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8 毫秒
1.
在制定与实施运动处方时,应考虑运动处方产生的心理效应。文章阐述了运动处方的内涵、运动处方的锻炼心理效应、制定运动处方的心理测量工具及心理缺陷者运动处方的项目选择。从社会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视角对健身运动处方体育课进行理论研究,并就其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建议高等体育院校应以大学生健康发展为指导,在提高运动成绩的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运动处方与锻炼的心理效应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6  
身体锻炼能够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它的心理效应受运动处方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运动处方的4大要素与身体锻炼心理效应的关系,指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全民健身运动处方的实用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陈红霞 《体育学刊》2003,10(1):59-60
从运动处方研究的科学基础出发探讨健身活动手段和方式的多样化,阐述运动处方制定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从中找出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规律和原则,以便运动处方能科学地指导健身锻炼。  相似文献   

4.
任弘 《体育科研》2023,(1):31-36
运动处方是基于准确的体质与健康评估结果,结合个人生活方式而制定的精准化运动健身指导方案。制定运动处方需要遵守一定的标准流程,在安全性原则、有效性、个体化、专门性、全身性、可行性、循序渐进和周期性等重要运动训练原则的指导下,全面评估运动处方对象的各方面情况,按照运动处方构成要素设计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就制定运动处方需要遵守的8项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并以运动处方实例进行解析,力图明确制定个体化精准运动处方的基本要求,为指导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具体参照。  相似文献   

5.
从更年期女性的生理、心理、社会行为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科学的运动处方对更年期女性的重要作用,并为该时期的女性制定出了科学的运动处方,旨在对女性更年期的体育活动给予理论与实践上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的阐述,以增进人们对运动处方的认识及正确制定和应用运动处方进行体育锻炼,增加体育锻炼的科学性。针对不同的个体和不同的需要,合理地安排锻练计划,以提高锻炼效果,避免体育运动对机体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什么是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以生理学为理论基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科学性、针对性极强的循环式教学思想。即用医师处方的形式制定的一系列与个人身体状况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运动方法。二、教学运动处方的制定与实施制定运动处方所应考虑的基本要素有四类,即: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次数和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运动项目要因锻炼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USAQ问卷测试国防生的自我接纳水平,以运动处方的军体拳教学训练实验,探讨国防生自我接纳发展的内在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国防生的各项自我接纳因子均随着运动处方实施的不同阶段呈现全面提高的趋势,表明军体拳运动处方对提高低自我接纳水平的国防生有明显的心理影响效应,能有效地提高国防生的自信水平.  相似文献   

9.
运用运动处方原理对老年运动处方的概念、运动项目、运动强度和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身体锻炼能够降低应激反应、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因此,日常生活中身体锻炼已不仅被人们用来作为增强体质和生理功能的方法,也被人们用来作为调节心理的重要手段,但是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受到锻炼项目、锻炼强度、锻炼持续时间、锻炼频率等运动处方因素的影响。经常而合理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青少年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测量,并对运动处方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新生代农民工除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外,躯体化、强迫、抑郁、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及阳向项目数、总分均高于国内青年常模;2)运动处方锻炼的新生代农民工与非锻炼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3)在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方面,运动处方锻炼是一条行而有效的途径,且运动处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的改善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吕玉军 《体育科技》2011,32(1):63-65
针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质状况下降,高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质、心理、运动技能水平不足的现象,通过实验研究应用运动处方教学对大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素质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校体育选项课中实施运动处方教学,改善了大学生心血管功能,增进了健康,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有明显效果,其教学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效果显著,推动了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目前较为有影响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以及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论述,并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文化消费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运动作为生活方式的内容,满足了人们心理和精神的需要,所以,区别于物质产品的消费,体育运动之于人的意义,从消费的角度讲,属于文化消费的内容。本文从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入手,阐述了体育文化消费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陈慧  黄寒  罗湘林 《体育科技》2014,35(4):98-100
以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为基础,分析了采用乡土体育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期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体育干预模式,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大学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中采用精神卫生调查问卷SCL-90,对实施健身运动处方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专家及学生调查来探讨实施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以研究实施健康运动处方的心理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对参与者的身心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对人际关系、焦虑等方面的调节和改善有一定作用。健身运动处方的运用要考虑处方内容、形式、负荷强度的安排。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不仅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并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分析心理素质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学生心理健康在体育教学中的表现出发,对学生体育运动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论述了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高中阶段是心理问题高发阶段,需要适量的体育运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存在模块设置不科学、学情分析不深入、学生参与不积极等问题,无法发挥其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体育运动被弱化、教师专业视野不开阔,学科专业性不强、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存在心理障碍,锻炼积极性不高。笔者认为瑜伽运动与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相融合,在促进体育模块教学多元拓展的同时,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素养。在瑜伽模块教学实践中,笔者从理论推广、兴趣调动、技能训练、拓展延伸等方面进行了合理化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9.
浅谈休闲体育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体育相当程度上已成为人们体育生活的主要内容。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信息查询等方法,对休闲体育与健康的关系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表明:休闲体育对人们的心理、生理健康都有积极效应,对人的身心健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培养全面的体育舞蹈教学人才.文章依据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等知识,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舞蹈专项技能的构成要素进行罗列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体育舞蹈专项技能包括能力要素、技术要素、理论知识要素、艺术修养要素、心理要素、体能要素、智力要素、协同要素;学生比较关注的是教学的能力,对艺术修养、运动损伤知识却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