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利用数理统计法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全程跑的加速节奏对全程的成绩有较大的影响;在各分段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国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 100m跑速度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第7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决赛运动员的4个阶段——加速跑段、途中加速段、最大速度保持段和最后)中刺段的速度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0m跑成绩与步频和步长的调节高度相关;途中加速、最大速度的保持以及速度节奏的平稳对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100米跑运动员的加速跑、加速跑距离、加速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相关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0米跑的加速跑距离和总成绩在可能不相关的情况下,不能计算它们的相关性;100米跑的加速能力强的表现应该是加速度大,传统的理解“加速距离长,加速能力强”是错误的;建议100米跑的速度特征研究立足于最大速度的研究上,所有的研究应该围绕如何提高最大速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4.
李春雷 《体育学刊》2004,11(1):117-120
对近20年世界女子100m跑成绩演变和1997年田径世锦赛女子100m跑成绩数据(100m各段落跑速、步长、步频、步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世界女子100m短跑优秀运动员成绩近20年稳步提高,平均最高速度的产生段落在50~60m之间,即起跑后6~7s,速度下降发生在90~100m,下降幅度达到6.18%;在冲刺阶段,大部分运动员步幅增大至最高水平,步频和步长呈高度负相关,年龄与步长呈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100m跑成绩。  相似文献   

5.
1.研究结果与讨论(1)当前100米运动员的速度节奏和速度模型研究:100米跑根据其速度的变化特点,可以分为加速段、保持最大速度段、速度耐力段。在这三个跑速阶段中,运动员步长的长短和步频的快慢有较大的差距,在起跑和加速段,随着速度的急剧提升步长和步频同步提高,在最高速度和保持最高速度段步长和步频相互制约,在接近终点步频下降而步长有增大的趋势,这是由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特点所决定的。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特点是加速能力强、加速距离长,在冲刺时仍具有较高的速度。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对运动成绩有决定作用,但它与达到最大速度的距离之间…  相似文献   

6.
翟丰  张艳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4,26(2):42-42,45
通过对我国优秀的校男子短跑运动员在百米加速段落的速度、步长、步频的比较以及全程跑有关指标的分析,揭示高校男子短跑运动员比赛全程及加速段落运动学特征,步长、步频的差距,并提出相应训练建议以利于对运动员的加速能力进行检查与评定,以提高高校短跑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对100米跑技术不同环节认识较为模糊关于100米跑的技术环节划分,我们更多的是从田径教科书上了解到的,一般将100米跑划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跑四个阶段,其中由于途中跑占的距离长,被认为是决定100米跑的最关键环节。起跑更多地依赖于运动员神经反应速度的快慢,起跑后的加速跑的目的是使身体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加速度,如何进行更有效地加速跑,我们的认识并不是很清晰。进入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后,我国的运动员更倾向于通过动作频率来快速提高加速度,由于步频的快速最大化再加上运动员身体的特殊姿势,在这个阶段增加步长成为一个较为困难的事情,  相似文献   

8.
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男子100米跑运动员陈文忠与世界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100米跑的主要问题在于加速能力和步频步幅协调能力的不强,以及维持高速度的能力不足方面。在训练中应强化对体能的训练,提高专项力量,注意快跑中放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法对第三届与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决赛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同时发现,在各分段中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著性差异。 1.世界优秀运动员全程跑的步频、步长变化表1是世界优秀运动员100米全程跑的分段步  相似文献   

10.
发展跑速主要是步长和步频。步长靠下肢力量、腿部关节柔韧性,以及合理的技术动作来实现;步频是靠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和动作的协调性而得到。而途中跑是短跑教学的重点也是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因此通过大量有效的练习方法发展途中跑的步长和提高步频,提高跑的放松能力,才能逐步提高跑的速度。在十多年的业余训练中,本人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创新,总结一些练习方法以供同行参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九运会中国男子百米跑优秀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录像解析,分析所获得的速度、角速度、步频、步长、单步各时相等运动学参数的具体指标,并与国内外优秀百米跑选手作比较,结果认为,九运会男子百米途中跑速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因主要是步长的提高,但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步长不足;中国百米跑运动员应减少腾空时间以增大身体重心位移的支撑与腾空时间比;九运会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摆腿及摆臂技术差异较大,且摆臂时前摆不足后摆过大,使身体产生向前的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2.
对短跑途中跑髋关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短跑途中跑中,髋是人体水平加速的主要内部动力来源.这个内部动力来源于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控制髋关节的屈髋肌群和伸髋肌群强有力的收缩与协调的伸展能力.用髋跑可使步幅达到最大,同时也能促进步频的加快,使步幅和步频的加快通过用髋跑达到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中长跑的核心之一是速度,没有速度就不会有优异的成绩,而要提高速度,增强速度力量是关键措施之一.本文从运动训练学角度,结合自身带队训练实践,较全面地分析了中长跑运动员速度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并针对在速度力量训练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总结。  相似文献   

14.
运用标准的三维摄像DLT法测量和录像解析的方法,以参加全国第十届冬季运动会速度滑冰比赛前6名的 男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500米比赛起跑阶段下肢蹬冰技术进行运动学研究。旨在揭示运动员在起跑阶段下肢蹬 冰过程中蕴含的运动学规律,为丰富速度滑冰技术理论,为教学、训练和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e biomechanical profile of high-level endurance runners may represent a useful model that could be used for developing training programmes designed to improve running style. This study, therefore, sought to compare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performance and recreational runners. Kinematic and kinetic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during overground running from a cohort of 14 high-performance (8 male) and 14 recreational (8 male) runners, at four speeds ranging from 3.3 to 5.6?m?s?1. Two-way ANOVA analysis was then used to explore group and speed effect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used to explore the interdependence of the tested variables. The data showed the high-performance runners to have a gait style characterised by an increased vertical velocity of the centre of mass and a flight time that was 11% longer than the recreational group. The high-performance group were also observed to adopt a forefoot strike pattern, to contact the ground with their foot closer to their body and to have a larger ankle moment. Importantly, although observed group differences were mostly independent of speed, the tested variables showed a high degree of interdependence suggesting an underlying unitary phenomenon.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to compare high-performance and recreational runners across a full range of kinematic and kinetic variable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high-performance runners maintain stride length with a prolonged aerial phase, rather than by landing with a more extended knee. These findings motivate future intervention studies that should investigate whether recreational runners could benefit from instruction to decrease shank inclination at foot contact.  相似文献   

16.
田径速度项目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特征解析法、访谈法和定基比增长系数计算等研究方法,对田径速度性项目世界优秀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结构进行研究。研究揭示,速度素质的增长具有“早熟”特征,其训练结构体现出以提高最大速度为核心,以最大负荷强度和较少负荷量的短距离跑练习为主要手段等特征;力量素质的增长呈现出“两头慢、中间快”的发展特征,其训练手段主要是由单腿或双腿的连续跳跃、跨步跑(跳)、高抬腿跑和多次数的深蹲或半蹲练习构成;而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则主要是由长翼项距离和比赛距离的重复跑和间歇跑等要素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