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育课的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本文对体育课生理负荷的结构及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分析,对体育课心理负荷的结构、评定方法及心理负荷诸因素的关系等问题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叶敏 《体育师友》2002,(5):48-49
体育课心理负荷足指学生在课中所承受的心理刺激及心理反应程度。它是影响体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评价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体育课中学生不仅要承受一定生理负荷,同时也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影响课中学生心理负荷的因素足多方面的,如课中的运动负荷、教材特点、教学组织形式、课堂学习气氛、师生及学生间的关系、激励与批评、成功与挫折、教学环境条件、个体状况等。而且课中学牛的心  相似文献   

3.
<正>"汗水与笑声共存"是体育课的精彩之处和魅力所在,"汗水"意味着学生在体育课上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笑声"则说明学生在体育课中还要经历适当的心理负荷,运动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心理负荷能力自评量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足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实践,运用问卷调查和R型主成分分析,构建了体育课心理负荷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心理测验“多级估量法”,研制了《体育课心理负荷能力自评量袁》。在体育教学评价研究中,对目前国内使用的体育课心理负荷测量方法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体育课心理负荷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综合体。学生在体育课教学中,要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刺激,产生各种各样的反应。对此,北京体育学院副教授曲宗湖在《学校体育》(1985.5)杂志撰文,首次提出了评价体育课的质量好坏,不仅要看学生的生理负荷,而且还应看心理负荷,甚至社会负荷等等。其后,学校体育界展开了体育课中学生各种负荷的探讨,其中以心理负荷为甚。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信函调查。共查阅了涉及心理负荷问题的文献资料22篇。到心理负荷问题研究比较热烈的上海、南京等地进行了调查访问,共有中小学体育教师37人,研究人员28人和行政管理人员10人。发出80份调查信函,回收率为55%。通过这些手段,初步了解到当前体育课心理负荷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6.
对大学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心理学多种研究方法,对大学体育课学生的心理负荷进行了定量的描述。探讨了心理负荷与制约因素的关系,研究了意向过程心理负荷曲线的变化特点,论证了心理负荷与学生体质、运动意志、教材喜爱度、课程形式的内在关系,并对典型的心理负荷曲线,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赵忠玲 《体育科技》2001,22(2):47-50
体育教学中学生都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生理负荷,但体育老师往往忽视学生的心理负荷诸问题,学生的心理负荷将会直接影响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就如何调节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各种心理倾向,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8.
运用综合评判法分析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综合评判方法和直观曲线的方式,可以客观地分析学生的心理负荷趋向,完善学生对体育课心理负荷评价体系,促进体育教学的合理性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是一对从属于运动负荷量的相关因素 ,笔者认为 ,“运动心理负荷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对人体施加的外部刺激所引起的心理反应负担量”。在体育课上 ,心理负荷和生理负荷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共同影响着学生身体的发展。多年来 ,在我国对体育教学评估时 ,往往只把课堂上学生运动中的生理负荷作为重要的测量指标 ,忽视学生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负荷量的测定。其评价结果误差较大 ,效度较低 ,置信度不高。据此 ,笔者认为 ,研究大学生运动心理负荷测量方法十分重要。1 建立大学生运动心理负荷评价指标体系大学生运动心理负荷评价 ,是体育教学科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了实现评价工作的预期目的 ,必须确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体育课中引起学生心理刺激量的强度的变化特点 ,首先 ,我们对影响学生心理负荷的诱因进行了初步调查 ,在此基础上设计了 36项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然后 ,采用特尔斐法 4个轮次征询了有关专家、教授的意见 ,力求统一评价标准。从专家的应答结果看 ,有明显的收敛趋势。最后 ,我们把所获信息材料又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归类 ,确定了体育课上大学生运动心理负荷评价指标体系 (表 1)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学生心理负荷测试及评价研究成都市武侯区教师进修学校周岳伦武侯区体育科学课题组汪羿,叶青,王光华,李杰,李大斌体育课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负荷测试与评价,是近几年才开始研究和实践的新课题。在长春、(第二届)、西安(第三届)、沈阳(第九届)、成都(第十届...  相似文献   

