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孙铭珠 《体育博览》2011,(7X):16-16
本文通过对广州亚运会和北京奥运会前三名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最好成绩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当前我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的基本现状,清醒认识我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存在的不足,为备战伦敦奥运会提供借鉴性依据。  相似文献   

2.
广州亚运会我国田径竞技实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16届亚运会田径比赛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显示:亚洲田径多极化的态势逐步成型,中国亚洲田径强国的地位依然巩固;竞走、男子三级跳远、跨栏、女子马拉松、女子投掷等几大项目是我国传统优势项目,部分潜优势项目是我国在亚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项目,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是奠定我国亚洲田径强国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第23~28届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比赛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了我国田径的整体实力,研究结果显示: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女子投掷和男子跳跃四大类项目为我国奥运会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男子110m栏、女子链球和男子竞走等项目为奥运会田径新兴潜优势项目;田径整体水平不高的局面没有实质性改变,争金夺牌的项目偏少,优势项目成绩稳定性差,滑坡现象普遍存在,参赛能力有待提高,培养大量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应作为我国田径运动长期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九运会田径金牌地域分布特征与项目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分析第9届全运会田径金牌的地域分布,找出拥有田径男女各单项传统优势项目的省市,为国家田径集训队运动员的选拔和教练员的竞聘上岗提供参考,同时提出把传统优势项目的省市作为田径训练基地,拓宽田径训练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第23~28届奥运会中国田径运动员比赛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女子投掷和男子跳跃4大类项目为中国奥运会田径传统优势项目,男子110m栏、女子链球和男子竞走等项目为奥运会田径新兴潜优势项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山东省281所省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调查研究,分析目前山东省省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的基本现状,探讨其发展规模、人力资源、训练保障及运行机制等情况,研究山东省省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发展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山东省省级田径传统项目学校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竞技水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福建田径竞技水平在第12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依然在爬坡没有良好表现,新老队员交替以及队伍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为使福建田径再创新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竞技水平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福建田径竞技水平在第12届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一些传统优势项目依然在爬坡没有良好表现,新老队员交替以及队伍管理上存在一些不足等现象,针对以上问题为使福建田径再创新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初永和 《辽宁体育科技》2012,34(1):52-55,69
北京奥运会中国依靠传统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和有发展潜力项目的出色发挥,首次荣膺金牌榜的头名,但在举足轻重的田径、游泳、足球、篮球和排球中只收获1枚金牌。广州亚运会中国金牌点全面开花,奥运会上中国传统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有发展潜力项目和劣势项目以及非奥运会项目都占有很大优势,金牌榜遥遥领先。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第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的金牌格局分布,总结出了中国田径优势项目的地区,指出了田径人才培养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作用,加大对田径基地的投入,着重发展优势项目,要积极挖掘和培养后备力量,把优势项目所在的地区作为培养后备人才的基地。  相似文献   

11.
第九、十届全运会田径比赛成绩的比较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九运会与十运会田径比赛最好成绩、前8名平均成绩,以及我国各优势项目的区域布局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田径整体运动水平稳中有升,女子项目表现平平,男子项目进步较为显著;优势项目成绩表现突出,部分弱势项目成绩有所起色,某些潜优势项目的成绩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各优势项目的区域分布较为集中;我国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空间很大。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第25届、第26届、第27届3届奥运会田径决赛成绩和第7届、第8届、第9届全运会田径决赛成绩的整理、统计,用客观数据说明了世界田径运动在高水平上保持稳定,投掷项目水平在第27届奥运会中得到重视并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田径运动整体出现滑坡,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有被逐渐拉大的趋势,优势项目滑坡明显。我国选手竞争力较低,因此,培养大量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田径运动员选材现状及成材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琼  吕璇 《安徽体育科技》2009,30(3):57-60,66
对田径队新队员进行了包括形态、机能、素质等方面的选材测试及评价后发现:队员的专项素质现状不容乐观;总体存在尖子不尖状况;23.5%的队员在成材趋势上较其他队员存在优势;50%以上队员有营养不良倾向和贫血现象。此次研究可有效地为教练员提供制定具有针对性训练计划和恢复计划的数据信息,更能为专项管理部门在选优排劣的决策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4.
彭远志 《体育科学》2007,27(3):49-53
对田径速度类项目运动员比赛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参照王智编写的《最佳心理状态问卷》及《体育科学常用量表》的基础上,对该问卷的部分项目及维度进行修正,并进一步调查与分析我国该类项目运动员在比赛最佳心理状态这一问题上的各维度特征。结果表明,控制感、任务挑战性与个人能力的平衡、情绪、自我认知及动作与意识的融合等因素对运动成绩发挥具有较大的贡献作用,与技能类项群相比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综合运用历史材料与分析比较等研究方法,从目前我国高校田径水平的整体性出发,对高校10年试点培养高水平田径队的水平状况进行了材料比较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96年田径整体水平仍处在偏低位置。我国高校田径队要在21世纪40年代初或末期代表国家走向世界困难不少,目前我国高校试点学校培养高水平田径队还受到极大制约,主要受到八个方面问题的影响:一是大学阶段与运动员入校前运动成绩的衔接问题,二是试点学校办队的指导思想问题,三是营造高校田径比赛的大空间环境问题,四是高校学制年限与训练年限的矛盾问题,五是重点项目的布置与待遇问题,六是田径运动队的后备力量培养问题,七是高水平田径运动队的教练问题,八是培养人才与输送人才的定位问题等等,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田径运动员营养的应用策略(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德峰 《体育科研》2008,29(5):53-64
田径作为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是比速度、高度、远度和耐力的体能项目。通常将田径项目划分为短跑、中长跑、长距离、投掷、跳跃和全能等项目。田径各项目的供能特点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三大营养素的供给和补充剂的应用策略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训练和比赛中给与运动员合理的营养对各项目运动员取得良好的训练适应和优异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各项目营养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分析,全面阐述田径各项日训练和比赛时三大营养素和补充剂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对我国新时代青少年田径训练现状的进行分析与思考,发现问题,给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运动训练提供参考和借鉴,进一步促进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科学化发展。研究发现我国新时代青少年田径训练存在以下问题:(1)训练手段方法单一,基础技术重视不够;(2)训练计划安排缺乏系统性,教练员专业水平较低;(3)训练次数和时间过多,运动员文化水平较低;(4)后备人才选材渠道,方法不合理,运动员训练动机不明确;(5)训练缺少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持;(6)缺乏多方面的训练保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江苏省第17届与第15届运动会高校部(甲组)田径比赛前八名成绩、破记录次数进行比较分析,江苏省第17届运动会高校部(甲组)田径比赛第一名成绩与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田径锦标赛记录(以下简称:浙锦赛记录;记录更新截止2009年)比较分析,剖析江苏省高校目前田径项目的状况。找出江苏省的优势项目和劣势项目,为今后的高校体育训练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同时,提出了一些观点,供高校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培养机构、训练与学习体制、竞赛体制、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对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进行比较.在分析两种体制各自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的改革提出建议:完善体校培养体制,构建中学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