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结构。我校是一所位居回族聚居区的综合高级中学,回族生活文化与我们息息相关。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选择了将回族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程。把“民族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探究”作为突破方向,将回族体育运动项目“木球”确立为我校体育校本课程的重点,以试点实验带动全校佼本课程的研究开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国家课程开发模式与各个学校多样性和学生差异性之间的矛盾,阐述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实践模式”、“过程模式”与“环境模式”。分析三种模式的主体思想及其对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借鉴意义。认为:应根据文化背景,合理借鉴此三种课程开发模式的积极思想,开发各具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3.
以教育学和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对南京市玄武区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研究发现:南京市玄武区中学都进行了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校本培训机制不完善,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普遍较弱,场地小器材不足,开发的内容较少,组织形式较单一,没有充分体现校本课程价值,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校本课程对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育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但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没有以人为本,也没有较好的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学习领域目标”,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甘亦农 《体育教学》2008,(12):41-42
随着校本课程建设兴起和学校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体育教学大纲一统天下的做法,赋予广大体育教师课程开发或教学内容选择的权利,使得学校体育新课程在实施时必须进行校本化开发。一些同志面对实施学校体育新课程需要进行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开发,以为学校体育新课程所进行的这项校本化建设就是体育校本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对开发体育校本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阐明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保障,为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奠定了基础,并对现行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重建和创新。选择跨栏跑作为开发内容,其具有多功能价值并在教学实践中促进了学生的健康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及分析法,对“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相关概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目的在于统一认识,为进一步研究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一个对话与交流的平台,为各个学校进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素质准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三级课程”所赋予自己的权力和义务 ,要有效地参与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教师必须做好体育课程意识、课程观念、课程知识、课程理论、课程开发能力、参与意识、合作精神、课程开发动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准备。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建立我国校本体育课程建设和发展较为合理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依据课程开发的理论,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与结论:我国校本体育课程开发的系统应包括三个过程,依据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进行体育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并以此得出系统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国家集权制课程管理体制,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发展需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至此,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也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笔者在对校本课程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体育校本课程、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概念进行了界定,研究表明,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我国中小学实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既必要又可行。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已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思考,并初步形成了这一理念支配下的多种校本课程开发模式。文章采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我国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的分析,揭示当前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实施建议,旨在为丰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推动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的现状及改革趋势的分析、研究,提出高校应根据构建体育教学模式的基础——课程要素的差异和本校实际情况的特点,建立符合自身需要和本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健身思想的目的是为了造就身心健全的人,研究和借鉴他的健身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改革迅速发展的今天,对我国目前“工学结合”、“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职校办学模式下更新体育课程理念、发挥职校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从职校体育课程应立足“健康第一”、贯彻“终身体育”、构建“健康堡垒”三个方面阐述了陶行知体育观对更新新时代背景下职校体育课程理念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田野考察等方法,从概念学的角度,探究校本课程与民俗体育内涵、特点和分类;从人类学角度,探讨民俗体育与大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相关性;用事实求是的视角,调查湛江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民俗体育项目的开展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历史的纬度,厘清湛江民俗体育代表---传统武术、人龙舞、醒狮等历史形态及其变迁;从传播学方面,对该地区的民俗体育项目作为个案分析,根据课改的需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推广可利用的民俗体育项目;从未来学角度,勾勒出基于粤西民俗体育高校校本课程开发模式。研究认为:紧密结合粤西高校实际,开发具有粤西特色的、通俗易懂的、科学实用的校本课程,将弥补国家课程内容的不足,从而拓展学生视野,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同时也为其它高校或学科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以健康教育为根本的高校体育教学理论、实践课程的基本框架,提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模式,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剑 《体育科技》2011,32(4):142-145
检视大学体育现状,分析学校体育内在机理,构建以教学体系、课程体系、活动体系和管理体系四部分组成的体育健身能力培养体系,同时通过对大学体育健身能力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研究,使其有效地实现大学生体育健身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大学生健身意识,达到终身健身为目的的体育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学校体育课程评价存在的问题,梳理学校体育课程的评价观;作为学校体育课程之一的健美操,也不例外,借鉴"生命哲学理论"再次解读健美操课程评价,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和评价价值取向4个方面探讨生命哲学视域下健美操课程评价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探讨了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对学校体育隐蔽课程协调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分析了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是促进学生体育发展的隐蔽课程;结论认为在符合现代教育思想方面,需确立校园体育文化软实力对学校体育隐蔽课程协调发展的影响与作用,这对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霍军  赵艳玲 《体育科技》2014,35(4):139-140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等研究方法,基于新课程实施背景,对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进行探讨.教师专业化要求师范生的培养培训一体化成为必然,为了更好地利用教育资源、加强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高师院校从课程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培养方法与途径、课程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革新,旨在为体育教师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化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有机衔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极其丰富,是学校体育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文章在系统调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提出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多维路径,以期为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课程和传承民族文化提供实践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众说纷纭,多从教学者本身的视角来论述如何改进,极少人关注体系本身的价值及走向。研究从理论视角,根据体育教学一贯的指导思想与实践模式作逻辑辨析,并对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作再认识,指出其"坚守"的弊端和提出"选择"的可能。最后,建议在人文理性和科学理性基础上建立体育教学问责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