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时代的先锋,以江苏省普通中学生为突破口,以江苏省普通中学生观赛礼仪规范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江苏省普通中学生体育赛事观赛礼仪规范现状,并选择江苏省较为普及又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对现场观众进行全程调查记录;另外通过数理统计与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江苏省普通中学生体育赛事观赛礼仪规范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以规范中学生观赛礼仪为切入点从而提高全社会的体育赛事观赛礼仪.  相似文献   

2.
林锋 《福建体育科技》2010,29(4):16-17,22
在城市化的推进中,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和体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体育观赛礼仪着手,探讨体育观赛礼仪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提出培育文明的体育观赛礼仪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国民的观赛素质,塑造广州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3.
林锋 《体育世界》2010,(8):74-75
在城市化的推进中,城市不可避免的要和体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从体育观赛礼仪着手,探讨体育观赛礼仪对城市形象塑造的关系,提出培育文明的体育观赛礼仪的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国民的观赛素质,塑造广州良好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19,(9):790-793
以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的主场观众为研究对象,对现场观众的基本信息和到场观赛的动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上海上港主场观众多为21~40岁年龄段的男性,学历主要为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观众到现场观赛的主要动机有兴趣追求、愉悦身心、现场氛围和他人影响,其中,现场观众更多是由于个人内在喜好的影响,观看中超联赛成为日常生活中一种放松方式,同时也是出于观众对足球运动的热爱;根据内外部动机相关性,可以得出上海上港主场观众观看中超联赛除了受足球运动以及比赛本身的影响外,观众身边的家人和朋友也是影响观赛动机的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5.
观众在体育赛事中起着特殊地地位。赛场礼仪和赛场文化是亚运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研究亚运赛场观众礼仪和赛场文化,提出了实现亚运赛场观众礼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足球比赛观赛行为与社会动机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12名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观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采用多因素分析、X2检验等统计分析,探讨观众的性别、年龄、职业、观看地点对观赛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观赛内外动机都强,女性观赛是外在动机驱使;未成年人(特别是学生)具有内部观赛动机,而成年人则更多有外在动机驱使,老年人对世界杯的关注程度最低:在娱乐场所观看比赛的观众内外部动机都很强.  相似文献   

7.
足球,被称为世界第一运动,而比赛便是呈现这一运动的大舞台.球迷们通过比赛不像能欣赏高超的足球技艺,还能通过比赛感受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增进友谊.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但自职业联赛以来,足球赛场上体现最多的却是观赛礼仪的丧失.中国要想让足球这个项目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必须让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职业化进程以及足球观赛礼仪和足球道德等同步发展.因此本文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中球迷的观赛礼仪着手,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在提高球迷素质的同时提高整个国家的足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8.
赛场公共道德建设是突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调研的基础上,建立了赛场公共道德指标评价体系,由四个一级指标组成,分别是基本文明素质、观赛礼仪、体育精神认识、文化差异认同。最后,提出整理赛场礼仪、丰富宣传渠道、规范和引导市民行为等一系列加强北京市民赛场公共道德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礼仪教育具有人格塑造、人际交流的价值;有助于塑造个人的良好形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体育参与者参赛、观赛修养等;为考察大学体育中礼仪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对大学体育交谊舞中实施礼仪教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进行礼仪教育是大学体育中实施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并得出结论:“术”多是体育教学中礼仪教学重要特点;“知易行难”是体育教学中礼仪教学主要难点;教师榜样示范法、形体实训法、冶情优教法、情境模拟法在体育礼仪教学中较受学生喜爱,同时提出建议:建立相关机制,促进大学体育中礼仪教育发展;重视体育礼仪教材编写;加强师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奥运会时,“中国脊”中“端坐”着的一定都是铁杆球迷,身为铁杆球迷。相信大家对国球和国手的热情一定能得100分,但要做满分的铁杆球迷。观赛礼仪可是一个不能少!如果您的做法像漫画中那样,可就得不了满分了,熟记观赛礼仪可是成为球迷达人的必修功课哦!  相似文献   

