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动品味是在运动中获得的一种娱乐、格调和美感,社会不同阶层总能很自然地定位于适合自己品味的运动形式上.社会精英们把玩着"烧钱"的运动;白领们追求的是运动的个性和时尚;普通民众占据着广场和公园等公共空间,进行廉价的身体消费;而广大农民和城镇弱势群体的身体运动选择性极为贫乏,多数以棋牌来消解其"运动欲",成为体育的"盲区".全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人人都能品味和享受运动的快乐与幸福,是叙述体育消费分层的本义.  相似文献   

2.
李双俊  黄琼 《精武》2013,(36):106-10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归纳法,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归纳总结:缺乏体育锻炼、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睡眠不足等等。而现在瑜伽席卷全球,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瑜伽热。不管男女、年龄、文化、信仰如何,他们都可以练习瑜伽,特别是白领。因为通过瑜伽练习可以塑造形体、能够净化血液、刺激内分泌系统、维持内分泌平衡、缓解压力,使人身心灵统一,它是引领现代人一种时尚的健身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新时代背景出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等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红色广场舞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开发价值与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探讨以“红色广场舞”作为一种新载体,实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有机结合的多重效能。研究结果表明:红色广场舞在增强政治认同感、推动体育产业持续发展、深化文化育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提出建设发展体系平台、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创新推广模式等开发红色广场舞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4.
瑜伽以其易学易练、终身受益而风靡,当下成为最受欢迎的时尚运动之一。将瑜伽运动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符合高校体育教学向多样化、生活化、娱乐化、终身化方向发展,也符合“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减压瑜伽     
龙振宵 《精武》2006,(10):11-13
集修身、养性于一身,源自古印度文化的六大哲学体系之一的瑜伽,是印度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如今,“瑜伽”已成为养生与健康的同义词。时下,瑜伽在世界各地已形成时尚之风,很多人都把它奉为都市生活的最佳减压之道。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瑜伽体位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广场舞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完善了广场舞的理论研究。认为广场舞作为中国广场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时期社会背景下扮演着不同的社会功能,从最早的祭祀狂欢,到解放思想的“秧歌舞”,从具有浓重政治色彩的“忠字舞”到具有解放身心、增进交流的交谊舞,最后到具备美化形体、健身和愉悦身心等体育功能的现代广场舞。  相似文献   

7.
杨菁 《精武》2012,(15):79-80
瑜伽源于印度,并风靡于世界,成为东、西方健身文化的融合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逻辑分析击对瑜伽在印度、西方及中国的发展状况进行全方位比较,分析出瑜伽发展的特点分别走印度将瑜伽真理哲学化、西方将瑜伽体育科学化、中一将瑜伽养生实用化。并根据比较结论建议:中目的瑜伽发展要重视瑜伽思想的传播、吸取西方瑜伽的科学性与创新精神,并能以“和而不同”思想吸取中啊武术、气功、中医等民族特色来拓宽瑜伽在中圈发展推广之路,为瑜伽在中啊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韩俊 《健与美》2023,(11):80-83
<正>瑜伽作为一种人生的智慧,就在人们的身边;盘中餐,杯中水,哀中乐,笑中泪都是人生三昧。奎师那在教导阿周那瑜伽时说道:“瑜伽是一切活动的艺术。避开工作,逃避生活,并不能达到瑜伽彼岸。只有在物质世界里,籍着瑜伽的智慧穿过生活中假象的丛林,在光怪陆离的人生百态中做到处三重苦中而心意不惊,虽临安乐而不为所动,远离执着、畏惧和愤怒,这才是心坚意稳的哲人”。(《薄伽梵歌》第二、第三章)。诸如此类的瑜伽指引,就像一份份生活指南,可以在每天的生命航线中,带领我们避开各种障碍,  相似文献   

