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何山 《乒乓世界》2010,(10):121-121
红双喜这十年来在套胶领域的经典之作已不必质疑,其“G系列”、“狂飚系列”、“天极系列”都已经成为众多国人共同的选择。无论是专业运动员,亦或是业余爱好者,对其依赖程度甚高。无机时代后,红双喜的应对之策是生产出了“NEO系列”,经典的“狂飚”和“天极”也都被打上了“NEO”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达标”测验运作机制改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作“达标”测验卡,设立“达标”测验日,设置“达标”测验点,对现行的大学生“达标”测验运作机制进行改革,探索出一套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个体锻炼能力,促使其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并全面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达标”测验运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3.
伍秋鹏 《收藏》2007,(5):74-76
在四川和重庆两地的古玩市场上,时常可以见刮一些黑釉堆塑罐,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它们在四川及重庆的许多县市均有出土,存世量较多。对这类堆塑罐,常有不同的称呼,有的称共为“鬼罐”,意为明器;有的称其为“老钱罐”,认为其用途是存氧中装纸钱灰;有的称其为“谷仓罐”,认为其用途是存储五谷随死者下葬,寄意亲人死后衣食无忧;也有的称其为“龙罐”,因为其罐身之上多数都堆塑有龙纹。依据习惯,这类器物似乎称“谷仓罐”更为确切些。  相似文献   

4.
李娜 《收藏界》2010,(4):54-57
“面罩”是我国古代贵族丧葬时常采用的随葬之物,又称为“瞑目”。在不同时期对“面罩”的称谓有所不同,如西周时称之为“瞑目”、汉代时称之为“覆面”,而今日则通称其“面罩”或“面具”。  相似文献   

5.
武术实践与理论表明,武术技术所追求的动作意象恰恰以身体“意向”为其真正所指。然综观其研究谱系,武术“意象”论域迄今尚未走出一大误区,即对“意象”与“意向”关系的模糊与不清。明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把握武术“意象”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身体现象学中的身体“意向”为理论视角,以武术技术实践的训练理念与典籍术语为解读内容,对武术“意象”的“意向”之维及其意义作一阐述。研究指出,中国武术所追求的“意象”正是以身体“意向”为其内在能动性。这一观点的提出,不仅弥补了武术“意象”既非客观事物的表象又非主观意志表现的理论不足,更使得一种强调生命能、生命动力的“主客一体”的武术“意象”得以真正确立。武术“意象”由能动性、自反性、超越性的身体“意向”,使武术“意象”彻底走向了一种“身心一如”的功夫境界。这种“我能”的身体“意向”以其“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的真正统一,使“生生不息”且极具动态的天人之“意象”与道体之“意象”得以不断生成,有力彰显了武术“即身而道在”的超越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一、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论认识 启发式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规律,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启发式教学是由问题开始,经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思维,发展学生认知能力的过程。“启”即“开其义”,“发”即“达其辞”。这里的“义”就是具有权威的“道”;“发”就是使学生能用语言表达“道”的内涵和把握“道”的本质。“启”具有启动之意,是教师的行为,启动的对象就是学生。而“发”则是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体能”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体能”的概念在体育界中应用比较混乱,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学者对于“体能”概念论述的分类和总结,并对“体能”及其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同时规定了“体能”定义的外延,并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以便于这一概念在体育科研及其它领域进行科学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角抵”和“手搏”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部分文献资料中还存在有相关“角力”、“角抵”、“角抵戏”、“手搏”等词语混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古代武术典籍的研究。对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的竞技活动“角抵”和“手搏”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认为“角抵”与“手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对研究古代武艺至关重要,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9.
我国史书早有“爱屋及乌”“憎人及物”的记载。师生也是如此。“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唤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信任,还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讲授的课程上来。所以师爱是激发、感召、唤起学生进取心的良药,是学生理想的生长素,是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对学生的爱要讲究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0.
黎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2):66-67,125
提出体育的“目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了规定体育实践将要实现的结果或要达到的标准,其首要条件必须符合体育的本质,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人文精神。通过对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材《体育概论》中体育“目的”、“任务”、“目标”的提出方式及内涵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体育概论》的提法更为合乎国际惯例,其内涵更为强调人的主体性及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主要特征点数据在抓举技术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抓举技术中的“近”、“快”、“低”、“准”技术原则,以及提铃“发力”、“下砸力”等特征是分析评价抓举技术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人、杠重心等主要特征点数据的分析,探讨其量化途径,以及简便易行的测量和分析方法,希望能为抓举技术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周英南 《武当》2009,(11):14-15
杨澄甫宗师说:“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故研究此道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与相当之时日。”又说:“学者尤宜先求其像,以养其气,久之自然能得其理矣。”宗师所述,精辟地阐明了太极拳习练的至关重要之处,是“经过一定的程序”及“逐日自身之锻炼”。在程序上,一须“求其像”,  相似文献   

