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教学试验、对比分析等方法,以高师体育专业、高师非体育专业、竞技体校队员为研究对象,对跳深练习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跳深练习作为一种发展肌肉力量的特殊超等长练习方法,其生理机制符合运动比赛特点,是发展由退让到克制性工作能力的有效手段,对训练基础较高的运动员快速力量的提高作用显著,但对训练基础较低的练习者来说,训练效果不显著,部分受试者训练初期出现机体损伤现象.实验结果对不同水平运动员有选择的进行跳深练习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健美训练的基本手段是力量练习,力量练习可分为动力性力量练习和静力性力量练习两种,人们在日常训练中往往只重视前者则忽视后者。笔者试将静力练习对肌肉力量、肌纤维增粗及循环系统的作用作充分的对比,并说明他们各自的特点;同时对静力练习时的生理反应也作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跳远运动员速度性力量练习手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替代传统的杠铃练习,作为力量练习的手段来发展运动员的速度性力量。经过一年的实际训练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跳跃能力和跑的速度,从而促进跳远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水平方向上的躯干扭转力量是铁饼专项重要的基础力量 ,但提高它的练习方法很难与传统的重力性练习器械吻合。该练习是以废旧标枪和伴练者为基本练习条件 ,将伴练者施力作用于废旧标枪产生的杠杆效应作为练习负荷 ,进行各种肌肉收缩形式的躯干肌力练习。经实验和理论分析认为 ,该方法简单、有效、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5.
钢琴技术中音阶的弹奏是一项复杂的,多样化的音乐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练习方式。主要原因是音阶将双手手指统一了力量、速度、协调性以及耐力,有效地将其结合在一起。只要有规律、有计划、严格的练习,在方法运用正确的基础上,就能从中收益很多。本文以哈农音阶的预备练习为例分析正确弹奏方法。  相似文献   

6.
综合力量练习器巳成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健身手段与方法。合理的局部力量练习可有效地提高人体体质和健康水平,是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提高和改善机体机能的有效方法。本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综合力量练习器的主要练习方法,为力量训练和健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8周预负荷练习与非预负荷练习对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以浙江省16名女子乒乓球队员为实验对象,利用Isomed2000等速测力系统和Mega6000肌电系统分别对左、右两侧的肘关节肌力和肌电信号进行同步测试。结果:1)与非预负荷组相比,预负荷组的相对峰力矩和平均IEMG增长均显著性提高(P<0.05);2)预负荷组的力矩加速能具有显著性提高(P<0.05),非预负荷组则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3)预负荷组和非预负荷组肱二头肌围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预负荷练习能够有效地提高肌肉最大力量、爆发力和肌肉围度。预负荷练习比非预负荷练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而对于肌肉围度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少年体校男女两个篮球队24名队员进行历时6个月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了合理设计练习方式对提高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具有明显作用的结论,并提出了合理设计练习方式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篮球教学中组合练习法与分解练习法进行对比性试验研究,验证了组合练习法的优越性:运用组合练习法进行篮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会上场打球,培养良好的篮球意识,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跳跃类和负重类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对肌肉力量的影响特征,实验将22名大学体育专业男生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两类不同的力量训练方法训练下肢肌肉力量。通过测力台和等速肌力测试系统采集实验前后下肢的动力学数据和关节肌力矩数据。研究结果显示,两类不同的力量练习方法都能够使肌肉力量得到提高,但是在力量增强的特征上有所不同。跳跃类练习方法主要以肌肉的储能能力和快速肌力的提高为主,而负重类练习方法主要以肌肉的向心收缩能力和绝对力量的提高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不同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水平对身体锻炼短期情绪效益的影响。方法:招募62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在跑台上完成1次30 min变化负荷的走跑运动锻炼,锻炼前采集锻炼承诺和日常锻炼行为数据,并将日常锻炼行为划分为高、低两个水平,锻炼前、期间和锻炼后监测情绪状态并对组均频次进行卡方检验,同时兼顾实验末访谈核实。结果:锻炼承诺水平高,锻炼期间、之后的愉悦、活力、流畅体验更佳,前、后、期间焦虑感受更强;锻炼承诺水平低,锻炼之前活力体验更佳,期间疲劳感受更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高,锻炼之前愉悦体验更佳,期间抑郁感受更为频繁、之后焦虑感受更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低,锻炼期间活力、流畅体验更佳,之后愉悦、流畅体验更佳,之前焦虑、抑郁感受以及期间、之后疲劳感受更强。结论:不同锻炼承诺、日常锻炼行为水平对身体锻炼前后、期间的积极情绪体验和消极情绪感受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对各种情绪状态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论"健美操"与"有氧操"的甄别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健身性健美操和竞技性健美操共用"健美操"一词,而给人们在使用时造成的混淆和误区,提出建议:除竞技性健美操使用健美操一词外,其它健身性健美操都应称"有氧操".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锻炼动机及其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大学生的各种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以及锻炼动机与锻炼坚持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健康动机最强.其次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最弱;2)男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显著强于女大学生的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其他动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健康动机、乐趣动机和能力动机与他们的锻炼持续性显著相关,而社交动机和外貌动机与锻炼持续性没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锻炼依恋是锻炼者与锻炼之间形成的稳定持久的心理联结强度。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探讨了锻炼依恋与锻炼坚持性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锻炼依恋存在性别差异;锻炼信任度、自我关联、亲近感、中断不适和行为投入和锻炼依恋有显著正相关;锻炼依恋可以显著预测未来锻炼的坚持性。  相似文献   

