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
对武术课程教学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外来武术,全球化的文化侵略与争夺的冲击,提出了武术课程的教学应以"促进健康,传承文化"的观点,以武术文化的传承推动武术课程教学的变革,从实行文化、保健、技击、评价模块教学的角度推动高校武术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作为武术专业中的新兴方向,是弘扬中华文化和武术精神的重要载体,但从总体而言当前武术课程的设置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文章从武术表演专业发展历程、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角度论证了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发展的路径,进而提出合理化意见。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高校武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武术课程育人功能。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向进行探索。研究认为:"课程思政"理念下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教学改革以立德树人、育人报国和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领略武术冠军风采、组织校园武术赛事和打造互联网+武术为教学方略;以构建武术知识体系、丰富武术教学案例、凝练武术育人成效、领悟武术运动内涵、宣传武术运动文化、建设武术精品课程为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4.
武术要继承和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把武术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进行系统的武术教学是武术发展的良好途径。文章在查阅了大量文献整理得出,武术有单独开设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探究中央国术馆武术普及教育课程设置,目的是提炼和汲取历史经验,为我国当代武术普及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在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基础上,研究发现,中央国术馆的武术普及教育课程经历了南京时期分级培训模式下的武术课程设置和国民政府迁移时期短期培训模式下的武术课程设置,在全面抗战前对编订大中小学武术课程标准做出了贡献。中央国术馆武术普及教育课程遵守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体现了传承体用兼备的价值追求。主要启示在于,应重视“刚健有为”的武术普及教育观念,以及重视拳种意识以开发中华武术对抗类技术课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高职武术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武术课程改革实践,对高职院校完善武术课堂教学、加强武术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课堂教学与校内外武术活动的有机结合等进行探索,提出一系列改革实施方案,旨在为高职院校武术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丈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山西、四川部分高校开展武术功法运动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校开设武术功法课程非常少,还处于起步阶段;武术功法运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健身、技击和竟技价值,在我国高校开展武术功法课程可以丰富武术教学的内容,有利于高校体育的发展,在高等体育院系开展武术功法课程是...  相似文献   

8.
高幕峰 《体育科研》2013,(3):97-100
运用问卷调查、数据统计、逻辑推理等方法,以全球孔子学院理事会为调查对象,对武术课程开设现状及发展作了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孔子学院对武术课程存在着较大的需求空间,但各区域孔子学院武术课程开设不均衡、武术师资的匮乏、海外师资未有效整合利用,缺乏针对性教材及有效的教学模式等是阻碍武术课程开设的主要困难。对此提出:重视孔子学院对武术课程的需求空间,加强武术课程重视程度;同时增加师资派遣及海外资源本土化最大化利用;创编针对性的武术教学大纲及教材,注重武术教学的创新性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武术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进行理性思考与分析,从现有的事实材料中归纳、推断、总结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的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对策思路,使武术类课程能够更好的适应高校武术课程改革及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中融入安全教育的理念早已提出。武术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高校武术课程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武术项目本身具备的天然的安全教育属性,多样的防身自卫方法,丰富的基本功动作练习都能与安全技能所需要的能力很好的融合。武术课程融入安全教育,对进一步深化武术课程改革,探索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新思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武术演艺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它的出现,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武术的娱乐功能、商业价值的凸显;更是武术文化价值的重要展现形式,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武术演艺也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它更加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是当代武术发展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相似文献   

12.
武德是武术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承载着武术文化的内涵,体现着武术文化的核心价值。武术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武术自身内部结构体系(技术、理论)的发展与完善上,另一方面表现在武术向外的传播与推广以及传播与推广过程中对人、对社会的影响上。弘扬武德,是武术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是武术向外传播与推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和武术的本质出发,武术教学是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而武术运动训练则是在武术教学的基础上,以实现竞技运动为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种武术教育过程。本文通过对二者区别与联系的分析,认为在当今武术科学和武术实践中,这两大科学原理已成为体育科学中武术文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的“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终身学习的重要举措.文章以中国武术精品课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切实把握当前我国武术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武术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加大对武术精品课程的宣传力度;学校和武术运动管理部门加强关于武术精品课建设的引导;重视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5.
竞艺武术是武术与表演艺术的有机结合,是武术艺术化的一种创新,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演艺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使者,促进了高校间的国际化交流,并为当今的武术学科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发展方向,更体现了武术的一种时代特征和时代需求.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教武育人"始终是贯穿在整个武术教学全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学德",武德教育是习武、教武的先决条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并查阅参考有关武德教育的各类文献,主要针对高校学生选修武术套路的武德教育若干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高校推广武术套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发展历程及栏目设置两方面对《中华武术》杂志自1982年创刊至2009年7月的27年发展脉络作了系统梳理。站在“武术传播内容流变”的角度,将杂志的27年发展历路划分成了四个阶段,即:1982年——1996年:挖掘整理社会武术,推广宣传竞技武术;1997年——1999年:竞技武术与社会武术并行,太极拳渐现峥嵘;2000年——2004年:太极拳法独领风骚,竞技散打一现昙华;2005年——2009年7月:社会武术兴盛,学术版应需而生。并在所划阶段的基础上,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拦目设置情况做了详尽的解析。有助于武术研究者们全面把握《中华武术》杂志的27年发展史。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开展对于武术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将有助于它在学校体育课中普及发展。沈阳市2006年在普通高中开始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文章综合分析普通高中武术教学的现状,结果表明:武术教育工作者应加大力度积极推广武术运动,在政策上加大引进专业师资人才和提供师资共享,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打破以往旧有的模式,发挥武术优势,完善学校武术教学,尽快使武术这一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中普及。  相似文献   

19.
普通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武术课程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改革实践中受武术教师、武术设施资源与学校体育行政管理三方面的影响。师资是保证武术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场地、器材是武术课程模式改革的有力保证,也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而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效率是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文章对制约高校武术课程模式改革的主导因素进行解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