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体育精神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共时与历时研究、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体育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为参照,分析归纳出中华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人在体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为主要价值标准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中华体育精神既具有中华民族的个性,也具有世界体育的共性。其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为祖国荣誉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荣誉与梦想的主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忧患意识;自强不息的英雄主义精神:不怕挫折、不畏牺牲、勇于拼搏、敢于胜利;超越自我的乐观自信精神:自尊自信、超越自我、乐观开朗;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公平竞争、规则意识、求实创新;信任宽容的团队精神:协同意识、尊重独特性与发展差异性、追求共同发展;辩证的实用理性精神:辩证法、实用理性。研究表明,中华体育精神既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源于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2.
体育精神是人们在长期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价值的理解和认识,体育精神核心内容有两个,一是运动状态的“全力以赴”,另一个则是公平竞争,而其他方面精神品质的体现,则是这两个核心内容所派生的,是从不同的侧面所反映的体育精神。高职学生在投入体育运动中就已经开始接受体育精神的影响和教育,受到体育精神的熏陶,改变和塑造自己的人格精神。对高职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看体育教师如何去引导去运用去挖掘。  相似文献   

3.
体育精神是在体育运动基础上彰显出来的一种特有的精神传承文化现象.体育精神包括了科学精神、公平竞争精神、争先创优精神、顽强的意志和拼搏精神、团结合作精神、遵守规则与道德的精神、健康第一的价值观念.高校应该积极加强体育精神在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培育,努力将体育精神纳入到体育课程教育之中;将体育精神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创新校园体育文化,培育学生体育精神;完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指导体育精神教育的实施;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强化体育精神培育.  相似文献   

4.
王增鑫  于涛 《体育学刊》2011,18(1):42-45
从体育精神的本体、社会存在、外延3个角度出发对体育精神的本质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不同时期的思想意识形态对西方体育的推动作用的梳理和比较,总结出最主要的5种体育精神:自由和平等精神、公平竞争精神、追求卓越精神、运动家精神、契约精神,并分析了5种体育精神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等,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体育精神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系统分析新时代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内在逻辑、目标指向与实践方略。研究认为: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彰显了中国体育百年建设的艰辛探索,切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思想的题中之意,满足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现实需要,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统一的必然。新时代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从个人、社会、民族、国家和世界5个维度确立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目标。通过加强体育精神教育,培育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创新弘扬传播过程,营造体育社会风尚;融入体育事业全局,统筹推进“大体育”发展格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赓续中华体育精神谱系等实践方略,充分发挥中华体育精神在教育人民、凝聚共识、引领风尚、服务社会和推动发展等方面的多元价值,助推体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意蕴,分析了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过程中所存在的现实困境,并对所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实践路径。研究认为:中华体育精神的主要内涵包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六大精神。同时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意蕴包括通过以体育人,培养人的爱国之心;以动应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内促外,增强人的助人之行。但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的过程中还存在缺乏教材,体育教育过程单一;缺少精力,教师教育方法薄弱;缺失实践,学生教育认同感不足;缺乏宣传,网络教育运用不充分;缺少探析,思政教育效果不高等问题。为此,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开发课程教材,丰富体育教育过程;重视精神教育,提升教师教育方法;增加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教育认同感;创新宣传方式,增添网络传播途径;深入问题本质,挖掘学生体育兴趣等措施进行改善,充分发挥学校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精神与法的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属意识层面的东西,体育精神与法的精神均源于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的关注和思考,都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不论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在不断的体育运动过程中已经形成某种意义上的体育精神,这种体育精神在终极目标、价值内涵和理性基础等方面与法的精神有着天然的契合.某种程度上,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体育精神从文化基础、规则意识和价值目标方面对法起着支持和指引作用,法也促进和保障体育精神的不断传承和高扬.  相似文献   

8.
<正>《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在基本理念中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不怕困难、挑战自我、顽强拼搏、追求卓越、团结合作、公平竞争和遵守规则等体育品德”,并明确指出“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  相似文献   

9.
从理论的视角论证了中华体育精神与民族精神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中华体育精神是当代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体育化创新对中华体育精神的培育具有重要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院校校园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高等体育院校应把中华体育精神作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切入点,并结合我院实际探讨了以中华体育精神为特色的校园化建设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论体育精神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体育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体育得以运用近乎完美的程度,也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因此,充分认识体育精神及其教育价值,确立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价值观念,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思想的崭新课题。一、体育精神的内容和教育原理所谓体育精神,是一种文化意识和社会意识,是通过体育运动而形成的并集中体现出人类的力量智慧和进取心理的意识总和,是体育运动的最高产物。同时也是追求人的躯体健康、健美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以争取…  相似文献   

