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12分钟跑和YOYO训练这两类发展足球专项体能的训练方法进行比较,找到更适合发展足球受试者专项有氧能力的方法.将20名大学体育专业足球专项男生随机分为12分钟跑组和YOYO训练组,结果表明四周"YO-YO"间歇耐力训练显著提高了足球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YO-YO"间歇耐力训练运动模式、能量代谢特点相对12分钟跑与足球专项特点更接近,YOYO训练手段更有利于提高足球运动的专项体能.  相似文献   

2.
对中国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的两种方法(12min跑和YOYO测试)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深刻的反思,认为这两种测试方法都存在评价标准过于统一,无视体能与技术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足协应改革足球管理体制,把体能测试的权力下放给各俱乐部,并预言体能测试最终会退出中国足球的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足球联赛体能测试12 min跑的置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12 min跑不应作为体能测试标准及训练的手段。所谓12 min跑来自于日本科研人员的相关研究,其本来意义即根据本人12 min所跑的最大距离来推算其最大摄氧量,它是测定人体耐力的标准。对2000年职业联赛第1轮山东鲁能泰山队与云南红塔队比赛进行的现场测试表明:无论哪个位置的运动员在所测的15 min内所跑动的时间均不超过5 min,并且多数跑动只是短距离的冲刺或慢跑。这就是说,持续跑能力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并不是特别需要的。而由于最大摄氧量的遗传度很高,对于12 min跑的过分强调造成近几年来很多优秀运动员不得不花费很多时间练习12 min跑,更有甚者因此而告别足坛。当世界足球运动都在朝技术型迅猛发展时,中国运动员却不得不在很有限的春训时间内拿出近一半的时间抓12 min跑,忽视了其他主要身体素质的提高和技术、战术、足球意识、心理素质的提高,这使很多国外专家感到疑惑。从1996年职业联赛与1994年世界杯赛的技术统计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足球真正缺乏的东西:攻防转换能力差,防守拼抢程度差,抢断成功率低,而体能差恰恰不是症结所在。从足球比赛的特点看,足球场上的跑动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快速起动、奔跑的能力及快速、合理协调的头顶能力,而田径场上的12 min跑则属于持续性、高强度的耐力跑项目,是不符合足球场上比赛的特点的。从供能特点上分析,一场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所需能量来源于3种不同的能量输出,其中磷酸原供能系统在整个比赛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其次是乳酸原供能系统,而有氧氧化系统的供能方式就不特别重要。体能测试的12 min跑所需的供能方式与足球比赛要求的供能方式并不一致。因此,以12 min跑成绩作为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标准,在运动生理学上是找不到科学依据的。不仅如此,长时间的持续跑对足球运动的肌肉耐力从距离指标上看明显太长,况且足球运动员主要需要快速能源系统和在比赛各部分之间快速恢复的能力,以及反复产生最大力量的能力,完全不同于田径场上的持续耐力跑。更为糟糕的是,经常采用这种长距离的持续跑,势必使足球运动员在肌肉收缩的募集方式、肌肉纤维的类型、参入代谢供能酶系、供能底物的选用、运动动作的节奏等一系列形态机能和生理生化特征向耐力型进行适应性转化,而这对完成足球比赛中各种快速爆发用力的关键技术动作极为不利。对足球运动员来说,应将集体配合以及技术、战术的合理运用、足球意识的培养作为重点,同时提高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在足球比赛中,没有技术的保障,就谈不上良好的素质表现,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应更多地结合技术训练进行。总之,12 min跑对足球比赛的体能要求所起的作用不大,在某些方面还有负面影响。从供能特点来看,足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应重点放在爆发式的快速冲刺(20 m左右)、冲顶、堵截等方面,无氧耐力等素质训练应与足球技战术训练联系起来进行。尤为重要的是,足球管理与决策者应尽早理清中国足球的发展思路,给高薪聘请的外国教练提供宽松的环境以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使中国足球尽快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实验法,比较高校女生12min跑和800m跑体能测试方法。结果表明:采用12min跑锻炼,能增强学生心肺功能和有氧耐力水平,且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调动女大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对于少数无氧耐力素质较好的女生,800m跑同样可以提高耐力水平。建议以12min跑测试项目为主,800m跑作为测试的补充项目。  相似文献   