15.
以自我决定理论(SDT)为基础,采用锻炼目标内容、运动行为调节(第二版本)和Godin的业余时间体育锻炼3个量表对664名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以考察青少年锻炼目标内容、自主型动机和不同强度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锻炼内在目标可正向预测剧烈、适度和轻度运动,而锻炼外在目标仅可预测剧烈运动;2)青少年自主型期望可正向预测剧烈和适度运动;3)青少年自主型动机在锻炼内在目标与剧烈运动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内在目标与适度运动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基本支持SDT相关观点,但青少年锻炼目标内容对体育锻炼的预测作用具有文化特异性,不同强度体育锻炼的自主型动机预测作用和中介机制不一。  相似文献   

16.
不同锻炼行为阶段锻炼效果认知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考察锻炼效果认知与锻炼行为阶段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锻炼行为阶段量表和锻炼效果自评量表等工具对587名知识分子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处于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人群之间在健康状况和锻炼效果认知评价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锻炼者健康状况自评得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不同锻炼行为阶段的锻炼者对自己参加体育锻炼获得的效果自评总分上的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1)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前意向→意向→行动→坚持),健康状况呈现持续变好的趋势。2)随着锻炼行为阶段向前发展,个体在乐趣、健康、能力、外貌和社交5个方面的体育锻炼效果认知评价越来越好;提高个体对体育锻炼效果的认知有利于个体坚持锻炼。3)个体刚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时最容易认知到的是锻炼的健康效果;娱乐效果在长期的体育锻炼参与后才能有更深刻的体验。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证明广西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研究组研发的糖尿病量化运动处方运动强度的阶梯递增性,探讨量化运动处方对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糖尿病患者的适用性.方法:22例健康学生采用跟随光碟完成量化运动处方的运动方式,使用Polar心率表、能量监测仪、计步器记录运动中心率的变化,能量消耗以及运动的步数和RPE(主观疲劳程度).结果:各级运动处方的运动强度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结论:五个等级的运动处方运动强度呈阶梯递增性.量化运动处方为不同病情程度,不同疾病阶段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8.
运动负荷与生理负荷的定位与解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运动负荷与生理负荷是两个有区别的不同概念。生理负荷是描述人体系统机能状况改变的内部参量,其性质是一种状态量。运动负荷是描述人体行为动态过程的外部参量,其性质是一种过程量。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数量,运动密度是构成运动负荷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态度状况及其与锻炼行为的关系,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和《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黑龙江省7所大学的一至四年级在校大学生891人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总体得分较高,除行为意向和行为控制感以外的其余各分量表得分均高于量表平均分;在行为态度、行为意向、情感体验以及主观标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在行为认知维度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3个分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锻炼行为方面,男生较女生有更大的运动强度,更长的运动时间,锻炼次数更多;大三学生在锻炼时间上最长,显著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在锻炼频率上,大二和大三学生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锻炼强度上,大二学生显著高于大三和大四学生;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可以有效预测其锻炼行为,包括锻炼强度、锻炼时间、锻炼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