11.
中国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体育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体育文化的人文精神为奥林匹克理想提供了一种佐证,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是人类社会公平公正意识的完整体现。中国体育文化的和谐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文明的最佳结合点。  相似文献   

12.
体育精神是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对人的发展具有启发意义的价值观念。大学体育精神是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沉淀、整合、提炼贯穿于高校校园教育文化建设整个过程。应通过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工作长效机制、构建体育活动价值体系,彰显体育精神价值等有效途径,进一步提升大学体育精神在校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站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探讨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思想价值,体育思想能够从中得到诠释。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是塑造完整人性的一种思想期待,体育具有对生命拯疗的历史意义,并从中彰显出生命存在的现实性,以及人之为人存在的主体性。在人性的两端,"文明"在于"精神"的富足,"野蛮"在于"体魄"的强健,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就是在文明社会中,通过体育创设出塑造"完整的人"的历史机遇与实践途径。在百余年的历史时空中,毛泽东与习近平两位伟人均重视体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思想价值与意义,这是一种"中国智慧"的彰显与延续。在新时代,诠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生活至上的价值理念,需要充分认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体育含义,并与"以人民为中心""生命共同体""人民美好生活"进行思想黏连,从而建立体育思想论证的主题与话语。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对参与者行为影响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竞赛是促进体育教育目的实现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参与体育竞赛的角色不同,参与体育竞赛而形成的广泛稳定的人际交流,校际间校园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及在体育竞赛过程中表现出日常学习、生活的团队精神,均有助于大学生体育行为思想、道德规范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养成。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文精神和奥林匹克运动的沟通与回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透视奥林匹克运动由“以人为本”向“以物为本”的逆变进程,揭示引起奥林匹克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嬗变根源;梳理澄清中国人文精神对奥林匹克的积极作用,分析中国人文精神与奥林匹克相融合的内在共性及其胎化的奥林匹克伦理价值的取向;加深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与认识,以期为我国积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并在国际体育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体育入宪反映出各种主体的价值取向,也体现宪法是为了谁的利益而制定。纵观142 年的体育入宪史,从主旨、条文的变化,可以大致看出国 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对体育的不同价值追求。体育是为人类发展服务的,人的自由是体育的核心,夺标与健康属于人类发展的工具和结果范畴。体育 是追求和实现人的尊严的重要方式,宪法保障人的体育权利和自由。体育本身的价值追求可以在自由、尊严和人权等中间桥梁中,寻找到更接近人本 身的价值。体育是人们用身体不断探索极限、尝试超越的过程,这也是人的自由发展的一种表现。将体育写入宪法,恰是政治社会环境下,对人类用身 体和意志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价值认可。我国宪法对开展体育活动有明确规定,对国家管理体育事务也作了制度安排,然而,关于体育入宪的价 值取向、目标等仍缺乏深入的认识。研究建议依据我国宪法,切实保障人的体育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7.
体育人文力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人文力研究是体育科学研究的新兴领域,明确这一概念对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树立科学的体育发展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专家访谈和理论辨析对其进行了定义.体育人文力是潜在于体育活动背后的一种深层的文化力,不仅能动地反作用于体育,更重要的是,作为体育发展的文化背景,它透过人的中介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体育过程和体育走向.体育人文教育是使经过体育文化熏陶的人把体育精神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使个体和社会得以健全和发展,这就是体育文化的人文力作用,即体育人文力的作用.体育的本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利益,其终极价值是人文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及逻辑分析法探析了习近平体育思想人民性的内涵、特征、形成渊源与时代价值,认为习近平体育思想人民性的内涵丰富,具体体现在对体育战略定位、体育强国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奥运大赛举办、体育价值取向,以及对中国体育发展观的人民性论述中。习近平体育思想人民性的特征鲜明,其中要义特征是健康为本、人民至上;内涵特征是博大精深、自成体系;视域特征是民族未来、人类发展;价值特征是历史继承、时代创新。习近平人民性体育思想形成渊源来自于人民主体性的唯物史观,扎根于人民的成长经历,丰富的体育生活经历,以及为民谋福的党性使然和胸怀人类发展的政治家情怀。习近平人民性体育思想为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也为人类健康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合人文精神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教学融合人文精神的研究,是一个既具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选题。它既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体育学科改革和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