13.
10.定在有隙,中在得横,对“定在有隙,中在得横”的技术解释,太极拳家吴孟侠在《太极拳九诀八十一式注解》中说,定是找好对方的空子”再进击,即“有隙”;“中是击中,要想将对方击中,必须得到对方的横”。这里“得横”的概念,指“得”对方的“横”,即找到对方的横向位置,其稳定性差,便于发劲。  相似文献   

14.
古代教育家曰:“一事之见于行为也,必须动其喜为此事之情”;“启其蒙而引其趣”。可见,游泳教学中,教师应用启发的方式,使学生对游泳教学的内容发生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和探索创新,增强求知欲,达到“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己”的境地,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全面化”和“专项化”训练理论 1.“全面化”运动训练理论。以“体能”为基础、以“超量恢复”为手段的“大运动量”、“二元论”运动训练理论,对我国传统运动训练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运动训练的系统性来看,“二元论”训练目的在于发展其“功能素质”,之后再与专项技术结合,构建“训练大周期”,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成绩的目的。这就是“全面化”的训练理念。  相似文献   

16.
“三从一大”指导思想从60年代产生后,对我国竞技体育运动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提出了竞技运动训练必须遵从“三从一大”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有其特定的历史含义。本文通过“态度、科学性、质变过程”三个方面的论述.试图从整体上对“三从一大”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揭示其产生、发展的内在合理性和开放性状态,以及指出在实践“三从一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健身卡冷静期的历史渊源、内涵及现实根源,指出其源于对缺陷销售方式的纠正。该制度因其解决“退费难”的初衷而受到媒体和消费者的“盛赞”,且对健身领域的过度宣传也具有积极意义。在法理上亦有实质正义、父爱主义和合同自由的学理支撑。但该制度以“行政倡导性文件”推行之初,便存在法律强制效力不足、经营者适用积极性缺乏等“跌落”内因,致使其在落地实践时面临重重困境。鉴于此,根据现有类似法律对该制度的“阐扬”指引,建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的配套行政法规中确立并完善该制度:一方面,可明确健身卡冷静期的适用边界,增强经营者的适用意愿;另一方面,可适当扩大其适用的条件,促进健身服务行业的新一轮改革。  相似文献   

18.
王清忠 《体育学刊》2007,14(9):44-46
回顾分析我国已举办的“十佳劳伦斯冠军奖”评奖过程,对其提出几点质疑:1)“十佳劳伦斯冠军奖”不纯粹是群众性的,而是集“专家奖”“群众奖”“政府奖”“媒体奖”于一身,协调困难;2)“年度人气奖”与“最佳运动员”互相覆盖,且用短信投票,对弱势群体不公平;3)网络投票缺乏民主、公平,存在诸多舞弊现象;4)颁奖典礼过分娱乐化,体育明星成了歌星的配角;5)在社会公益上“十佳劳伦斯冠军奖”缺乏作为。  相似文献   

19.
《多余的话》暴露了瞿秋白“内心的真相”,宣泄出了他全部的郁积,给人们留下了一面“历史的镜子”、“瞿秋白档案”,而人们对《多余的话》却作出了曲解。对他的自责,应结合其坎坷经历,作出实事求是的评判。瞿秋白所犯的严重错误,根本原因在于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20.
校园“小群体”体育文化氛围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校园体育文化角度,对校园“小群体”体育文化──正式“小群体”和非正式“小群体”的体育文化氛围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其实际存在的意义、基本特征、基本功能、现状等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校园“小群体”体育文化活动健康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为今后校园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