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运动与峰值骨量(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峰值骨量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其中,体育锻炼是提高峰值骨量的重要方式。少儿时期进行体育锻炼对提高峰值骨量起到关键作用,但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峰值骨量的作用效果不同。目前研究认为运动影响峰值骨量的机制主要是力学控制,其次是生物因素,但运动影响峰值骨量的具体信号转导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厦门市20~59岁成年人进行超声骨密度测量,了解厦门市成年人骨密度现状为骨质疏松高危人群的筛查与骨质疏松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使用Sonost-2000超声骨密度仪测定跟骨超声参数。结果显示:厦门市成年人骨质疏松总发生率22.8%,厦门市成年人骨密度水平较低,在年轻人群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现象,并且男性的骨质疏松率并不比女性低。厦门市男性成年人骨峰值出现在20~39岁,女性骨峰值出现在40~49岁,两者都存在峰值骨量偏低的情况,并且男性成年人还出现骨量过早丢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营养、运动和激素促进骨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康的骨骼需要一个平衡的“三角支架”来支撑,即①经常性的体育活动,②充足的钙摄入,③正常的激素水平。通过在30岁前最大限度地增加骨储存,并在30岁以后降低骨丢失的速率,就可以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促进骨健康的理想运动方式是一天中进行多次的短时间运动,积少成多,而且要以各种方向和方位的负重运动为主。充足的钙摄入对达到峰值骨量和减少衰老性骨钙丢失极为重要,也是获取运动健骨作用的必备条件。激素水平的改变对骨量的影响最大,超过了运动和营养的作用。当今,只有为数不多的美国人能够做到摄入充足的钙和每周进行足量的运动.来增进骨骼健康。这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4.
游泳与年老性骨质疏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红星 《游泳》2001,(5):29-30
随着人口寿命的不断提高及老年人的不断增加 ,作为老年退行性重要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及其所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各国政府及老年医学工作者对此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骨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随年龄增长 ,骨量持续增长 ,皮质骨约在35~40岁达到峰值 ,松质骨略早。当成人骨量达到峰值并经历一段骨量相对恒定的时期后 ,随即伴随增龄开始发生骨丢失。不论男女 ,就皮质骨而言 ,大约在40岁左右开始丢失 ,松质骨丢失的时间则相对较早 (为35岁 ) ,其丢失速率亦高于皮质骨。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方法使发生骨丢失、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呼和浩特市地区人群骨密度现状,分析影响骨密度的体质因素,探讨运动项目和强度等因素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呼和浩特市地区各类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韩国产OSTEORFO骨密度仪测试右足足跟,采用2010年全国国民体质监测仪器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值。测试结果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①呼和浩特地区骨质状况总体较差,35岁以下峰值骨量正常者不足40%,表明在此年龄段未能达到最高骨量储备,提示骨量减少有低龄化趋势。②骨密度与体重具有相关性,骨量流失程度与运动习惯、运动方式、强度和频率等都有关系。结论:人体骨量储备的90%约在20岁前完成,青少年期建立良好的运动习惯可以增大峰值骨量,适当的体重和后期运动可以减缓骨量流失。建议在青少年期提高骨量储备,并采取正确运动方式来减缓骨量流失,防止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6.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骨量,预防骨质疏松。本文对进行足球专项训练的男性少年进行跟骨骨骼质量测试,结果显示:进行足球专项训练的少年在骨密度、骨强度和骨折风险指数上与非训练少年都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足球训练对提高少年的骨骼质量具有一定作用,有利于提高其成年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7.
