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并加以改造,把人们的视角由追求"绝对真理"的传统哲学转变为改造世界的生存实践智慧,使得其具有不同于以往辩证法的独特历史性质,是一次重大的革命性批判变革的实践辩证法改造。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唯物史观、实践论、辩证法三个维度上开启社会主义文明的新境界。第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合改革开放前后两部分历史,并整合党史、国史、世界史,开启唯物史观的新境界。第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横坐标上以及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纵坐标上坚持信仰的创新性发展与新实践的良性互动,开启实践论的新境界。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构建人类初心的最大公约数,在人类共同价值中定位人类文明与文化、共性与个性的最佳平衡点,开启辩证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已成为党和国家当前发展战略与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非常浓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本文从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和历史观的角度来解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其中关于实事求是、实践第一、统筹协调、人民至上的思想非常明显,它们之间有着深刻的实践理路、历史逻辑、理论素养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4.
《中经》一书是以鬼谷子为代表的纵横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对斗争与合作、利己与利他、家国情怀与自我超越等诸多公共性问题都有着独特的见解,还重视外在御世的策略和技巧,谋求在公共生活中取得优势地位。《中经》的公共性思想具备朴素辩证法和实用主义的特点,同时也特别强调"道"和"义"的作用,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先进性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广泛而复杂的变化,历史虚无主义趁机在国内蔓延,成为对中国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之一和学术研究的热点。学者们从多视角、多层次围绕"历史虚无主义"进行研究,形成了大量主题鲜明、视角独特的研究成果。为厘清学界对"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基本脉络,促进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本文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成果展开梳理与展望,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族语言的文化语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以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赋予颜色词特殊的民族文化语义,致使相同的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语义中呈现出多彩的内容。本文对语言中最基本的颜色词之一"白色"的一些民族文化语义进行诠释、探讨、分析、比较,主要涉及满语、女真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以及汉语中"白色"的民族文化语义,从而揭示出这些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同时了解到"白色"一词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文化心理,揭示出民族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姚遥 《对外大传播》2013,(6):30-32,1
中国与西方,自然禀赋不同、文化背景有异、历史命运殊途,看似中西互通的词汇与概念,背后其实包含着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脉络。要想解释清楚当代中国的问题,必须厘清中西之间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摆脱对西方理论的依赖与膜拜,建立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尊敬和信赖。在社会发展方面,要将中国在现代化转型中的乡土特征表述清楚;在政治传统方面,应对外阐释中国在"大一统"格局之下的竞争、多元与开放;在民族问题方面,要突破西方理论的成规,阐释"和合"与"包容"的中华文化;在对外政策方面,应说明中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基本价值观和出发点;在身份定位方面,应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准确定位,避免模糊的身份认同引发的一连串误解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关系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按照高清海老师的说法: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这个观点主要是针对传统教科书哲学的改革提出的。区别于以往哲学,从实践的角度来论证辩证法就是认识论。辩证法作为人类思维运动的规律,对我们的思维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在逻辑统一出发,基于理论来源和现实意义视域探索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内在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借助历史人类学的方法,将正史记载与民间文献、口述史相结合,重构并解读明清时期河南怀庆寨卜昌村王氏家族的兴衰历史,以及围绕这一家族发生的一系列社会事件.王氏家族的发展历程,是一个首先由松散的"地缘"组织衍生至严格的"血缘"组织,继而由整合地方社会资源到进入国家权威体系的过程.这一发展历程反映了明清怀庆乃至华北移民社会"人口重建"与"认同重构"的特质性、华北地方社会与国家之间相互倚靠与制约的关系,乃至可能存在于更大范围内的国家与地方之间或合作或冲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真相和对此一历史的评价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在探求历史真相的问题上,唯一的原则,就是尽一切可能实现对历史真实的尽可能准确的描述。勇于直面历史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一个社会对待历史真实的尊重程度直接反映着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先进程度。近来,学界围绕着当年李希凡写第一篇批判"《红楼梦》研究"文章时,是否致信《文艺报》编辑部探询能否发此批判文章一事,展开了深入的、自由的讨论,已引起世人相应的关注和思考。本刊此期发表的几篇文章,都是就"鲁迅、茅盾联名致红军贺信"之有无而阐述自家观点的,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思考。是否有"鲁迅、茅盾联名致红军贺信",是个老问题,学界多年纷争,并非没有倾向性意见,但也没有定论。愿鲁迅研究专家和学界有识之士发表见解,以推进这一追询历史真相的学术讨论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审视社会历史现实的基点,是对新事物扬弃旧事物及其过程和结果的整体性描述或阐释,这是一种变革的、发展的实践观;纵观历史,实践呈现出变革性的历史阶段,大致有两个时期:一是私有制的产生及其消逝时期,二是共同所有制的产生时期。在变革的实践观的审视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产生于世界历史发展的上升期,只有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上升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整理了澳门各庙宇历史中与"袪病"有关的内容,结合澳门历史上重大的疾病事件,疏理社会出现大型医疗危机时,民众如何透过庙宇和神名崇拜以消灾去病,以研究澳门庙宇和民间信仰中的治病元素和"袪病"文化,探讨民间信仰对社会民生事件的影响,以及当中透露的民俗文化和精神信念。  相似文献   

