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溪 《体育科技》2005,26(2):82-85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不高的现象,我们尝试着把运动处方引入体育课教学中。通过把学生分成实验组(采取运动处方教学)和对照组(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经过两个学期的实践和比较,综合检测成绩表明,实验组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因此,我们认为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运动处方的理论和方法既能保证教学大纲内容的落实,又能因材施教,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水平;同时,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教育教学条件的改善,运动处方教学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各年龄段对应各项素质敏感期的生理特征,利用素质敏感期在体育教学融入运动处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升。方法:随机抽取石家庄市白佛小学四年级四个班和峰峰春光中学高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抽取的小学、中学各四个班中前两个班为实验组,后两个班为对照组。实验前对小学各班进行50米测试,中学各班男生进行1000米测试,女生进行800米测试。对实验组实施运动处方教学,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授课,经过10周的教学后再次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应项目的测试,观测利用素质敏感期实施运动处方教学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经运动处方教学后男、女生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或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建议:在学生素质敏感期进行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素质效果显著,建议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生素质敏感期实施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教学。  相似文献   

3.
健康体适能教学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评估健康体适能的教学效果 ,观察了特定运动处方对受试者心脏功能 (FC)、肌肉力量(ST)和柔软度 (FL)的影响。实验前根据FC、ST和FL的检测结果 ,将 2 4 0名男女医学生随机分成 3个对照组和 3个实验组。对照组按原教学进度上体育课 ,实验组以提高健康体适能为教学目标 ,以特定的运动处方进行教学和锻炼。结果显示 ,3个实验组FC、ST和FL指标明显增强 ,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说明为健康体适能教学所制定的运动处方适用于普通院校大学生的体育教学 ,并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吴键 《体育教学》2005,(6):51-52
课题批准号:DLB030378 课题名称:聋哑儿童的心理特点与体育教育 课题类别:教育部重点 课题负责人:谢雪峰 所在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课题采用文献研究、心理测量的方法,对听障学生的相关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测量;课题根据听障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其存在的心理障碍,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通过运动处方的实施,探讨了体育教育手段对改善听障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课题的相关研究过程和主要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教学实验、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利用平衡垫感统训练对30名7-12岁听障学生的平衡能力开展实验研究。结论:1.平衡垫感统训练在听障学生的运动干预中,对照组的前庭器官、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表现为无显著性变化,实验组的静态及动态平衡能力则呈显著性的变化,实验组前庭器官测试结果也有了较大的改善;2.对听障学生下肢力量及运动协调的能力的测试结果,对照组的立定跳远和1min跳绳的测试成绩有了一定提升,但实验组得分呈显著性差异。建议:特殊学校可以将该训练手段融合到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加强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重视家庭参与等。  相似文献   

6.
北方高校的冰上课教学是听障学生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阵地.通过对听障大学生冰上课状况的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总结出: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树立自强、自信、自立、自尊的精神品质,形成适应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等冰上课教学对听障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积极效应和影响;提出改革教材及教学模式,重视听障学生的健身、娱乐需求,培养专业的特教教师,注重听障学生自信心的培育,拓展运动场地多样性,加强对听障学生得人文关怀,完善考核评定机制,培养听障学生的运动兴趣等应对措施和举措,旨在充分发挥北方高校冰上课的积极作用,不断改善和塑造听障学生群体的健康人格品质,使他们乐观、自信,成为身残志坚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为青年.  相似文献   

7.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运动处方教学模式,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运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习惯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差异。通过实验研究证明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处方教学对学生身心有很大改善作用。为今后利用运动处方科学地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强身健心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教学实验法探讨运动处方式教学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实验前后两组分别在安静心率、舒张压、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握力等指标上有明显的变化(P〈0.01)或(P〈0.05),而在收缩压上仅实验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男女生安静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以及男生握力等指标值上均高于对照组(P〈0.05)。得出以下结论:运动处方式教学和传统保健课教学均对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产生了积极影响,但运动处方式教学的影响效果更显著。运动处方式教学是促进特殊群体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一种有效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9,(5):14-16
为了探讨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一年级学生体能、技能、田径学习兴趣水平影响的效果。选取309名在校一年级学生,按班级将学生分成实验组(EG)144人和对照组(CG)165人。EG采用少儿趣味田径教学,CG采用传统田径教学,共28次课程;并在实验前后对学生的体能、技能、兴趣指标进行采集。结果显示: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能、技能的发展和田径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孙锋 《体育科技》2013,34(4):88-91
探索针对性强、简单易行且科学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及内容来改善"边缘化"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随机抽取南通大学边缘化大学生80名,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运动处方教学及课外活动;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教学及课外活动。16周后实验组在身体功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处方教学能改善"边缘化"大学生的身体功能、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测量法、教学实验法及教学评估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33 08%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等方面的心理问题;12周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学生心理健康各指标得分普遍下降;在实验组内部,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异常学生实验前后的变化幅度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前后变化幅度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说,初中学生心理成长过程中障碍性、发展性问题并存,体育游戏教学法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心理异常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具有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运用传统五禽戏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施加干预,探索保健体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积极作用。将得分较低的学生选入实验组,进行3个阶段的保健五禽戏干预,测试身体自我指标变化。研究发现,运动特征、身材特征、负面特征变化较显著,说明保健五禽戏可以部分改善大学生身体自我。  相似文献   

13.
为了使高校病残类弱势群体学生的体质得到锻炼得以康复,使得学校体育能更好地为全体学生服务,我们对一部分抽样得到的病残类弱势群体学生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健身气功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健身气功对这些病残类弱势群体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具有显著性。这为病残类弱势群体学生选择锻炼项目促进体质康复和对于健身气功在高校保健课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以及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主要运用教学实验法和测量统计法,以宿迁学院2011级两个大学体育选修班为研究对象,对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构建教学模式,再选取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证教学实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一步验证在大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是今后完善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李卫东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565-566,557
通过对学生实施体育健康理论教学的实验,探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影响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后,对照组在体质健康测试和scl-90测试的成绩无显著性变化,而实验组在大部分指标方面都出现了显著性变化。体育健康理论教学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本文采用由Zung于1971年编制的焦虑自评表,对本校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情绪焦虑情况轻于对照组的学生;对照组学生中焦虑显著的人数百分比高于实验组学生。建议本校大学生经常参加各种体育锻炼,以改善和提高其心理素质,缓解或消除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校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被试中25.82%的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健康问题,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实验法对实验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状况、教学效果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篮球学导式教学法对大学生健康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等,对篮球学导式教学法在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中的作用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篮球学导式教学法在促进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的发展,以及对专项知识、技术、技能的掌握等方面优于篮球传统教学法.在分析篮球学导式教学法可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原因的基础上,建议:把学生身体、心理与社会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校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开发学生思维,发挥其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体育重要任务之一。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体育教学特点和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克服不良个性,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意志品质的教育,从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