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直觉思维对棋局形势作出判断,并依此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这是一个高水平的运动员下棋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所谓直觉思维,就是没有经过推理和综合,没有作仔细地分析研究,仅仅根据表面现象和当时的直接感觉来认识事物。直觉的产生,是头脑兴奋中心与有关信息突然接通而得出的一种认识。它的特点是直接把握所认识的对象,而不去过问相关联的其余部分。  相似文献   

2.
于文福 《钓鱼》2013,(18):48-49
路亚路(钓)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直观性。所谓"直观",按照《辞海》的解释:"就是实践中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直觉和表象。其特点是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但是,直观所产生的感觉、直觉和表象,绝非如见到河就搭桥那么简单行事。它是以已经获得的知识和累积的经验为依据,是在过去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多次  相似文献   

3.
太极拳深刻烙印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整体意识'阴阳'和'气'等普遍和谐价值观念,实现传统养生和拳术的和谐统一。人常练太极拳能体悟诸多和谐因素,促进人的心灵趋向美、善,达到与人、社会、自然友善和谐共处。在人类倡导维护和平与共同发展的主题下,习练太极拳对构建和谐社会、人类绿色有机生存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杜子字 《武当》2006,(6):15-16
太极者,阴阳生化也。太极首先是一种世界观,是如何看待世界万事万物的基本方法。从此世界观出发,认为相对静止或运动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类对立的基本元素所构成。中华古代圣哲在高度概括了自然万物的基本元素 (属性)之后,以参同体悟的直觉方法发现了这一阴阳变化的客观规律。太极是一种相互转化的运动状态,是“阴物质”和“阳物质”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状态。这种状态相对于外部事物来说,是不可分解的胶着在一起的。太极正是特指这样一种过渡性的临界状态,是阴物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指周围的境况,亦指环绕所辖的区域。任何事物存在及发展,无一不受其环境变化的制约。通过对环境的研究,能加深对事物本身及发其展趋势的认识。对环境研究的范围,应依据对事物不同层次认识的需要。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内环境研究着眼于事物内部各环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探讨;外环境研究则着眼于那些能对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其它事物的探讨。如果把二级系统看成是一级系统的子系统,又把三级系统看成是二级系统的子系统……。那么同系统的其它子系统就是所要研究的子系统的外环境;对本系统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其它系统也是所要研究的子系统的外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  相似文献   

6.
竞技体育的价值自觉是指竞技体育运动中的价值主体在发展竞技体育价值认识上的选择,是运动员在遵守竞技体育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够体现自我价值的实践活动.正确认识竞技体育的价值自觉将有助于竞技体'育的价值回归以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人类首先是从比较串认识世界的。比较法是一种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现象异同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常用方法,幼儿从比较中认识猪、鸡、狗、猫之间的区别,学生从比较中认识体操,田径,游泳和球类等运动方式的差别,各种运动技术所谓先进与落后  相似文献   

8.
与建立在语言概念之上的逻辑思维不同,体悟思维是人这一认识主体对于认识对象所进行的一种贯通身心的内向默会和整体把握。而以身体为实践对象,具有身心贯通性的传统武术修为,则是一种技能水平和道德修养不断得以提升的过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对传统武术修为过程的创拳、学拳、练拳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体悟思维分别进行论述后,认为传统武术修为表现出了鲜明的体悟特征。认识和把握传统武术这一思维层面的特点,对于提升个人的武学修为水平和道德修养境界都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9.
比较法是一种确定两种或多种事物或现象异同的思维过程和逻辑方法,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常用方法。幼儿从比较中认识猪、鸡、狗、猫之间的区别,学生从比较中认识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方式的差别。各种运动技术所谓先进与落后也都是在比较中鉴别的。在比较中摒弃落后技术,发展与推广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0.
“外国邮票上的中国事物”专题一直深受广大外邮爱好者的喜爱,看见自己熟悉的事物出现在外国邮票上,我们的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和自豪感,这也正是这个专题广受欢迎的重要原因。“CHINA”或“CHINESE”的主要意思是指“中国”或“中国人”,这是我们判断一枚邮票是否属于中国事物专题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某些以“CHINA”或“CHINESE”命名的事物却并非指中国事物,而仅仅是与中国有关甚至与中国没有任何关系。  相似文献   