5.
12分钟跑和“YOYO”两种体能测试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魏安奎  房杰 《体育科研》2003,24(2):29-31
通过对“YOYO”和12 分钟定时跑体能测试方法的分析与比较,从足球项目的动作特点和能量分配规律上出发,说明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采用“YOYO"测试法来评价他们的体能更加合理和科学。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耐力素质测试方法与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638例大学生运用不同耐力素质评价方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男大学生12min耐力跑,女大学生9min耐力跑的测试方法,在健身的价值,适宜的负荷强度、增强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提高耐力等方面,均优于现行国家体育锻炼耐力素质的评价方法。因此,适当降低运动强度,采用相对较长时间的测试方法,以及使教学手段多样化,是改善大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依据实验结果制定出男大学生12min跑、女大学生9min跑的等级评价标准,并比较我国大学生与国外同年龄组耐力素质差异,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大学生体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足球联赛体能测试12min跑的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庆彬  孙波 《体育科学》2001,21(1):34-34
依据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12min跑不应作为体能测试标准及训练的手段。所谓12min跑来自于日本科研人员的相关研究,其本来意义即根据本人12min所跑的最大距离来推算其最大摄氧量,它是测定人体耐力的际准。对2000年职业联赛第1轮山东鲁能泰山队与云南红塔队比赛进行的现场测试表明:无论哪个位置的运动员在所测的15min内所跑动的时间均不超过5min,并且多数跑动只是短距离的冲刺或慢跑。这就是说,持续跑能力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并不是特别需要的。而由于最大摄氧量的遗传度很高。  相似文献   

8.
岳文雨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1):135-136,139
12min跑是一种评价有氧耐力的方法。通过对12min跑的实验研究,探索大学生有氧耐力状况和特点,结果表明:目前大学生12min跑成绩整体处于良好水平,不同年级和选项的大学生有氧耐力不同,特别是四年级大学生的有氧耐力下降明显。建议应加强和促进大学生的有氧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9.
对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进行探讨,对YO—YO间歇耐力测试与YO—YO间歇恢复测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了可以采用YO—YO间歇恢复测试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进行体能测试的结论,并对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体能测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毕强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63-64,67
准确地找出我国足球体能训练与评价过程中凸显的问题,是改变我国足球运动落后局面的有效手段。训练与评价过程中探讨的理论有:接受康复性体能训练理念和方法;缩减速度耐力在足球体能训练中所占的比例;认知高原训练不宜作为发展足球运动员体能途径的原因;掌握足球运动员体能评价过程中有关YO-YO测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调查等研究方法,探索《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在项目设置、选测指标、评分标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出了改进此试行方案的建议与思路。即在方案中增加健康指标的检测;心肺功能和耐力类项目的测试应为台阶试验;农村学校的选测项目应为12min跑等。  相似文献   

12.
美国库珀博士研究了12分钟跑和人体最大摄氧量的密切关系(r=0.87),提出用12′跑来测定人体全身耐力水平的方法。但是,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库珀测定法对大学生耐力水平进行定量测试研究工作还做的较少。本文通过对一年级大学生耐力水平的测试研究,并运用统计学分析测试数据,初步探讨了库珀测定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为进一步改进体育教学,提高学生体质,正确评定耐力素质,提供了参考依据。一、对象和方法对象:107名大学公共体育课一年级18岁男学生。方法:对107名受试学生进行了三次测试,主要内容是库珀12′跑的最终距离。测试时间分  相似文献   

13.
足球运动不需要高原训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足球运动高水平国家发展运动员一般和专项耐力适宜负荷强度的理论方法与训练实践 ,对足球高原训练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几十年来 ,我国足球优秀运动员几乎每年 1次的强制性高原训练以及在高原进行的 12 m in跑、5× 2 5 m折返跑的强制性“体能”测试 ,可能是导致我国足球运动竞技水平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专家访谈法、现场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当前现役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现状评价。研究认为,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的体能测试指标为:卧推、转肩、拉弓停时、负重快速连续下蹲、杠铃前平举、背起、引体向上、跳绳、手指俯卧撑、两头起、12min跑;建立了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体能模型。结论:影响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的体能成绩主要因素及其程度依次为:X3为胸部力量因子,X1为腰背柔韧性与手指力量因子,X2为肩背力量因子,X4为耐力因子;我国优秀男子射箭运动员需要加强的是肩背部力量、肌肉耐力、核心力量、腿部力量以及肩部柔韧性。  相似文献   