9.
顾骏 《体育科研》2017,(3):37-42
广场舞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一种群众性文体活动,影响已经波及到国外。在上海数不胜数的广场舞团队中大多是自发的团队,遍布市内各社区和公共场地。为了用组织化方式实现基层治理,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委托一个正规注册的“民非”机构,以大赛为载体,成立了广场舞联盟。从“嘉定区广场舞联盟”到“上海市民广场舞联盟”,这一草根社会组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但缺乏登记注册的“合法身份”,却成为其更好地生存和发展的体制障碍。这也正反映了当下中国社会重新组织化的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0.
瑜伽是什么     
《精武》2006,(11):48-48
黄晓琼(浙江省杭州市):我认为瑜伽是一种公认的老少皆宜、安全有效的健身运动。瑜伽从古至今,千年不衰,现今又走到时尚前沿。近两个月来,各地新闻均对瑜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而同时期内的武术话题却很少。本人大约十年前,买过一本瑜伽书,仅在邮购到手后粗略翻了翻,从未练过,故谈不上收获。只是感觉瑜伽在传播上,有颇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值得中国武术界研究、借鉴。另外,见过许多瑜伽广告。也没有相互攻击的文字,这点也很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并结合和谐社会的价值理念,演绎归纳出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广场舞运动凭借自身的优势适宜在城镇开展普及;广场舞运动的开展能促进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文章通过探讨城镇广场舞运动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能使人们对广场舞运动有一个全面、合理的认识,从而有效地激发人们参与广场舞运动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目前广场舞蹈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与同行来共同探讨它的核心价值。方法: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宜春市、赣州市、吉安市)的六市参与广场舞蹈的群众968名为实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测试比较法、数理统计方法和逻辑推理法对他们广场舞蹈的核心价值内容指标进行问卷调查、测试和分析。结果:江西群众广场舞蹈能不断提高身体机能和形态变化,具有显著性的健身价值;江西群众广场舞蹈文化的经济价值有保障,对社会价值、精神价值和政治价值有较大的影响,对竞赛价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广场健身舞具有健身、健心、健脑、健美的价值。经常进行广场健身舞练习,可以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过程,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从而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提高人体的活动能力等良好的健身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解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民健身条例》并结合广场健身舞特征,对广场健身舞在全民健身工程中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利用广场健身舞实践全面健身工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广场舞作为我国一项群体性健身运动,近年来成为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基于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和《南方都市报》2014—2017年以“广场舞舞者”为主题的报道进行了比较研究。《人民日报》呈现以政治框架为主,广场舞是政府机构进行政治宣传的工具;《中国体育报》的呈现倾向于体育框架的形式,官方体育机构将广场舞作为重要手段开展群众体育推广;《南方都市报》则用冲突框架,广场舞作为城市新移民群体以及底层群众“公共空间私有化”和“噪音扰民”的狂欢。在老龄化步伐加快和健康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大众媒介应采用积极老龄化的报道框架,关注广场舞舞者尤其是城市新移民群体社会资本的缺失和身份认同的困境,推动城市广场舞的规范发展,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妈”跳广场舞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本文着重考察上海5个城区女性中老年市民的广场舞赋权现状,旨在挖掘体育赋权的测量方法,特别关注广场舞在社区-组织背景下对自我认知、自我效能和社会交往3个维度的影响。论文采访上海5个城区144位广场舞爱好者,每个区的广场舞调查按照实地抽样的原则,尽量兼顾到小区广场、闹市广场、路边空地、公园、居委会和街道文化中心场地等不同类型,采用问卷形式进行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结合的方式。这是中国第一次运用实证方法来测量体育赋权,结果显示广场舞本身就激发赋权过程的发展,同时广场舞锻炼时间越长,广场舞爱好者的自我效能也就越高;不同的广场舞场地,其广场舞爱好者的群体认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广场舞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综述与分析,指出广场舞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研究空白,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更好更快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瑜伽更好地、全面地融入我国现代体育文化的环境,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归纳推理法等,深入探讨瑜伽在当代中国流行的社会动因。认为:在瑜伽健身修心价值得到普遍确证的前提下,由于中国和印度同属高语境文化圈,两国人民的价值观相近,彼此文化中很多象征符号类似甚至类同,使瑜伽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相对顺畅,依靠瑜伽在中国国内发展的社会性别文化建构过程,并伴随我国扩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群与丰富体育外交形式的社会发展现实需要,这些共同构成瑜伽在当代中国流行的社会动因;瑜伽在中国的本土化发展是以文化共通性、文化同质性乃至文化融合性为依据,通过我国禅宗、道家等文化与印度瑜伽文化之间的适应、接纳与结合,进而形成的一种交融、共生、共存与共享的跨文化传播模式;瑜伽的本土化发展贯穿的是一种“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的文化整合和文化创新理念,体现的是中国本土化情境与全球化意义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8.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湖北省14个乡镇的实地调查,了解广场舞对参与人群身心健康、人际交往以及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影响,揭示乡镇广场舞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广场舞在乡镇得到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疏与堵”看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疏与堵”的视角,对广场舞健身文化发展进行研究,新时期价值与矛盾同在.一方面,在我国老龄化形势严峻和退休年龄过早的局势下,广场舞健身成为了女性中老年人新的生活重心,具有明显的积极性价值;另一方面,广场舞健身具有自发性,噪音污染、邻里矛盾激化和城市空间的占领是其矛盾之重。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立法与规避、疏堵结合将会有利于广场舞健身文化的流传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