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近代奥林匹克运动传入中国 ,竞技武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使武术运动进一步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竞技化的轨道发展。我们坚信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武术进入奥运会 ,不仅有助于促进东西方文化交融 ,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而且可以丰富奥林匹克运动 ,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2.
丁磊 《精武》2012,(17):71-72
古代,武术作为一种技击技术,同时也具有强身健体的功能。现代,武术在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面对西方体育的冲击。中国武术由师徒传承,渐渐向学校武术教育转化。新中国成立后,正式确定武术为体育比赛项目,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类。这样,武术进入比赛之后,以国家的名义推广,那么它的发展必然就空前了。就套路而言,它是以演练的形式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攻防技能,虽与实用的技击方法略有一些距离,但仍不失原意。当代武术运动发展应加强其教育铸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传统式术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架起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相联系的中间桥梁,在民族文化自信和认同中扮演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文化媒介,促进式术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3.
以文化是中国武术的灵魂和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路径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传承是学校武术教育不可推却的责任,理应挖掘中国武术的国学内涵,重构国学之术.这其中包括,重建学校武术教育理念,重建学校武术教育模式,重建学校武术教育队伍,重构学校武术教育学科.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学视野下对中国武术的属性进行解析,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术与国学的最大结合点;武术"武以成人"的教化目的与国学对君子人格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武术是一种对外推介的民族文化符号,与国学同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武术具有国学属性,理应与国画、国剧、国医、国艺一样作为国学"术"的部分来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论述中国武术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预设。表明:改变中国武术教育的现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武术继承、弘扬和发展,必须强化中国武术教育在教育整个过程中的"必须性",牢牢树立武术教育的"国家意识";必须使游离于国学之外的中国武术教育回归到国学范畴中,强化武术教育的"国学意识";必须在大的教育体系中认识到它与西方体育的根本性差异,树立武术作为独立学科的"学科意识";必须认可中国武术中的文化传承使命大于技术传承,牢牢树立武术作为教育的"文化意识";必须明确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载体是"拳种流派",牢牢树立武术教育选择上的"拳种意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武术走向国际已近一个世纪,在武术的国际推广传播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中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与交流中,如何使传统文化得以和谐的继承与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思索。笔者试图通过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发源与文化形态;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同质、异质性以及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中技术层面与文化层面的同步性等问题展开分析,就如何继承与发展传统武术文化提出一些理论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社会公益机构,成功架起了一座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而武术作为一种内外兼修、蕴含深刻哲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外展示的标志性符号。武术进入孔子学院将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闪光点,同时也将为武术文化的国际传播开辟一条有利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分析国际学校体育课开展现状,并对上海市若干国际学校进行调查,对其可以开展武术的现状进行分析,文章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针对中华武术在上海市国际学校开展的可行性分析进行研究,试图赋予武术新的价值理念.中国武术作为一个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和载体,能否在国际学校的进行开展与交流,需要综合考虑东西方文化融合的诸多因素.文章提出在开展武术交流的同时,并且融入尚武崇德的理念,为中华武术在国际学校的交流与传播注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重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必须强化"国学意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国学教育的视角来研究国学意识对重构中国武术教育新体系的必要性.国学教育越来越受到文化界、教育界人士重视,而作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和身份象征的中国武术却出现了自身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局面.通过对武术教育发展观念变迁的梳理,对当下武术教育与民族文化教育关系的剖析,以及对摆脱体育运动的思维定势,强化国学意识的阐释,得出武术教育在国学空间里会吮吸到更多的营养,走进一个完全属于自己文化的、身体的、艺术的多元空间.  相似文献   

10.
陈炜 《体育世界》2007,(1):76-78
从一百多年前东西方文化开始碰撞交融到西方强势文化向中国强烈渗透的今天,高校教育日益向西方倾斜。如今,高校德育正面临着许多困难,其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常常被忽视,得不到传承与发扬。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武术文化对当今高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我国国家整体实力迅速增强.伴随着国际间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逐步深入,我国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复合型的武术专项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具备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广阔的学科交流平台,推进武术双语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当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主题下造就高素质文化传承使者显示出其重要历史意义.文章结合武术双语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的深入理解、武术实践的扎实功底、外语语用能力和对武术教学规律的认识是阻碍双语教学的主要原因.文章将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大学武术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以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高教版《武术》教材为研究蓝本,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践法等研究方法,重点挖掘提炼了其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具体解析。研究结论如下:武术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民族精神、尚武崇德、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规则意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以人为本8个方面;在武术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在武术的概念及分类章节解析武术基本理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在学校武术开展方面提供近邻日本、韩国武道的国际视野,在武术的内容及特点章节阐释武术技术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在武术与传统文化章节讲解学校武术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对立德树人的实践、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武术的评判与欣赏章节剖析武术比赛对规则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回顾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历程,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由武术学拓展而成,武术学科的发展经历了“从项目到课程,从课程到专业,以课程和专业为支撑而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的过程。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使命,应以建设文化强国为指南,系统梳理该学科领域的文化资源;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创新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以建设健康中国为基石,深入探究民族传统体育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以建设教育强国为方向,全面规划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育人工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研究者而言,应高屋建瓴,具有文化自信,以学科问题为导向,立足本体,既立意高远又脚踏实地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融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体育文化运动。武术运动世代相传,长盛不衰,与时俱进,尤其在文化和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文章论述了武术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健身及文化价值,进而提高其专业及文化素养,最终为促进其形成专业性复合型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武术是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是我们的祖先在千百年来的生存实践中提炼出来的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一朵奇葩.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民族精神,而武术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正处于伟大复兴的今天,武术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武术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并阐述中华武术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保护"是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一个很热的概念,在这种状况下,对于传统武术保护的研究也日益升温,但是多集中在政府和学术界引导的层面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武术文化自然存在、自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过多人为地操纵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存反而会造成"保护性破坏"。因此,在当前的传统武术保护研究中,学者们不仅要加强系统理论的探索,更应放低研究的视角,认真反思传统武术在民间立场中的存在意义,去发现传统武术文化的生存演变规律,以避免盲目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分析了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健康发展的对策: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科学理论研究,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使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武术相结合,以"民运会"为契机,宣传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与大众媒体宣传之间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综述法,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对少林禅、武、医的关系与联系进行综合性研究,探讨了少林禅武医的起源与发展,论述了历代高僧的艰辛参禅习武行医经历和现代学者的研究现状,旨在完善少林传统武术文化体系,弘扬中国传统国粹,让少林禅武医文化在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道路上更加灿烂辉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