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健康消费:当代体育消费文化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当前体育消费文化的现状和成因,并对其反思。体育作为健康消费是一种伴随现代性而来的现实的文化现象,它是体育经济意义的文化向度折射,它反映了人的消费行为的消费理念在当代社会中的嬗变;它是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体现自己个性的重要手段;它更多地被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性的东西所渗透。虽然体育消费的审美化带来了精神肉体的庸俗化和平面化,但它张扬的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对"自我"问题的认识。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要注重人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受动性与能动性的动态统一,遵循文化发展内在规律与发挥经济对文化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体育时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微观影响力量,对于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促进体育社会化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体育时尚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特征,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它的形成与流行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社会环境愈是宽松,体育时尚就愈能为大众所接受。本文从体育时尚的角度,对当前社会所流行的体育文化潮流之内涵与特征以及流行的原因进行了粗浅的分析,为体育时尚的研究开拓了崭新的思路和提供了独特的视觉。  相似文献   

3.
试论生活文化和社会经济对体育消费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在开放性的消费社会中--尽管促动着人们文化观念、价值标准、消费方式的转变,在一定层面上强力地中刷着"传统生活文化"的积淀;体育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享受资料,只有当社会经济发展,恩格尔系数普遍降低后人们才会把享受资料的需要提高到重要的地位,才会有能力花钱享用体育、观赏体育,才会逐步建立起体育是健康之必备的消费价值观.从生活文化、社会经济的视角探讨其现阶段体育消费水平实现的程度,旨在为我国体育供给与体育消费需求提供其可参考性.  相似文献   

4.
在符号学、传播学等经典理论观照下,就电视媒介对体育意义的生产进行了研究。在娱乐与审美的仪式消费意义上,电视化体育的狂欢仪式正在悄然替代人们对体育的亲身实践,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平面化的运动员健康身体形象及其仪式化表演消除着时间与思想的深度范式的同时,再生产了关于体育的消费文化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5.
"乔丹体育"侵权事件反映出当前我国体育消费理念单一、体育消费行为盲目。应重构我国体育消费文化,在保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统一、注重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统一的核心理念基础上,以坚持适度原则、认识物质消费的文化内涵原则、强调体育运动的审美性原则,正确引导人们重塑健康、科学、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消费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消费与休闲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催生了体育休闲消费的出现。这是一种伴随着对体育价值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新的消费类型,反映了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当今的体育休闲消费中出现了专业化的趋势,并伴随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原因。研究表明:社会转型为休闲群体和休闲亚文化的成长提供了结构性的条件;体育休闲消费专业化体现了城市文化中的“区隔”现象;体育消费专业化使人们在精细的社会分工中获得个人成就感。  相似文献   

7.
体育明星及其消费文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明星作为消费文化时代的大众文化消费产品,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潜在的经济、文化价值,吸引人们的情感投入,并满足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审美需求。体育明星是连接个体消费者和文化世界的大众媒介;消费与体育明星的紧密结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人、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和意义建构。  相似文献   

8.
<正> 在现代社会里,体育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健康和精神文化的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也是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体育事业本身现也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部门和一项独立的产业。体育事业与经济相结合,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律。以往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占统治地位的看法是;把体育视为纯文化事业,不承认它同时又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部门;把体育视为纯消费的事业,不承认它同时也是一项生产性的事业;把体育单纯视为一种社会公共福利事业,不承认它可以实行商业性经营。在对体育功能的认识上。重视了体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功能和健身功能。但对体育的文化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和经济功能重视不够。因此,长期以来体育事业单纯依赖国家财政拨款,形成了一个与  相似文献   

