峰电位Ep约为1.7 V,反应为不可逆过程;在离子隔膜电解槽中,电解合成TMBQ的电流效率为47%,TMB的总转化率为58.8%。  相似文献   

5.
在Na2CO3溶液中,采用微弧氧化方法制备了纳米晶TiO2薄膜。利用XRD和SEM分别对氧化膜的相组成和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氧化膜主要含锐钛矿和金红石相TiO2,且表面布满了尺寸在160nm-60nm之间的柱状TiO2晶粒。  相似文献   

6.
以尿素为沉淀剂,用强迫水解方法对工业生产TiO2颗粒表面进行了Al2O3包膜表面改性.研究了氧化钛粉体分散性与pH值关系,包膜pH、温度及陈化时间等影响.采用FESEM、XRD和Zeta电位仪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在TiO2颗粒表面获得较理想的Al2O3包膜;工业生产TiO2颗粒进行Al2O3包膜表面改性,包膜层晶体结构以γ-Al2O3为主,分散性和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将TiO2光催化剂担载在新型载体上的光催化电极.新型载体是用炭质材料和聚四氟乙烯制备的,它具有电合成H2O2的功能.在电流密度为15 mA/cm2时,光催化电极不仅具有高达80%的电合成H2O2的电流效率,而且该电极的电位处在0.02 V(SCE)左右,使载体表面的TiO2光催化剂获得了约+0.47 V的阳极偏压(相对平带电势),对增加TiO2光催化反应效率十分有益.在具有新型光催化电极的光反应体系中,水中的有机分子受到来自溶液中大量·OH自由基(H2O2被紫外光分解的中间产物)的均相氧化(即光化学氧化),以及来自TiO2表面光生空穴的复相氧化(即光催化氧化).在光化学氧化和光催化氧化的联合作用下,有机分子的矿物化反应速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温热氧化方法制备了锌掺杂Ti/SnO2/Sb2O3电极电催化电极,对Zn含量不同的电极进行研究,并探究新电极在工业上的应用。结果表明,Sn、Sb和Zn元素不同摩尔比(1:0.1:0、1:0.1:0.000 1、1:0.1:0.001、1:0.1:0.005)中比例为1:0.1:0.005的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高,分形维数为2.64,该电极对工业废水中污染物苯酚具有一定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TiO2/Al2O3超声降解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l2O3表面负载TiO2制取TiO2/Al2O3催化剂,以亚甲基蓝为研究对象考察了TiO2/Al2O3催化剂的煅烧温度、亚甲基蓝反应初始浓度、介质酸度及TiO2/Al2O3催化剂用量对TiO2/Al2O3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影响实验发现:煅烧温度对TiO2/Al2O3的活性有很大影响,从而对TiO2/Al2O3催化剂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有较大制约。煅烧温度在480℃时最佳;亚甲基蓝溶液的超声降解脱色速率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介质酸度的增加,降解速率加快,中性条件下降解速率最低,当PH值呈碱性时,降解速率又有所提高。在TiO2/Al2O3催化剂作用下,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完成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脱色。因此,TiO2/Al2O3催化剂超声波降解脱色高浓度亚甲基蓝溶液的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采用沉淀法制备TiO2/Fe2O3复合纳米粒子,通过光催化降解1,2-二氯乙烷研究其气固复相光催化性能,通过TG-DTA和UV-vis等方法研究TiO2/Fe2O3复合纳米粒子的晶体结构、相变过程和光吸收特性。TiO2纳米粒子与Fe2O3复合后,TiO2的光吸收阈值发生红移,向可见光区拓展。Fe2O3复合量对复合纳米粒子的气固复相光催化降解活性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复合量n(Fe)/n(Ti)为0.5%。  相似文献   

11.
用阳极氧化法在Ti基片上制备出TiO2薄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将Co-Pi和Cu2O沉积在TiO2薄膜表面.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光电化学性质测试,发现TiO2薄膜表面先沉积Co-Pi能够有效阻止Cu2O颗粒堆积,光电流显著提高.而先沉积Cu2O后沉积Co-Pi,则会使Cu2O还原为Cu,同时形貌发生改变.特别地,沉积300秒Co-Pi后再沉积Cu2O颗粒,能得到200 mA/cm2的最大光电流.  相似文献   

12.
在含有0.2 mol.L-1苯胺的0.5mol.L-1H2SO4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法(CV),以扫描速度50mv.s-1,扫描电位为-0.1~0.9V,在碳纳米管/纳米TiO2(CNT/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并通过扫描电镜对膜层的微观形貌进行观察,发现这种在纳米基体上聚合得到的聚苯胺膜呈疏松、多孔的纳米纤维网状结构,不同于在金属基体上聚合得到的颗粒状聚苯胺膜.  相似文献   