骨密度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骨密度测量的常用方法,并系统划分影响骨密度的因素。判断骨密度与年龄的关系,为青少年的年龄推断提供依据,得出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与年龄相关的骨质量减少。根据测量青少年的骨密度来解释为什么男孩在青春期后期比女孩发育得快;特别对女性进行调查发现,体重与瘦组织和脂肪组织在男女各个部位的骨密度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体育锻炼对其骨质量峰值期和衰老下降期的影响及运动负荷与骨质量的关系,发现女性在绝经后期骨质量快速下降。老年退行性骨质量丢失和绝经后骨质量丢失的综合效应以及峰值骨质量低于男性的特点,使得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性高于任何人,雌激素水平低下是长期的剧烈运动训练引起骨密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日青少年骨密度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日青少年骨密度的共同研究,在测定从初中到大学各年龄段骨密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骨密度与形态及运动、饮食习惯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的骨密度略高于日本,中、日青少年的骨密度在18岁以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女青少年的骨量峰值早于男青少年出现。身体形态与骨密度的相关性较低。运动与饮食习惯对于青少年的骨密度起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日本相比,我国青少年的饮食与运动习惯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人体骨量变化研究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林  杨锡让 《体育与科学》1999,20(2):7-10,22
骨质疏松症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种严重疾病。骨质疏松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在影响骨质疏松的诸因素中,体育锻炼对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人的骨量随年龄增长的生理变化规律、骨量丢失模型、峰值骨量及其相关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为探讨防治骨质疏松的积极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大鼠运动模型的建立与训练效果评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林 《体育科学》1999,19(6):72-76
本研究对3月龄SD纯系雌性大鼠行卵巢切除术,成功复制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在对各运动要素研究基础上,建立了以预防骨质疏松发生为目的的运动模型,并对不同强度运动后骨矿含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3个月训练后的研究结果指出:适宜运动对卵巢切除大鼠的骨量具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骨量在适宜运动范围内随运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研究发现,运动对OVX大鼠和SHAM大鼠的影响机制不同:运动对卵巢切除OVX大鼠的作用主要是维持骨量或延缓骨量丢失;而处于生长期 SHAM大鼠的运动效应则在于获得较高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抽样调查对新疆10500名维、哈、蒙、柯、锡、塔、回7民族(简称“新疆7民族”)成年男、女身体素质8项指标的测试,进行研究分析,揭示新疆7民族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和性别间所存在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12.
运动即变化,太极即变化。太极拳即变化之拳。太极拳运动就是要把种种变化在拳中演练出来。太极拳以拳为形式,其目的在于要达到“太极”状态。拳是小“道”,“太极”是大“道”,习拳明理,以小“道”通大“道”,是太极拳最重要的意义。变化即是太极、太极拳最根本的意义。误解了太极拳“变化”的真意,只会将太极拳引入歧途。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国际竞技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 千分之一秒的胜负都需要运动员付出极大的生理代价, 这就更加要求以科学合理的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类的运动能力, 有目的地进行科学训练。下面就一些比较常用的生化指标的特性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作一综述。如对训练的适应, 机能状态的评定, 实际应用方法等, 使运动训练更具科学性。本理论对教练员和运动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10500名新疆维、哈、蒙、柯、锡、塔、回7民族(简称“新疆7民族”)成年男、女身心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有近1/3的人群因各种疾病而住院,病因尤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为最多。究其原因:参与体育活动项目比较单一,而且民族传统项目非常少,锻炼时间总体偏短。客观上与新疆7民族成人工作忙、家务重、无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等因素有关,主观上反映出对体育锻炼与健康重视程度不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以α-甲基苯乙烯和叔戊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磷酸的作用下合成产物1,1,2,3,3-五甲基茚满。考察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物料比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5g磷酸为催化剂,叔戊醇与α-甲基苯乙烯的摩尔比为1.3:1,反应温度50℃,产物收率达到32%。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感觉和知觉、注意、情感、意志在篮球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的阐述,意在阐明感觉和知觉、注意、情感、意志是篮球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学地研究篮球教学的心理学内容,为提高篮球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article, I will examine a difficult subject in competitive sports: loss and defeat. Defeat is painful because we do not enter into competitive games to be defeated, although defeat is a strong possible outcome of the game, especially among more or less equal contestants. If losing a game is an existential condition that lies ahead of every athlete and team, even the best ones, why is defeat difficult to accept, especially in modern times in contrast to ancient times? I will explore recent studies and ideas on sacrifice, especially those of Bataille, and discuss Heidegger’s notion of being-toward-death within the context of defeat in sports. Every defeat presupposes a form of sacrifice, understood in the loose sense, and every sacrifice presupposes a certain disposition toward death. Not only is defeat an inevitable condition in sport-making, but it is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regimes of victory. Nietzsche acknowledges this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defeat and victory. I will detour into this area to show that Nietzsche’s agonistics does not dismiss the necessity of loss, defeat, sacrifice, and death in competition; on the contrary, and this may not be obvious to modern readers, he sees them as necessary in the practices of self-transformation toward higher goals and states.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philosophy of sport as a field of study in Japan, its history, characteristics, and future prospects, as part of a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discipline of sport philosophy. The Japan Society for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has been holding an annual sport philosophy conference every year since its inception in 1978. Nevertheless, the trends of sport philosophy in Japan have not been conveyed abroad. The language barrier between Japanese and English as a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ool makes it difficult to spread our work on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throughout the world. The question arises as to whether the philosophy of sport in Japan has the same trends as those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Is it reasonable to assume that it has different aspects and interests than philosophy of sport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We will also try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for our audience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is study recorded the age, height, weight, and grip strength of 299 healthy adult males, representing college students newly enrolled in a body conditioning class, college athletes, recruit policemen and policemen.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ed that for men in condition and within the limits of the study, grip strength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weight but not to height or ag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