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体育法学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分析现有文献,提出:体育学不是体育法学的母学科,体育法学体系有层次之分,体育法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法律法规、理论以及体育诉讼实务,体育法学是一门行业应用法学、不属于独立的部门法体系等等.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引发对体育法学的深层次思考,从而不断完善、加强体育法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门新学科——体育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一) 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 体育法学在我国是近年来才开始研究并建立起来的。它是以体育法规为研究对象的法律科学。或者说它是以体育领域的法律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育法学的产生是以体育法规的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它的出现是法学体系的新分类和新发展,也是系统研究体育法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在我国对这门学科的研究,时间虽然不长,但它一出现,就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所以发展很快,不仅具有一定数量和研究能力的队伍,而且已在北京体院、  相似文献   

3.
在对国内外关于体育法学概念的诸多观点进行批判性探讨的基础上,将体育法学定义为研究体育法和应用于体育的法及其体育法律现象的一门学问。体育法学概念的外延包括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固有体育法和存在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各相关领域中的法律现象。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体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有法律解释法、法社会学方法、法哲学方法、比较法学方法和判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与我国体育法治体系相比,体育法学体系的构建具有滞后性,因此亟需对体育法学体系进行构建。我国体育法学体系的现状为已有规范基础、已有体系构型、已有全球化倾向和已有相应热度。体育法学有着行政法学、社会法学、程序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学科基础,而从法学部门划分的相对性、体育法学的规模性、其他部门法学无法覆盖以及体育法的法文化关联等方面分析,体育法学已表现出独立性。体育法学体系的构建应当包括体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研究部类、体育社会动员制度的研究部类、体育违失救济制度的研究部类和国际体育规则的研究部类。  相似文献   

5.
体育法学刍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社会主义法学基础理论角度,着重阐述了我国体育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以及体育法与宪法、行政法及其它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体育法学作为一部社会科学,它的出现是法学体系的新分类和新发展。本文就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体育法学与体育法的相互关系等有关问题,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童宪明 《精武》2012,(2):5-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比较法,阐明了体育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分析了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主要特征和理论基础,比较了体育法学与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法学研究:从法解释学到法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以20世纪末21世纪初为界分为两大阶段,从第1阶段偏重体育立法研究而忽视体育中现实法律问题的探讨,到第2阶段深入体育实践中的问题,重视体育主体权利义务的研究,并在近年取得了一定进展.简述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就,认为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存在学术积淀贫弱与学术批判缺乏,研究人员匮乏学派尚未形成,学科体系模糊与教材结构性失调,过分侧重制度性研究受法系因素与法学母学科限制等问题.新形势下,需要重新审视对体育法学的理论研究:体育法是决定体育领域中法律关系结构及产生于体育活动中的问题的一种法律,既包括国家对体育进行管制的法律规则,也包括体育运动当事人创造的用以调整彼此之间体育关系的规则;应对体育法概念中的"体育"做广义理解;体育法学是法学的独立分支学科,其应用性显著;体育法学研究对象是产生于体育实践中的包涵体育法律事实与体育法律价值的法律问题;体育法学作为学科的雏形应来自于两部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总论)和与实践相关的专门问题(分论).  相似文献   

8.
体育法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法学与体育法体育法学是一门研究对体育活动实行法律调节的科学。它是法学的分支,因此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体育法规。体育法规是国家组织、管理、调节体育活动的法律手段。最早的体育活动,只是一种私人的活动,根本没有法律的制约和干预。随着国家的产生,统治阶级为了使体育为其阶级利益服务,才逐渐产生了国家对体育活动的干预,并逐渐发展成为系统化、规范化的干预。统治阶级为了适应本阶级的利益,不断对体育活动进行调节,从而规定了调节的准则,这就是体育法规的产生。因此体育法规是在体育发展的基础上同时又由于国家对体育活动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干预才产生的。  相似文献   

