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参加2003年全国蹦床冠军赛和五城会蹦床比赛的蹦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蹦床运动员归因以及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蹦床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为:面对成功或对比赛结果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归因;面对失败或对比赛结果表现不满意时,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归因。蹦床运动员的归因倾向,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文化程度、训练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失败情境下的稳定性维度与运动成绩有显著性意义,优秀蹦床运动员与一般蹦床运动员的归因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不同教学情境对学生体操学习行为归因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成功条件下,实验组倾向于能力等稳定因素的归因对照组倾向于努力、运气等内部的和外部的不稳定因素的归因。在动作失败的条件下,其归因倾向与“成功”的归因,恰恰相反。进而探讨学生不同归因是如何对学习行为发生作用的。这对于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形成有利于学习行为的归因模式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运动中自我归因和他人归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体育成就情境中对大学生的自我归因和他人归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运动归因主要以运动兴趣、努力和素质能力为主,归因倾向于内部的、自我可控维度。(2)自我归因与他人归因存在着显著性差异。(3)优差生之间的归因有着显著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实验性的将归因训练引入到体院排球教学中,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归因水平,运用相关的归因理论,通过恰当、系统的归因训练来调整和优化学生的归因模式,使大学生的成败归因方式发生了积极性的变化:成功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能力、努力;失败归因于内部可控的因素努力、方法策略。最终,大学生体育学习中存在的学习动机不正确、学习习惯不良、恐惧、信心不足、焦虑、担心、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得到了缓解。归因训练后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学业成绩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实验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归因倾向对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最显著;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次之;按常规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较小;而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组取得的效果不明显。体育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施以不稳定的、可控的、内部的归因倾向指导,使学生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以期望加快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师生的心理归因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判断和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心理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归因理论对体育运动中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结果有较大的解释价值。个体的归因倾向直接影响着学习态度。而在体育运动情境中的归因晋遍存在着性别差异,相对而言,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功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其他不稳定的及外部因素,而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的因素。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更应根据性别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教法及手段,不应只是简单地降低任务难度,不…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了解目前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的归因定向特征,探讨辽宁省乒乓球运动员归因定向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之间的关系以及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的适宜范围;探索乒乓球运动员归因特点等,结果表明,辽宁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归因趋向于内控,女子运动员成功内控与失败内控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15~18岁女子运动员失败归因趋向于内部,并超出适宜水平;不同年龄段的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成功内控和失败内控都有显著性差异;男子运动员比女子运动员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因素;女子运动员比男子运动员更容易把成功归因于运气或其它不稳定的、外部的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运动员失败内控趋向内部并脱离适宜水平。  相似文献   

8.
归因理论中指出积极的归因可以提高个体的动机水平,进而影响后继行为。本人针对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利用归因训练方法,探讨该训练对大学生体育课动机水平和成绩影响。实验后表明,学生的成就动机发生积极而且显著的变化(P<0.01),成绩较实验前有所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育学习成功自我归因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们的归因倾向对其随后行为的影响是较大的,也是较复杂的。但这种倾向是可以改变的。当我们初步了解了大学生对体育学习成功的自我归因倾向后,我们就可以根据高校体育教育目标,针对大学生的归因特点,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去影响引导他们,以促使其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倾向,来促进其体育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学习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江苏省10所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学习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大学生对体育选项课学习总体较为满意,各因素的满意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同学关系、教师能力、场地器材及成绩评定.  相似文献   

11.
归因风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归因认知方式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有的归因倾向,是认知心理学关于认知风格研究在归因领域的拓展.归因风格研究将个人的人格特征和他的归因认知过程融合在一起,系统地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性别角色和自我估价这两个人格变量与归因的关系上.文章以问卷调查为手段,研究我国中学生体育学习归因中的性别差异,研究指出中学生在具体归因原因因素上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但在归因维度上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体育专业大学生攻击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专业大学生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攻击行为和产生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较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有更多的攻击行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卡特尔16PF测试中,兴奋性、敢为性、世故性和怀疑性4项指标,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呈显著性差异;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攻击行为倾向于客观归因.应加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理性教育,减少其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归因倾向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和分析方法,对我国27名健将级(包括国际健将)女子篮球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因果维度量表”(中国版)在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中试用有很好的信、效度;面对胜利倾向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面对失败倾向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归因是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的基本归因类型;我国健将级女子篮球运动员归因方式存在着焦虑水平方面的差异,内部控制型的运动员比外部控制型的运动员特质焦虑水平低;成就动机水平的高低在不同归因方式的表现上除内外源维度外,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但内部的、可控制的归因类型比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归因类型成就动机分值偏高。  相似文献   

