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剧烈的运动中猝死称“运动猝死”,近年世界各国常有发生:美国著名排球运动员海曼,中国篮球运动员韩朋山及排球运动员朱刚均遭逢“运动猝死”。  相似文献   

2.
对于运动爱好者和运动员而言,运动性猝死是近年来运动场上接连发生的意外事故之一,也是运动医学领域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通过对运动性猝死的发病原因与及预防措施进行相关研究,旨在为运动员或体育爱好者参与运动时预防发生运动性意外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马继政  季鹏 《体育科技》2010,31(1):78-80,85
肥厚型心肌病是引起35岁以下运动员猝死的首要病因。运动猝死的相对危险因素和晕厥、年龄、极度的左室肥厚、心动过速以及有猝死家族史紧密相关。长期运动训练可以改变心脏的形态和功能,形成运动员心脏。由于运动员心脏和肥厚型心肌存在一些相似,正确区分运动员心脏和肥厚型心肌病非常重要,运动员心脏和肥厚型心肌均受到种族和遗传背景所影响,基因筛查可能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运动后猝死的发生多由于心脏疾患的突然加重,如我国著名兰球运动员韩朋山死于暴发性心肌炎,世界女排第一扣球手海曼死于马尔凡综合症,在海曼去世后又有一名日本教练和一名运动员因心脏病突然暴发而猝死。运动后猝死多突然发生,来不及抢救,往往不能留下证实死因的医学依据,只有从尸体解剖中发现真正的病因。运动后猝死己  相似文献   

5.
运动猝死的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猝死是运动医学领域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某些优秀运动员的猝死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给竞技运动和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带来了不良的心理影响,着重分析了运动猝死的发生情况、主要病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老年体育活动中的猝死属于运动猝死,是指有或无症状的老年运动员或进行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在运动中或运动后24小时内非创伤性的意外死亡。本研究对北京,黑龙江和新疆等16个省市区的老年体育活动中的猝死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以了解我国老年体育活动中猝死的基本情况,分析和讨论有关预防和减少老年人体育活动中猝死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运动与心脏猝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猝死是运动医学领域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特别是一些优秀运动员的猝死常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给开展体育运动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约 80 %左右的病例是由心脏疾患引起 ,为此本文分析了心源性运动猝死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到目前为止,死于心脏病的著名运动员包括俄罗斯滑冰冠军格林科夫、美国游泳运动员门顿、篮球运动员丹尼尔斯和排球女明星海曼。目前,美国猝死于运动场上的运动员还没有一个全国性数字,但体育医学估计,高中年龄的运动员中约为10万至30万分之一,其中男性高于女性。据美国医学界分析,在年轻运动员中,造成猝死的有几种先天性心脏疾病,其中左心房肥大是头号杀手,三分之一的运动员因其猝死。它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发病前一般没有预兆。其次,是先天性冠状动脉疾病,它引发的猝死多发生在篮球、橄榄球等运动员身上。在年龄较大的运动员中,猝死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人数是上升趋势,其死亡率在慢  相似文献   