9.
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及研究动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体育法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期到70年代末期,为起步阶段。以体育振兴法的研究为契机,学者们开始关注体育与法的研靠,打破了以往“法不介入体育”的传统观念,日本体育法学开始兴起。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初期,为快速发展期。学者们不仅关注体育法学某一领域的研究,并且开始探究体育法学学科的理论体系。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中期到现在,为学科形成期。日本的体育法学已经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将体育法学提高到了“学”的水平。体育法学学科的性质、国民体育权利、体育事故与救济、职业体育与法、国际体育法5个方面是日本体育法学界普遍关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体育法研究30年之际,第3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在河北师范大学举行。60余名体育法学者对我国体育法学学科理论研究现状与未来走向、体育法概念、体育法修改、体育法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论文报告和研讨。论坛达成了重视基本理论研究与服务体育实践、强调对体育规则和体育特殊性关注的共识。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比较法方法论的相关概念,将法学研究中的比较法学的方法论引入体育法学的比较研究中。从比较法学的方法论视角来分析评价体育法学的比较研究,以充实体育法学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促进我国体育法学比较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推动中国体育法学研究的发展,加强体育法学基础理论建设,2012年1月15日,体育法学学科发展理论研讨会在天津体育学院举行。来自天津体育学院、中国政法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已经实施20 个年头,对这一体育基本法的司法适用值得回顾、总结和反思。运用案例统计归纳、个案剖析、规范分析 等方法发现,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体育法》的适用呈现出案例较少,适用条款相对集中,法官体育法知识匮乏,对规范理解不一,不了解体育法的特殊 性,某些案件体现出体育立法不能适应体育实践的发展要求等不足。其原因在于,该法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可适用性不强;对体育参与主体间的权利 和义务缺乏全方位规定,体育立法不能紧跟体育实践的发展,使某些体育纠纷无法可依,或者不具有对体育活动的针对性;司法人员普遍缺乏体育法 学的专门知识,对体育法的特殊性缺乏了解,法律方法和技能不够熟练,未来我国体育立法和法学教育应当回应这些问题和挑战。在立法方面,应加 强体育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界定,使《体育法》更具司法适用性,并及时回应体育实践提出的挑战;在法学教育方面,应强化高等法学教育中的体育法教 学和研究,突出体育法特殊性的教育;就体育司法而言,司法人员需要加强体育法知识的学习,掌握法律方法和技能,提高法律适用的能力;最后,还 需要加快体育改革步伐,通过改革减少体育管理的行政化,给依法治体提供更多空间。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科学理论学会与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于1991年9月22日至28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体育法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各地的17位体育法学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就体育法学的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体育法的制订、体育法律体系的建立以及“八五”体育法学研究课题规划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会议回顾了体育法创建十年来的发展道路。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当时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为早日改变体育工作的许多方面无法可依的状况,加强体育立法、依法治体,成为体育战线共同关心的问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部分体育院校的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近10年278篇体育法学CSSCI核心论文的2 250个法学类引注,分析法学二级学科对体育法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其中法理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三个学科的引证数量排在前列,民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相对较少,经济法学最低.这一引证分布反映了体育法学学者法学知识结构不合理、对策法学研究倾向严重、基础理论薄弱和方法论老化等问题.体育法学的发展和革新需要法学知识储备和优化,更需要革新的勇气和魄力.  相似文献   

16.
《体育与科学》2016,(4):6-12
周爱光教授阐述了对体育法学学科体系的认识,介绍了固有体育法的内涵。他认为体育法律渊源可以从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和固有体育法三个层面分析,国际体育法是现代体育的国际性决定的,国家体育法在体育中发挥的作用有局限性,固有体育法是体育实践中的"活法"。固有体育法包括体育的规章制度、体育的规则、精神和价值理念等方面,尤其是体育规则在固有体育法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结果不可更改性和国际性等特征。最后,周教授在比较中日体育法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法修订时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7.
试论体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体育的蓬勃发展要求国家将其视为一项专门的国家事务进行全面的法律治理,体育法已成为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构成。探讨体育法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乃是体育法学研究中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之一。目前对此的主要看法,或是将体育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或是将体育法归为行政法律部门的一个法种。以上观点从立法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均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尚缺乏学派意识和学术批判意识,关于体育法理学和法律方法论的研究逐渐边缘化,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缺少基础法学理论的支撑。近年来,法教义学在法学领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与社科法学形成了分庭抗礼的趋势。通过对法教义学的内涵、立场与方法论的分析,从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体育司法裁判的"同案同判"以及体育法法源明确的角度,探索在法教义学信奉的司法中心主义指导下我国体育法治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并将法教义学的概念引入体育法学视野。  相似文献   

19.
体育法学肇始于欧洲,兴盛于欧美,大致经历了从"体育与法律"到追寻"体育法学"自我独立性、从国内体育法到国际体育法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管理体制决定了一国体育法律关系的类型和本质,体育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素质、体育学术平台的搭建是体育法学繁荣的基础和标志,而这些又根本上依赖于体育法学教育的发达。这些都是我国未来体育法学事业所需要借鉴和强化的。  相似文献   

20.
第四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举行。本届论坛以体育法的特殊性为主题,60名体育法学学者围绕“体育法特殊性之理论基础”、“体育法特殊性之制度事实”和“体育法特殊性与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大会的论文报告和研讨,并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和建议。论坛就体育法的特殊性问题基本形成了共识,并强调体育法学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应立足中国的体育实践,进一步探讨体育法的基本理论,开阔视野,推动体育法学这一学科的发展。该种论坛形式也得到了中国法学会的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