14.
基于认知解释模式对技能学习的"习得无助"现象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习得无助"现象认知解释模式的理论框架和结构,研究探索技能学习中"习得无助"的认知过程,旨在揭示"习得无助"情况下认知归因、后续朝向任务及后续努力的关系.随机选取了普通高校健美操选项课的女大学生134名组成研究样本,被试学习一套自编难度的健美操.学习测试分为4个纵向单元,并进行认知归因、后续朝向任务及后续努力的问卷调查.最后根据学习的自我报告和成绩评分分出"习得无助"组(65人)和非"习得无助"组(69人).所有数据进行相关和回归的路径分析,结果发现,在健美操学习过程中,"习得无助"的被试倾向把失败归结于内部的因素,后续任务的朝向减少,并放弃努力,无"习得无助"的被试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时,也会减少对后续任务的朝向和后续的努力;另外,后续任务的朝向决定后续任务的努力.对这些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验证分析法,对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满意度的因子进行优化和精简,量化满意度各因素间的关系,并做了性别和年级分类分析,构建了适配度较为理想的测量模型。结果显示:1)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满意度可以从27个测量条目优化精简为19个,5个维度的CFA验证结果均具有较好的组成信度和理想的平均变异数萃取量;2)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满意度的一阶5因子完全相关模型是比较适切的因素验证模型,5个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为中度(0.6)以上,其中体育教学氛围与内容因子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因子之间相关系数最高(0.88),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因子与成绩评定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最低(0.59);3)从模型适配度的角度,大学生体育课堂学习满意度验证模型在性别和年级上均存在差异。男大学生的满意度验证模型要优于女大学生,一年级新生的满意度验证模型要优于二年级以上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操运动员"Choking"体验及归因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我国体操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hoking"的体验和归因进行调查,旨在探索体操运动员比赛过程中"Choking"的表现特征和解释机制.研究以"Choking"过程理论模式为设计思路,组成2个相对独立的质性调查.调查1主要探索体操运动员"Choking"过程中的体验,调查2基于调查1的发现进一步探索其体验的归因解释.采用开放式问卷,通过随机抽取的118名现役体操运动员调查信息的编码整理、文献、语言分析和数理统计研究发现,体操运动员"choking"时,分别在行为、思维和情感3个方面表现出了14种特征,其中,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动作失去流畅的特征;思维方面表现出思维抑制、否认、幻想、接受和合理解释等特征;情感方面的特征则表现在诧异与惊讶、情感宣泄、失助性反应、后悔、自责、负罪感、焦虑和低的自我效能等体验上.进一步对信息数据的百分比统计显示,情感方面的特征最为突出,占总信息量的80.85%.调查2对体操运动员"Choking"体验的归因进行分析.根据Weiner的归因三维度模式对运动员开放性问卷中"Choking"的归因信息数据进行分类发现,体操运动员对于"Choking"的归因主要有6方面由部位×稳定性×控制性多维组合的归因,并且主要与内部非稳定的因素有关,特别是与压力状态下过度的努力有关.进一步对问卷中不同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员的归因方式的频数进行卡方检验发现,不同技术等级运动员在归因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卡方值χ-31.329,df=15,P=0.008<0.01).同时,对6个失误归因方式的差异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不同技术等级运动员在内部×不稳定×可控(卡方值χ=8.297,df=3,P=0.04<0.05)和内部×不稳定×不可控(卡方值χ2=11.809,df=3,P=O.008<0.01)两个归因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效应.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内部不稳定因素的归因高于二级和三级及以下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影响听障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归因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听障大学生总体体质较正常学生差,各项测试指标成绩均低于正常大学生体质指标,身体形态指标差异不大,其中心血管机能指标与正常大学生存在明显差异,耐力性素质较差。影响听障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的因素有以下几点:①从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看,听障孩子家庭人口多,负担过重,经济状况欠佳,营养提供不足。②特殊学校体育场馆和器材严重不足。③特殊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实行选项教学或俱乐部教学。④听障大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引起的认知滞后,体育锻炼观念不强。社会对残疾人的偏见,自身残疾带来不便影响其参与体育锻炼。⑤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听障大学生在封闭单一的社会活动中得到信息交流途径,导致沉湎于网络时间过长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基于"习得无助"的认知解释模式理论,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方法,探索不同运动项目技能学习过程中"习得无助"的认知现象,分析"习得无助"情况下认知特征在不同运动项目的差异.随机选取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63名)、健美选项课(64名)的大学男生127名组成研究样本,分别学习篮球罚球弧跳投技术和健美局部肌肉锻炼方法,并让大多数被试放弃学习.学习测试分为4个纵向单元,并进行认知归因、后续朝向任务及后续努力的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路径分析,发现不同运动项目在认知特征上存在差异,学习过程中,被试倾向把失败归结于外部的因素,会增加对后续任务的朝向,试图继续努力;被试倾向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原因,会减少对后续任务的朝向和后续的努力;另外,后续任务的朝向决定后续任务的努力.篮球学习过程中,被试更多地把失败归结于外部的因素;健美学习过程中,被试更多地把失败归结于内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8,(3):114-120
为揭示我国运动员运动亲反社会的归因特点,采用质性研究法对我国运动员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我国运动员运动亲反社会行为包含18类树状节点,如"私交好"、"被动反击、以牙还牙"、"团队精神"、"战术安排"等,其中涉及运动亲社会行为的8类,涉及运动反社会行为的13类,有3类树状节点在运动亲反社会行为中重复出现;2.运动员运动亲社会行为的归因表现出了内部归因倾向,而运动反社会行为的归因则表现出了外部归因倾向;3.亲社会行为归因和运动反社会行为归因在不同指向以及不同性别上都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 从对学生身高统计,以及身高与体育考试各项运动成绩的相关系数检验,可以看出,学生的身高与体育考试项目有较大的相关因素,客观上存在学生身高与运动成绩的差异。男生身高与50米跑、立定跳远的运动成绩有显著相关(高个子占显著优势),与仰卧起坐项目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