15.
为构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方法体系,以我国羽毛球传统强队的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为测试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价指标包括:第一是快速伸缩复合能力,其中上肢测试指标以45 s(20 kg)卧推,下肢测试指标为立定跳远;第二是多方向变向加速能力,测试指标为持拍四角跑;第三和第四分别是能量系统发展的基础耐力和速度耐力,测试指标分别为1 500次双摇跳绳和400 m×5组间歇跑;第五是核心区力量发展,测试指标为45 s悬垂举腿;第六是上肢专项动作整合能力,测试指标为1 min对墙击球为主。研究结果可以为我国青少年女子羽毛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能力评估、训练和运动员的选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YOYO不是底线     
也许20年后描述昆明的海埂,会有另外的措辞:那不太是一个练足球的地方,基本上是一个练跑步的地方,跑步的人受雇于慷慨大方的老板,花了老板大把的银子,练完跑步偶尔踢足球活动活动腿脚。这样的描述,你是不是认可? 从12分钟跑,到今天的YOYO,总是有人落马,也有人从此告别了绿茵场。人们一直习惯于很复杂地研究中国足球的问题,几乎拿出了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精神,其实问题的答案并不复杂,简而言之,就是中国足球运动员没有好好练。大家想想,一帮连跑步都跑不好的人,你能指望他们把球踢好吗? 无论是12分钟跑,…  相似文献   

17.
YO-YO耐力测试的原理、作用及在足球体能测试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YO-YO测试(间歇性耐力测试)的生理学、训练学原理,作用。认为:YO-YO测试是渐增负荷的力竭测试,分别动员了运动员的有氧系统、磷酸盐系统和糖酵解系统供能;YO-YO测试模仿足球运动中的节奏,把体能测试与足球专项运动特点结合起来,评价足球运动员的专项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大强度的无氧间歇练习、有氧耐力练习及其组合练习的次序对恢复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互设计,15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完成4次运动:600 m间歇跑练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练习、600 m间歇跑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练习,30 min大强度持续跑加600 m间歇跑练习,分别在运动前(0~10 min)、整个运动期间和运动后恢复期(0~20 min)记录RR间期,并进行相应HRV分析以及在运动前和运动后即刻进行血乳酸测试。结果:与安静状态相比,运动中HR、EPOC和TRIMP均显著增加,但组合练习次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恢复期20 min内,HR随恢复时间增加逐渐降低,但同一恢复阶段不同运动方案之间无显著差异;RMSSD、SDNN、SDNN/HR、HF和LF变化相似,在整个恢复阶段均显著低于安静值,但HF和LF在恢复期(15~20 min)显著增加;而LF/HF随着恢复时间延长显著增加。结论:大强度的无氧间歇练习、持续有氧练习及其组合练习,在运动后早期恢复阶段(0~20 min)HRV变化趋于一致,提示耐力运动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整可能不具有运动形式依赖性。此外,大强度无氧间歇和有氧耐力练习的组合练习次序不影响运动后恢复期心脏自主功能的调节,恢复期20 min内,交感活性仍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体质健康测量中耐力素质测试指标的有效性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萍 《体育学刊》2005,12(5):36-38
耐力素质测试的指标主要有3种,其中台阶试验与运动耐力和最大耗氧量之间无高度相关,且与中跑得分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再次研究论证,不宜作为耐力素质测试指标;定量计时法(长跑)简便易行,健身价值较高,但影响成绩的因素较多,有时难以反映真实水平;20m节奏往返跑,既可有效测量人体的耐力水平,又有一定的健身价值,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20.
我国少年男子柔道选手身体素质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方差分析、差异性检验及相关分析的方法对1994年全国少年男子柔道锦标赛的素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结论:我国少年男子柔道选手60~78公斤级素质成绩在8个级别中是最好的;影响柔道成绩的主要因素、指标依次为立定跳远、四项全能、引体向上、100米跑;在素质训练中应以上述主要素质指标为主,但也不能忽视1500米跑的耐力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