11.
真、善、美是湖畔诗派区别于同时代其他诗人的特殊的美学风格。湖畔四诗人对爱情的大胆表白是前所未有的,因为他们敢于真实地袒露内心最隐秘处的情感。他们的诗表现了争取个性解放的时代精神,客观上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湖畔诗人怀着美化现实的理想放情地歌唱爱情、颂美青春。他们为努力使真各美融合到诗歌中去作出了可贵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4-2006三届网球大师杯14场单打比赛15名选手首末盘比赛的发球战术运用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并揭示世界优秀网球单打选手首末盘发球战术及效果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旨在为我国网球的科学训练和教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校武术课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平台,但近年来武术课的发展情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在于高校采取的授课方式、内容,师资力量以及武术课的分类单一;武术课中传统文化的缺失的原因有:学生兴趣缺失、重"竞技"轻"文化"、重"大纲"轻"素质"和新兴体育项目的冲击等。提出的策略有:明确武术课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并存,变被动为主动,在武术课中引进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阐释了悬吊训练的生物力学原理,分析了悬吊法体能训练的应用价值、应用现状,指出了其存在的主要现实问题,并对该训练方法的前景进行展望。结果:悬吊法体能训练是一种新兴的体能训练方法,1)其在提高运动员躯干核心稳定性、平衡能力,改善协调控制能力,促进运动员专项能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初步应用于足球、跳水、武术、风浪板等技能主导类的运动项目之中,有望广泛应用于技能主导类的运动项目和体能主导类需要提高核心稳定性、平衡能力,改善控制能力的运动项目之中;3)从运动康复领域逐步应用于运动损伤的治疗领域;4)其在对训练方法的选择、训练理论的深度研究、训练强度的安排、测量评价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5.
城市弱势群体与体育健身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城市弱势群体的健身问题,运用社会学的方法,对城市弱势群众的宣传、城市弱势群体健身的意义、健身与社会支持等方面进行阐述,以引起社会对弱势群体健身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大学生运动员比赛焦虑产生的相关因素,预测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并作适当的心理调整,保证运动员发挥最佳的竞赛状态,取得最好成绩。方法:选择参加沈阳市大学生运动会的356名大学生运动员参加试验,按照EPQ的L量表得分,排除了46名具有掩饰倾向的学生,最后获得有效样本310名运动员的测试记录,其中男164人,女156人。年龄在20~24之间,平均为21.56±1.32岁。样本资料的学生来自沈阳市内各高校的学生,有重点大学、普通本科、专科院校共24所。结果:从本组数据看,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焦虑水平在整体上显现出偏高的态势,比普通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要好许多。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焦虑强度存在着人格特质的差异、性别的差异,运动员之间还具有心理健康程度、比赛焦虑强度等因素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了运动能力知觉和期望水平是比赛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预测运动能力的有效因子。  相似文献   

17.
再谈运动训练中的超量恢复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量恢复理论自提出以来争议颇多,主要是没有发现运动员在训练课的间隔恢复时间内出现超量恢复理论中所提出的"超量恢复"现象。笔者认为超量恢复现象客观存在,并且发现恢复过程中内脏疲劳恢复要滞于外周疲劳恢复,而在运动训练实际过程往往是仅限于关注外周指标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为恢复指标,忽视了内脏的疲劳恢复。因此,认为运动训练中的超最恢复有区间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田径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各项目的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完善。铁饼技术也是如此,纵观近年来世界大察中铁饼比赛,国外运动员与我国运动员技术相比较,我们在技术上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在左侧支撑动作,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体育科研中责任与道德的重要性为指导,分析了当前在体育科研中存在的不良现象,并运用科学社会学的相关原理,试图就责任与道德这一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力求避免以后工作中的道德失准,进而从社会调控的视野上提出一些对策性的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可行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从先秦儒、道、医三家身体观基本理论入手,探索先秦身体观语境下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先秦时期,在不同的思想背景和治学传统下,形成了儒家社会化身体观、道家自然化身体观、医家实体化身体观;儒、道、医三家身体观各有千秋,共同筑造了中国古代先秦身体观的理论大厦,这三者分别对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施加了社会化、自然化、和实体化的影响;诞生在这一片身体观土壤中的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在社会伦理层面、万物自然层面及人体自身生命结构层面对当代体育文化有所补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