13.
以胶原纤维为模板合成了介孔TiO2-Al2O3二元复合氧化物纤维,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比表面孔隙分析仪、X光电子能谱(XPS)对该二元复合氧化物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介孔TiO2-Al2O3二元复合氧化物呈纤维状,较好地保留了胶原纤维的结构。当Ti/Al摩尔比为4.88:1时,TiO2-Al2O3二元复合氧化物纤维的平均孔径为7.4 nm,比表面积可达131.0 cm2/g,其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相存在,Al2O3则以无定形态分散于TiO2晶体间。  相似文献   

14.
用甲基纤维素(MC)将过氧化氢酶(Cat)固载于热裂解石墨电极表面,制备了Cat-MC膜修饰电极.甲基纤维素膜中的过氧化氢酶与电极直接传递电子.在pH6.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得到一对可逆的过氧化氢酶辅基血红素Fe(III)/Fe(II)电对氧化还原峰,式电势为-0.331V(vsSCE).其式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加而负移且成线性关系,直线斜率为-38.0mV/pH,说明过氧化氢酶的电子传递过程伴随有质子的转移.并研究了过氧化氢酶修饰电极对H2O2的电催化性能.在H2O2一定浓度范围(15.6~110.1μmol/L)内,催化电流与H2O2浓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Sol-Gel方法制备了Ni-TiO2-Al2O3干凝胶催化剂.该催化剂在973K条件下焙烧10 h后比表面积为363m2/g,孔分布介于2.5-2.7nm.之间.采用BET,X-射线衍射和热重及差热分析考察了Al2O3组份对Ni/TiO2催化剂的影响.结果表明,Al2O3的加入,使催化剂颗粒度变小,镍的分散度提高,抑制了Ni/TiO2催化剂上的积碳,从而明显的提高了Ni-TiO2-Al2O3催化剂上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Al2O3复合物,550cC高温处理TiO2/Al2O3复合物,制得TiO2/Al2O3复合物的干凝胶粉和覆盖在石英玻璃基片上的TiO2/Al2O3复合物,通过XRD对TiO2/Al2O3复合物的干凝胶粉进行物相分析;通过AFM对石英玻璃基片上的TiO2/Al2O3复合物镀膜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FT—IR分析干凝胶粉结构特征;在紫外光照条件下测试TiO2/Al2O3复合物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l2O3的掺杂可使T1O2的X射线衍射峰宽化,出现微弱的θ-Al2O3特征峰。随着Al2O3掺杂量的增加光催化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了掺杂稀土La的Ti/SnO_2-RuO_2电极。对涂层材料作粉末衍射,分析涂层的组成及结构;对电极作强化寿命试验,测定其使用寿命;分别在硫酸、氯化钠溶液及两者混合溶液中作循环伏安曲线,研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发现两种电极的合成颗粒结晶度低并且都主要由金红石结构TiO_2、RuO_2和SnO_2组成,掺杂稀土La能够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和电极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利用钛酸丁酯的水解缩合在Si O2微球表面沉积Ti O2层,制得二氧化硅/二氧化钛(Si O2/Ti 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采用TEM、EDS、FT-IR和XRD等对所得的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内核Si O2粒子粒径约220 nm,表面Ti O2包覆层厚度约20nm,两者之间形成了Ti-O-Si键。Ti O2层的厚度随着钛源的量增加而增大。该Si O2/Ti O2核壳结构复合物经高温处理后,壳层Ti O2由无定型转化为锐钛矿型。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压烧结方法制备了Ga2O3陶瓷靶,用X射线衍射仪、金相显微镜对Ga2O3陶瓷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研究.用射频磁控溅射Ga2O3陶瓷靶材和直流磁控溅射ITO(锡铟氧化物)靶材分别制备了Ga2O3薄膜、Ga2O3/ITO/Ga2O3膜,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四探针测试仪对Ga2O3薄膜、Ga2O3/ITO/Ga2O3膜的光学透过率和电阻率进行了表征. Ga2O3薄膜不导电,光学带隙5.1eV;Ga2O3(45 nm)/ITO(14 nm)/ Ga2O3(45 nm)膜在300 nm处的光学透过率71.5%,280 nm处60.6%,电阻率1.48×10-2Ω.cm.ITO层的厚度影响Ga2O3/ITO/ Ga2O3膜的光电性质.  相似文献   

20.
基于电极/溶液界面层基本图象.分析无机和有机活性粒子在电极/溶液界面层中的吸附规律.针对活性粒子在电极界面上发生吸附的原因及对活性粒子在电极界面上吸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