9.
李莺歌  于仁新 《精武》2012,(26):71-71,73
休闲体育是带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存在方式。学校休闲体育教育为学生架起从"为体育的生活"到"为生活的体育"的桥梁。逐步引导学生养成休闲体育意识、态度和习惯,为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把休闲体育作为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奠定基础。本文就休闲体育教育久远的思想基础、时代进步的社会基础和人本视野的生活基础,提出了通过休闲体育教育促进大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原则、方法和内容。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国体育消费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体育消费是一种享受和发展的消费,它的发展不是孤立和随意的,而是受各种经济、社会与文化因素影响。其中经济发展程度、生活方式变动、国家城市化水平以及文化现代化水平等因素,对体育消费的影响尤为显著,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体育消费水平;生活方式变动拉动体育消费;国家城市化水平决定体育消费潜量的形成和释放;文化现代化程度在更深层次影响体育消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健康”作为人的理想追求,将“体育”作为实现理想追求的手段。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当前体育消费文化的现状和成因,并对其反思,这对于我们防止和克服现代化体育经济发展中,片面地将发展定位于物的创造、征服、丰盛,致使主体人的发展与对象的发展脱节,具有深远的意义。1健康  相似文献   

12.
休闲是人在除了恢复体力之外的,对精神、心理和文化的更高的需求。休闲作为一种积极参加生活的方式,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和追求,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识。体育休闲是人类创造的有利于人类自身发展的高级理想生活方式。体育运动已成为一种文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生活的自觉。体育与休闲的结合并不是体育的一种新的形式,而是在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体育异化现象的反思,是体育以人为本的回归。与西方的体育休闲文化相比,我国的体育休闲文化以“静”为主,在内容形式和功用具有明显的中国文明特色。  相似文献   

13.
试论体育产业发展的契机--商业性与专业性的完美结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时代,社会和个体对体育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体育的专业性将呈现多层次发展的态势,体育在创造了一种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消费。体育产业的发展只有建立在商业性和专业性完美结合的基础上才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体育事业服务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是新时期党和政府高度关注以及体育社会学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是体育事业“以人为本”的切实体现。小康社会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群众体育文化需求总量增加,消费比重不断上升;群众体育文化需求更加多元化,活动形式更具多样化;体育硬件设施、经费投入、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应“基本满足”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本文简要描述了我国发展体育事业的根本宗旨及历史成就,对体育事业服务小康社会人民生活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5.
体育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文化因其深刻的内涵和时代特征而独树一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精神支撑作用是体育文化“以人为本““传递和谐“理念的一种传递,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从体育运动给人们提供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体育文化蕴含的精神力量激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使社会更具活力以及对社会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等几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16.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关于人与自然的核心概述,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尹”远的影响。作为传统体育运动的太极拳在其发展过程中无疑渗透着“合一”的思想,并表现在思维方式、审美特征以及训练方法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7.
竞技运动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的属性。社会文化和竞技运动文化两个方面都可以形成竞技运动者价值实现的困惑。竞技运动文化性困惑的克服在于主体意识的回归与觉醒、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确立。  相似文献   

18.
体育美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体育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下半叶。由于国情不同,世界各国在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果上都有差异,大致可分为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欧美等国、日本3类,代表不同的学术传统和风格。前苏联体育美学研究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注意力集中于竞技活动的观赏,而对身体运动的基本审美特征较为忽视,东欧各国体育美学研究与前苏联一脉相承,受其影响很深;欧美国家的体育美学研究自由而宽泛,流派众多,学说纷杂,学者们建构体育领域的美学研究,尤其在定量研究上成绩显著;日本的体育美学研究善于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经过消化形成符合自己社会生活传统的实用特色。我国的体育美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已初步形成特色,近30年的研究,主要对研究对象和范围、自身特征、体育美及运动项目的分类、体育运动中的真善美、体育美感等的探讨,但也存在缺乏成熟的体育文化理念、研究者忽视美学原理的学习、与实际发展脱节的体育美学发展障碍。伴随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作为促进身心健康的审美文化,正在焕发生态、绿色、人文的特性,倾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9.
王晓东 《体育科学》2005,25(5):69-72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产品属性及体育产业归属等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辨,结果认为:体育产业的形成是由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所驱动的,其界定应面向体育消费过程;体育产品是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要的劳动产品的总称,体育产品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服务或是两者的结合;体育产业部门生产的劳动产品和体育产品并不是同一范畴,判别一个产品是否为体育产品要看它的使用价值是否为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消费需要;体育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作为消费资料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消费需求,二是作为生产资料满足体育生产消费的需求;体育产业是提供体育产品满足人们体育消费需求的多种产业集合,具有“复合产业”的特征,将体育产业单独划分入第三产业的做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