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谈中小学体育教师素质重构和体育教学观的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实施办法进行了研究,经过归纳分析,从中提取出体育健康课程所蕴含的精神实质,并提出新时期体育教师素质重构和体育教学观重建的思想,目的是加深体育教师对体育健康课程的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尽快的融入到体育与健康课之中,同时为师资培训部门加快师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美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运用实地调查和比较法对中美体育师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中美体育师资的培养模式、体制、观念差异显著。美国主要特点是教育开放,选拔培养体制灵活,课程设置时代色彩鲜明,注重教育实践等,中国在这几方面差距与欠缺突出,美国的经验给我国体育师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运用深度访谈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甘肃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现状作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体育与健康课不够重视、办学条件差、教学效果甚微,体育师资力量薄弱、水平偏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欠缺,并提出要转变观念、加强师资培训、努力开发本地课程资源和地域性学校课程来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育     
G807.01 9802409中美体育师资培养的比较研究[刊,中,A]/王永盛//体育科学.-1998.-18(1).-20-23参3(MYL)体育//教师//培养//体制//内容//课程//设置//学分//中国//美国//比较运用实地调查和比较法对中美体育师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认为:中美体育师资的培养模式、体制、观念差异显著.美国主要特点是教育开放,选拔培养体制灵活,课程设置时代色彩鲜明,注重教育实践等,中国在这几个方面差距与欠缺突出,美国的经验给我国体育师资培养提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中进行研究。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课程开发价值与优势,符合高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能体现民族地区高校的办学特色,对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建立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库、建立师资培训机制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文献法、逻辑法分析幼儿体育教育的作用及游戏背景下体育教学特征,研究发现游戏化的幼儿体育教学模式开展中存在诸多问题:片面理解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运动负荷偏低、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幼儿体育教师,并提出增强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认识、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建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加强幼儿体育师资的培训等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法研究表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在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组织形式、课程评价、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培养目标、理念等方面独具特色。提示我国体育师资培养应在宏观的目标理念、中观的体育教学模式、微观的课程组织方式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创新认识,优化实践,以期全面提高我国体育师资培养的课程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及其教学与体育哲学精神的关系,研究了在培养体育技术课程师资体育哲学精神的重要性.指出体育技术课程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培养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培养.  相似文献   

9.
体育新课程培训是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热点。采用文献法和专家访谈法,研究体育新课程下的教师培训,以期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结果表明:体育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师培训重点应是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实践性知识、教育机智、批判与反思能力;培训师资应熟知培训和教育教学理论,并具有中小学体育教学经验;培训应形成以任职学校为主阵地的,校外培训点积极参加的、开放的培训基地;培训的安排应建立在培训需求评估、培训主题的确立、培训目标的制定、培训程序的选择与设计、培训的实施、培训的评价6大系统之上。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专升本院校体育选项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课程设置、认知度、场馆条件、师资力量、体育基础等;并提出加强师资培训,开设新兴课程,引导学生进行理性选课,提升认知度,充分挖掘现有场地资源,加快场馆建设力度,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教学等可持续发展对策,为全国专升本院校今后更好地开展体育选项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专业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专业开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符合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专业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以韶关学院体育专业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为例,介绍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模块、教学考核方法等方面的设计以及课程实践的收获.阐明了高校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面临的课程体系构建、专项师资欠缺、野外实践的时间与安全压力等难点.提出了专项师资培训、建立实训基地、倡导团队授课和加强安全教育与设计的课程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对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改革的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正> 一、体育两类课程整体改革势在必行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里,近十多年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得到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些成果涉及体育教学思想、课程教材、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组织与手段、教学目标与评价、学生体育能力培养、体育器材研制、师资培养培训、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等各个方面,以及与之相关的课余训  相似文献   

13.
以现代课程论思维观和方法论为依据,结合现实,对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进行研究.认为体育新课程改革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对立,主要体现在:体育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不适用于我国教学实际;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课程思维惯性不能及时适应三级管理体制;理想化的课程权力分享造成现实中课程主体在行使权利中的"无能"和"滥用";相对滞后的体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体系无法满足新课改对师资队伍的较高要求.提出了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对立现象,寻求借鉴、继承、发展的平衡点以及建立课程实施的监控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是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的摇篮,其培养方案和模式应与中小学师资需求相适应,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应符合中小学体育教学需要,体育教学实习必须有充足时间作为保障,部分高校教师应深入中小学教学第一线研究体育教学,部分教学任务应由中小学体育教学名师来担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中小学体育教学所需要的合格师资。但是,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  相似文献   

15.
褚婷  杨宝 《体育世界》2008,(12):113-115
运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西省10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展体育课程模式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现有体育教学俱乐部、二段型、三基型和课内外一体化型四种课程模式,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缺乏多样化、师资力量缺乏和经费不足等问题影响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应对和解决目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问题,确保常态体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除要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加大对各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外,还必须加强小学体育常态教学管理建设。根据目前常态体育教学的现状和课程改革的目标,笔者就加强小学体育常态教学管理建设提出四大构想: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体育师资培养和管理的特色及其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的体育师资培养在体育专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体育师资的管理以及在职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等方面有着鲜明的特色,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美国体育师资培养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体育师资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高校体育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世界日益走向全球化、信息化,各个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体育领域中加强与国外的信息交流也愈发重要,体育教学中搞好双语教学关键是师资力量,做好师资的培训是高校体育课进行双语教学的前提。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目前高校实施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现状加以分析,并对教师的培训从制度、政策、职前、职后培训、评价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为高校双语教学的顺利推广提出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体育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师资培训等不同角度,叙述了体育特色项目课程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为高职院校职业素质训练项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协调好五大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现代课程论思维观和方法论为依据,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考察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历史.结合现实国情,就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好继承与超越、引进与本土、设计与实施、课程决策权力与主体、师资培训与培养5个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述,为体育课程行政决策者和同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