11.
探寻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中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体育日益显现着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当我们确立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战略之后 ,关键是剖析二者协调发展的复杂过程和机制 ,就如何协调提供有效的理论模式。本文对中介的研究就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它有助于对协调发展战略的全面理解 ,避免认识简单化或“跳跃式”的逻辑错误 ,并对今后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一、中介在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所谓协调 ,是表述事物的一种平衡状态和实现这种状态的方法。这里所讲的平衡态不是指事物诸要素、方面由于正反方向…  相似文献   

12.
“晕轮效应”与师生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晕轮”是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冰晶的折射作用,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一种朦胧光圈,又称“日晕”或“月晕”。它是宇宙间的一种自然现象。“晕轮效应”是社会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们对某事物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其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晕轮效应”广泛地存在于人  相似文献   

13.
祝芳  王菊红 《体育师友》2010,33(6):62-63
每当学年(学期)或某单元教学结束,笔者会让学生写一份体育学习小结,目的是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引导学生写的真实、真诚。内容包括:学习体悟、自我反思、对课堂与教师的评价与建议等。掐指算来,这样的坚持有近十年。这十年,也是笔者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年轻教师,逐步进入专业教学研究的十年。  相似文献   

14.
体育教学思想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教学现状所产生直接的或者间接的看法或认识,依据这些认识或看法对自我在今后体育教学实践过程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并能最终形成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教学体系.我国的体育教学思想随着社会变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一、认识与探究(一)特色体育项目的内涵特色是指一个事物独有的、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容、形式、风格等,其基本含义是与众不同、特别出色。特色体育项目则是指学校在体育领域的某一方面有其独特创意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有所建树的某一项目。(二)特色体育项目的形成特色体育项目的形成是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它孕育的基础建  相似文献   

16.
自我效能是指: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所表达出来的成功地完成某任务以达到某一目的的期望或信念程度。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和信心(或信念)。现简述如下几点: 1、自我效能对个体的影响自我效能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通过对环境的选择和改善,个体能改变他们的  相似文献   

17.
<正> 前言任何真正的科学理论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产物。作为科学理论的认识论,也是从不同方面或从不同角度对有关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正如毛泽东同志指出:“就人类认识运动程序来说,总是由认识个别的和特殊的事物,逐步扩大到认识一般的事物。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事物的共同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1 遵循美学原理实现情感转移的教学体验 所谓“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体验。 人在认识客观现实时,总是对客观中的一些事物感到满意、愉快或热爱,对另一些事物则感到不满,甚至厌恶、恼怒。这种愉快、热爱、厌恶、恼怒等等,都是人对事物的情感的源泉,人的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所引起,并随一定的认识过程(感知、思维、想象等)而产生。无缘故的情感是没有的。但是,情感与认识客观事物不同的。因为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情感则是在认识客观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奥林区克运动的发展,竞技体育已逐渐成为人类新的共同的精神文明。竞技体育已成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如何来评价竞技体育的文化属性及特征,是一个有趣的体育科学理论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竞技体育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双重文化特征。科学是指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注1)所谓“科学性”是指对事物的认识有较严格的理论体系,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20.
“晕轮”是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冰晶的折射作用,在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一种朦胧光圈,又称“日晕”或“月晕”。它是宇宙间的一种自然现象。“晕轮效应”是社会认知心理学中研究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人们对某事物的整体印象,直接影响到对其具体特征的认识和评价。社会心理学家认为,“晕轮效应”广泛地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并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微妙的影响。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是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人际关系,这种师生关系所产生的“晕轮效应”必将对体育教学有着重大的影响。一、“晕轮效应”的特性与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