9.
所谓运动性猝死,是指运动员或者体育活动参加者在运动过程中或者在运动后24小时内无法用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突然死亡.尽管发生在赛场上的职业运动员猝死很少发生,但一旦发生,能够获得有效抢救的机会很少,往往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运动性猝死必须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0.
运动性猝死预防及筛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一个积极、有效筛查策略,对运动员赛前或成为职业运动员前进行心血管疾病筛查,检测一些潜在、高危的心血管疾病运动员,建议停止比赛,接受治疗,对于预防运动猝死是极其有用的.目前,主要有两种筛查策略:12项基本情况调查;个人病史,体格检查和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但这两种筛查策略均存在局限性.因此,寻求一个更为特异和有效的筛查策略,探讨运动诱发猝死相关机制,寻找致病基因型、表型和猝死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运动与心脏     
运动心脏的研究所以被重视,是因为运动引起的心脏增大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运动带来的良好适应,但也不能否定因过渡训练引起的心肌非可逆性损害的可能。Maron等解剖了21例猝死的年轻运动员,其中19例是在激烈运动中或运动后即刻猝死的,尸体解剖有肥大心肌症者7例,占19例的36.8%(1)。本文通过对28名省内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12.
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急性心血管猝死虽不多见,但须充分重视。猝死的报告涉及所有年龄阶段和各运动项目。多数情况下心律紊乱是猝死的直接原因,但只有少数猝死发生时,心电图记录到室颤。实验时以室颤阈值表示心脏对颤动的敏感性。实验中室颤阈的降低恰与自发性室颤前期相似。运动时心血管变化可能改变室颤阈,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科学》2016,(3):44-49
(1)背景:与运动有关的心源性猝死(猝死大致分三类,心源性、脑源性和其它,这里一般指心源性运动猝死。下同),不仅经常发生在高水平运动员身上,还频见于非高水平体育竞赛参与者群体。2012年5月,本研究在德国开展,通过对全国范围内运动猝死事件的调查,来分析其主要诱因。(2)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通过网络平台搜集、记录并分析案例,并辅以15家法医机构和媒体监测到的案例作为补充。在本研究中,运动相关心源性猝死被界定为:在参与体育运动期间或停止后1小时内出现的死亡(无论复苏成功与否)。研究对象包括不同级别赛事中不同水平的运动员,以及日常体育锻炼参与者。(3)结果:经过30个月的观察,本研究搜集并分析了144个运动猝死样本(平均年龄46.816.2岁)。研究发现,德国运动猝死的总体发病率为每年每百万人1.2至1.5例,其中97%为男性。大多数猝死出现在非高水平体育比赛赛场。足球和跑步是事故发生最多的体育项目。年龄在三十五岁及以下的所有猝死案例中,心肌炎是最常见诱因。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上的的体育参与者猝死中,冠状动脉疾病是主要诱因,也有少量心肌病导致的运动猝死被发现。(4)结论:在德国,运动猝死最大的比例出现于"参与非高水平体育比赛或进行日常体育锻炼的中年男性"群体。欧洲各国运动猝死的主要诱因有所不同。本研究揭示了对参与者进行心脏筛查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非高水平体育竞赛项目开赛之前,应筛查并确认青少年参与者是否患有心肌炎。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系统梳理和总结运动前心血管筛查领域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本土研究和国情为我国运动前心血管筛查方案的设计和运动猝死预防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运动前心血管筛查一般通过家族史、个人病史、体格检查和安静心电图对运动员或锻炼者的心源性猝死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筛查高风险个体,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是运动猝死一级预防的国际主流方法。尽管对筛查方案的一些细节仍有争议,但2017年各国学者联合发布的运动员心电图解读国际标准专家共识大幅提升了安静心电图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纳入安静心电图的运动前心血管筛查方案逐渐被世界许多国家和各大国际体育组织所接受。建议通过制订运动猝死登记制度,建立系统的运动前心血管筛查体系和方法,加强新兴安全筛查方法和技术研究,从而改进我国的运动前心血管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运动员或学生在运动中猝死的事故时而发生。1984年,日木2500万中、小学生,在校内死亡的学生有250人,其中124人是由于体育课上心脏病突发而死。在我国,运动猝死事故也时有发生。这必须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的警惕和重视。  相似文献   

16.
猝死研究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美国、英国及南非的一些心脏学家在今年最近一期心脏学研究权威杂志——美国学院心脏杂志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心肌肌钙蛋白T基因突变所致的猝死”的论著,此项研究为猝死发生机制的探讨开辟了一个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引起了学术界关注。 众所周知,运动性猝死是多少年来困扰运动医学专家、教练员及运动员的一大问题。人们苦苦“探索,寻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对我国2000年到2007年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案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研究,收集运动猝死案例103例,涉及23个省(市).调查发现,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具有以下规律:男性运动猝死人群明显高于女性;运动猝死年龄分布以30岁以下和50岁年龄段为主,呈典型"马鞍型",主要为学生和离退休人员;运动猝死项目主要为跑步、足球、篮球等项目,项目猝死的危险性与运动强度和量有关,通常高强度、大运动量、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猝死风险较高.我国大众健身人群一天中运动猝死发生高峰是早晨;一年中运动猝死高峰月份为3月和11月,其次是7月.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病因以心源性猝死最多,其次是脑源性猝死.根据我国大众健身人群运动猝死规律,提出了今后运动猝死预防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引起球类运动员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心血管系统病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预防球类运动员心脏猝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马凡氏综合征是近年来被受医学界关注的先天性心脏病,也是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多发生于身材高大的运动员,在医务监督方面应予重大排查,防患于未然。本文目的:提高教练员和医生对Marfan氏综合征的认识,更好地预防运动性猝死,同时为掌握身材高大项目运动员身体形态测量的规律提供参考数据。实验方法:通过对4例确诊和疑似马凡氏综合征运动员从疾病发现、发展变化、死亡、转归  相似文献   

20.
吴军 《浙江体育科学》2007,29(5):109-110
马凡氏综合征是运动员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运动队在选材时应严把体检关,尤其高身材运动员选材体检时应重点排查马凡氏综合征等病理性高身材。对疑似和确诊为马凡氏综合征的现役运动员应加强医务监督,进行动态医学观察和定期复查,以预防运动性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