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跟踪观察等方法,对我国长距离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整体训练负荷现状、各运动素质训练负荷结构进行研究,揭示该项目训练负荷结构特点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认为,我国长距离游泳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总体训练负荷没有超出该项目青少年阶段训练负荷的范畴,全年训练负荷结构安排重点突出并兼顾其他素质,应重视有氧能力对发展运动员能力的积极作用.结合实证研究发现,教练员安排青少年训练负荷结构时重视技术及功能性力量训练,耐力素质训练能够结合训练阶段安排,各单项素质负荷结构思路趋向理性化,建议速度训练应结合运动员个性化特点水平来设定负荷.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负荷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找出我国青少年赛艇训练所存在的问题,从青少年阶段的训练为我国赛艇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跟踪记录法对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负荷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赛艇运动员训练负荷量偏大,负荷强度偏高,训练内容安排和成年赛艇运动员一致,方法手段单一。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还在于青少年赛艇教练员自身理论知识不足,对项目本质规律认识不够,以及相关体育科研工作者对青少年赛艇训练特点的研究不够造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短道速滑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负荷强度下机体的几个生化、生理指标的测试,目的在于观察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并对其训练效果做出正确的评估,从而为训练的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优秀体操运动员张宏涛的竞技能力特征、训练指导思想、训练方法与手段、训练负荷安排等方面入手,探讨其大赛前的竞技能力训练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在张宏涛两次大赛备战中,训练指导思想定位准确,整体训练思路清晰;阶段训练的划分细致,节奏清晰;竞技能力改善与状态形成合理;体能的训练紧密地结合了自身及项目特点,技能训练方法体现出多样化和个体化特点;备战周期整体负荷节奏和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变化、训练课中负荷的量与强度的变化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5.
李庆峰  谭现花 《体育科技》2023,(6):21-22+25
运用测试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对备战全运会的古典式摔跤重点运动员肖某大负荷训练期血清肌酸激酶(CK)进行连续的检测,分析该指标变化的个体特征,并结合教练员的训练计划安排和运动员训练表现,对运动员个体肌肉负荷、恢复等进行训练监控。研究得出该队员大负荷训练期肌肉负荷较大,恢复较快,训练呈现出一定的节奏性变化,符合训练计划安排特点;但在最后一周表现出训练不适应等个体分析,为教练员提供了后期训练安排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第12届全运会女子5000米项目金牌获得者山东省中长跑运动员姜晓丽的赛前训练阶段划分、训练内容安排、训练计划的实施及恢复措施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山东省中长跑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训练规律,提出我国中长跑项目的赛前训练方案:坚持从实战出发划分赛前训练时间,重视多种手段的恢复性训练,以专项素质训练为主,突出速度耐力与冲刺能力及速度力量的训练,及时发现并消除运动员机体与心理疲劳。  相似文献   

7.
宋来  徐磊 《冰雪运动》2012,(5):14-18
短道速滑项目夏季训练与赛季训练的不同在于夏季训练没有比赛的干扰,教练员可以更好、更合理地安排训练,运动员也可以在相对完整的训练中迅速恢复、积累体能,提高竞技能力。所以夏季训练是短道速滑运动员最为系统的训练,是决定运动员赛季成绩优劣的关键性基础阶段。因此,对短道速滑项目夏季训练的时期划分、训练内容和运动负荷的安排等训练问题更具研究价值。通过对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队夏季训练阶段运动负荷的监测表明,夏季训练的时间为4~9月,共计21周,划分为四个阶段;训练内容安排的比列为冰上专项练习占总训练内容的65%,而陆地模仿练习及力量练习占整个练习时间的15%和10%,跑步、跳跃与其他练习各占5%;运动负荷的安排与特点为负荷强度成一条上升的斜线,由第1周到第21周依次逐渐升高,而负荷量却呈倒V字型,由第一阶段的低到二三阶段的高再到第四阶段的低,具有鲜明的训练负荷节奏变化安排的特征,对国家短道速滑队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具有一定的训练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力量训练的运动负荷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文献资料法、因素分析法、逻辑推理法对运动负荷控制指标的若干因素进行分析、推理,提出在现代力量训练中运动负荷结构的合理安排及不同项目的负荷安排特点。  相似文献   