11.
曹磊  顾鸿泉  杨颂 《冰雪运动》2013,(2):66-69,80
深刻认识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能有效提高训练效果。通过实践经验和相关信息的论证,指出应抓住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特点,在不同的训练阶段、训练时期,根据训练任务目标、训练方法、运动员机体适应性,以及训练方法发展创新的需要等,有针对性、创造性地选择采用不同性质的运动负荷。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负荷量与负荷强度的共性规律和个性特点,值得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运用生化指标与训练负荷变化相结合的诊断方法,对河南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冬训准备期训练负荷进行为期16周的诊断与监测.结果显示:冬训的负荷强度较小,负荷量过大;CK对诊断负荷强度较为敏感,表现出很强的同步性;BU对诊断负荷量较为客观.但在BU处于高位、负荷严重积累时,并不随负荷量的变化而明显地变化;Hb与负荷量的变化并非完全一致,相对滞后.提示:具体应用时,一定要将这些指标与负荷的变化结合才更为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13.
运动负荷本质论--运动负荷概念、定义与分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对负荷的概念与定义着手,对运动负荷、训练负荷以及内部负荷、外部负荷(即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概念与定义提出疑义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确认。运动负荷是人体运动时一定时间内承受的工作量,其本身并不是刺激,更不是应答,也不是刺激与应答的总和,它具有刺激的功能。所谓的内部负荷即生理与心理负荷实则是外部负荷的效应,即负荷效应。  相似文献   

14.
对训练学中有关“负荷”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逻辑学和辩证法的原理,对训练学中有关“负荷”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认为,当前训练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对“运动负荷”概念界定不清,对“负荷量”、“负荷强度”的认识存有分歧等问题,并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录像分析法对女子空中技巧国家集训队2003年夏季水池技术训练负荷水平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女子空中技巧运动员的水池技术训练负荷量、负荷结构和负荷性质基本符合2003年度训练任务的要求和需要,提高了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质量,从而为掌握高难动作,在世界杯第一、二站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运动负荷术语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负荷是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最常用术语 ,对运动负荷的实质进行了分析 ,认为运动练习负荷、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是运动负荷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 ,应防止在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的混淆。  相似文献   

17.
徐本力 《体育科研》2004,25(6):29-32
对运动中负荷量、负荷强度和总负荷的结构、概念及科学调控中的一些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between- and within-team changes in workload [PlayerLoad (PL), training impulse (TRIMP) and session rate of perceived exertion training load (sRPE-TL)], readiness [heart rate variability (HRV)],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 [20-m sprint test (including 10-m split time), countermovement jump (CMJ) and yo-yo intermittent recovery test level 1 (YYIR1)] during 3-week intensified preparation periods in female, national Under18 (n = 12, age = 18.0 ± 0.5y, stature = 180.4 ± 7.5 cm, body mass = 72.7 ± 9.3 kg) and Under20 (n = 12, age = 19.6 ± 0.8y, stature = 178.6 ± 6.4 cm, body mass = 68.0 ± 5.9 kg) basketball teams. Under18 team revealed small-to-moderat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in workload [PL: p = 0.010; ES = Small; TRIMP: p = 0.004; ES = Moderate; sRPE-TL: p < 0.001; ES = Moderate] and moderately lower readiness values (p = 0.023; ES = Moderate) compared to Under20. Within-team analysis showed no differences in workload in Under20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p < 0.05) in Week3 (taper period) in Under18. Pre- and post-preparation changes showed Under18 increasing only YYIR1 performance (p < 0.001; ES = Very large). Differently, Under20 statistically improved in 10-m split time (p = 0.003; ES = Moderate), CMJ (p = 0.025; ES = Moderate) and YYIR1 (p < 0.001; ES = Large). A constant adequate workload positively benefits players’ readiness and physical performances during short intensified preparation periods. Conversely, using high workload with periodization strategies encompassing short overload and taper phases induced positive changes on players’ aerobic performance, lower readiness values and no changes in anaerobic performances.  相似文献   

19.
足球运动体力负荷和生理负荷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甲级队运动员的春训测试,对足球运动的体力负荷和生理负荷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足球比赛中的能量代谢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动负荷的深层次分析与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量主要针对的是个体的能量系统,大运动量训练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运动员能够储备更多的体能,并提高机体在短时间内恢复体能的能力。运动强度则主要是针对个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大强度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扩大神经系统兴奋域的范围。此外,竞赛过程中运动员的心理活动也将消耗大量的体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