13.
在中共中央"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城乡建设应当切实推进先进文化,积极传承和谐文化,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建筑、新城市。在阐述江南水乡古镇的历史价值、文化精神,及其保护与合理利用理论的基础上,指出江南水乡古镇保护是惠及全民的文化事业,是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对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继承,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城市、新建筑提供了无限灵感。  相似文献   

14.
历史城区是城市文化遗产重要的物质空间载体.近年来,在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采用循序渐进、有机更新方式推进实施历史城区遗产空间保护与活化日益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从历史城区文化遗产价值识别和历史城区更新需求评估两个维度,建立了历史城区"特征识别—分级分类"的有机更新框架,借助城镇历史景观的研究方法,梳理历史城区核心物质空间载...  相似文献   

15.
行与思的逻辑,和生态规律与目的对应,形成了生态方法。行与思的逻辑,与超循环生态的大道与公理一致,形成了网络生态辩证法。网络生态辩证法,是中国传统的中和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的融合与发展,它规约人类之思,提升生态文化;规约人类之行,发展生态文明;规约生态美学的研究,使之形成新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16.
各时期的人本主义思潮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有所差异,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认识也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六条中"人的本质"进行理论探析发现,他不仅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性本质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批判,还提出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实际上,人应该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人之作为人理应同时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即人的本质二元论。  相似文献   

17.
以史为镜,可明启示。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在成名作《万历十五年》中,对海瑞诙谐的冠之"古怪的模范官僚",却笔调里渗透着悲情。同时,黄仁宇从个体命运的偶然性缝隙中走出,外视大历史的脉动。文章认为,借由《万》描画的海瑞为个案,可以引导我们思考与探讨中国古典政制的治理机制及其限度,这也是道德立国及其社会治理的必然困境。黄仁宇以"大历史"观的技术视角看待中国社会治理及其历史演化进程,并以此为基础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这都值得我们予以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8.
"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阐释"孝道"文化的历史演变,说明社会发展、家庭和谐与"孝"观念和行为密不可分。"孝道"文化中养亲、敬亲的思想以及由此产生的"仁爱"精神、立身行事、积极入世的思想一脉相承,并对安邦治国具有道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史学家,其史学思想有许多闪光之处。他认为,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会通"与"求变"相结合,这样才能明白历史为何在此时"结以往""启将来"。研究历史要以文化为中心,研究此历史背后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精神。在情感态度上,对祖国的历史应保持温情与敬意,只有这样,历史教育的目的才会达到。  相似文献   

20.
南宋皇城大遗址作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重要的金名片,是南宋文化的重要历史载体,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场所精神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经济效益价值、社会时代价值。本文通过对南宋皇城大遗址文化资源的挖掘、梳理、研究、保护、创新,从"生态博物馆"视角出发,有机融合遗址历史空间与现实空间、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展示空间与研发空间、教育空间与娱乐空间的保护与发展模式,综合运用多种展示形式,全面呈现南宋皇城大遗址完整的历史文化意义,推动杭州文化高品质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