9.
标枪是体能主导类的快速力量项目,对专项素质与技术的要求很高。本文旨在通过对标枪优秀运动员冬训训练阶段、内容与负荷安排等方面的分析与总结,为标枪运动员的系统科学训练提供参考。整个冬训期一般分3个阶段,按照先全面身体素质,后发展专项力量再专项投掷能力的顺序安排训练,负荷量与强度呈递增趋势;冬训期的训练內容以增强力量素质与完善专项技术为主,其他素质练习为辅,冬训期的训练目标要明确,冬训期的训练手段要丰富,冬训期的训练阶段要清楚划分。  相似文献   

10.
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在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取得了单项和团体冠军的优异成绩,通过对备战过程中的高原训练跟踪与监控,分析与研究我国女子马拉松项目重大比赛前高原训练的特点与规律,针对高原训练开始的时间、高度的选择、高原训练的时间、高原训练负荷的安排、高原训练过程阶段的划分、高原适应期的时间及下高原的时机,结合实践从科研的角度对高原训练的模式再认识。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优秀马拉松运动员胡刚军训练负荷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男子马拉松运动员胡刚军的训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 :胡刚军的训练始终抓混合代谢负荷的比例 ,通过加大混合代谢的负荷来提高训练的负荷强度 ,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 ,具有鲜明的特征 ;胡刚军的训练节奏明显 ,负荷强度安排合理 ,在保持一定负荷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负荷强度 ,符合当前先进的长距离跑及超长距离跑训练的趋势 ;胡刚军的赛前训练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安排合理 ,调控得当。  相似文献   

12.
以无锡市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队的14名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2012年训练准备期进行了跟踪监测,应用血液指标和尿常规指标分析评定准备期训练计划和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性,为科学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运动负荷引起运动员出现尿蛋白;运动员的血红蛋白(Hb)浓度的标准差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平均值稍有下降,未超过10%;WBC超出正常范围,但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大部分运动员的机体对训练负荷已经适应,曲棍球运动员准备期运动负荷安排较为科学,但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差异性是在今后制定训练负荷时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影响运动负荷安排的因素,并根据运动训练的不同阶段和时期分类,从宏观、时间和微光三个方面探讨了运动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安排,提出了运动训练中运动负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吴学勇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4):53-54,56
对参加梧州春训的13支U—19足球队的409份课时训练计划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运用训练周期理论对U—19足球队春训训练课次、训练内容和负荷安排加以改进,旨在建立合理、科学的春训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损伤类型列前位依次为关节损伤、肌肉劳损、肌肉拉伤、骨膜损伤;运动员损伤部位依次为腰部、膝部、腿部、踝关节、腕关节。发生损伤的原因有运动负荷的安排调控、技术动作掌握、带伤训练、准备活动不够到位等因素。本文将根据损伤调查情况,提出相应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运动训练的安排问题一直是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争论的焦点。分期理论的支持者认为,此理论具有广泛的经验性、科学—实验性和理论—方法性基础,当今的运动训练仍要坚持分期理论的训练原则与原理;板块理论的支持者认为,在高级运动员全年要参加多次比赛的背景下,应在短时间内通过集中负荷效应发展专项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从生理学与方法学层面对分期理论与板块理论进行探讨。认为:分期训练理论符合人体超量恢复原理,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系统论的方法学基础上;板块训练理论与集中负荷长期延迟效应存在矛盾,运动训练安排存在片面性与孤立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数据分析法,对广东省高校甲组网球队训练中队员选材、训练时间安排、训练计划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队员选材应该扩大宣传效应、由体育部门统一协调统筹、做好新进队员思想工作,训练时间的安排以提高队员水平为主体灵活安排,训练计划的安排应遵循队员掌握技战术的规律实行大周期范畴下各个阶段以微周期形式来实现相结合,旨在为广大高校同行们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试析运动员退役后就业安置难现象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文献综述法和分析讨论法分析,对我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的现状、意义以及对策进行了初步探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基本素质差、总体人数多、无特殊专长的专业运动员,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鼓励自主择业、完善就业培训和退役保障制度、为运动员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再次找到新的人生坐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