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体育法学刍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从社会主义法学基础理论角度,着重阐述了我国体育法的基本概念、调整对象,以及体育法与宪法、行政法及其它法律部门的关系。同时,体育法学作为一部社会科学,它的出现是法学体系的新分类和新发展。本文就体育法学的研究对象、体育法学与体育法的相互关系等有关问题,作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法学研究尚缺乏学派意识和学术批判意识,关于体育法理学和法律方法论的研究逐渐边缘化,体育法学学科建设缺少基础法学理论的支撑。近年来,法教义学在法学领域逐渐占据了一席之地,与社科法学形成了分庭抗礼的趋势。通过对法教义学的内涵、立场与方法论的分析,从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体育司法裁判的"同案同判"以及体育法法源明确的角度,探索在法教义学信奉的司法中心主义指导下我国体育法治建设与发展的路径,并将法教义学的概念引入体育法学视野。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法学基本理论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分析现有文献,提出:体育学不是体育法学的母学科,体育法学体系有层次之分,体育法研究对象包括体育法律法规、理论以及体育诉讼实务,体育法学是一门行业应用法学、不属于独立的部门法体系等等.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引发对体育法学的深层次思考,从而不断完善、加强体育法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对国内外关于体育法学概念的诸多观点进行批判性探讨的基础上,将体育法学定义为研究体育法和应用于体育的法及其体育法律现象的一门学问。体育法学概念的外延包括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固有体育法和存在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体育产业以及体育各相关领域中的法律现象。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是体育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其主要研究方法有法律解释法、法社会学方法、法哲学方法、比较法学方法和判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6,(4):6-12
周爱光教授阐述了对体育法学学科体系的认识,介绍了固有体育法的内涵。他认为体育法律渊源可以从国际体育法、国家体育法和固有体育法三个层面分析,国际体育法是现代体育的国际性决定的,国家体育法在体育中发挥的作用有局限性,固有体育法是体育实践中的"活法"。固有体育法包括体育的规章制度、体育的规则、精神和价值理念等方面,尤其是体育规则在固有体育法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结果不可更改性和国际性等特征。最后,周教授在比较中日体育法差异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体育法修订时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体育法学的学理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江 《体育与科学》2002,23(5):22-24
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体育法学要提升理论层次,向学理化方面发展。体育法学学理化应有4条标准,在学理化思维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对体育“实在法”的合法性基础的反思,建立、提升体育法学的理论层次,要有超越性理念,才能实现理性的超越。  相似文献   

7.
童宪明 《精武》2012,(2):5-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分析比较法,阐明了体育法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分析了体育法学的学科性质、主要特征和理论基础,比较了体育法学与相近学科之间的关系,为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比较法方法论的相关概念,将法学研究中的比较法学的方法论引入体育法学的比较研究中。从比较法学的方法论视角来分析评价体育法学的比较研究,以充实体育法学的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促进我国体育法学比较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体育法学肇始于欧洲,兴盛于欧美,大致经历了从"体育与法律"到追寻"体育法学"自我独立性、从国内体育法到国际体育法的发展历程。在这一过程中,体育管理体制决定了一国体育法律关系的类型和本质,体育研究队伍的规模和素质、体育学术平台的搭建是体育法学繁荣的基础和标志,而这些又根本上依赖于体育法学教育的发达。这些都是我国未来体育法学事业所需要借鉴和强化的。  相似文献   

10.
第四届环渤海体育法学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举行。本届论坛以体育法的特殊性为主题,60名体育法学学者围绕“体育法特殊性之理论基础”、“体育法特殊性之制度事实”和“体育法特殊性与教材建设”等问题进行大会的论文报告和研讨,并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和建议。论坛就体育法的特殊性问题基本形成了共识,并强调体育法学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应立足中国的体育实践,进一步探讨体育法的基本理论,开阔视野,推动体育法学这一学科的发展。该种论坛形式也得到了中国法学会的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11.
对发达国家残疾人体育法制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发达国家重视残疾人体育法制建设并各具特色;残疾人体育法制建设有着广泛的社会组织参与和民众支持;能适时为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提供法律帮助;判例法对维护残疾人体育权益发挥导向作用。得出启示:强化与完善残疾人体育法制建设;厘清与明确残疾人体育法规的部门职责;引导与鼓励社会力量和公民维护残疾人合法体育权益;加大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的立法力度;借鉴与实施保障残疾人体育权益的法规范式。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上海全球体育城市排名位次持续下降,这与卓越全球城市建设的愿景存在偏差。体育赛事作为体育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国际机构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量化评估的基本看法。目前学者们没有给出“赛事之都”的确切定义,对体育赛事之都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了解不够。在城市发展中,体育赛事往往被当作一个孤立的要素存在,缺乏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将赛事之都建设纳入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之中,对“赛事之都”定位进行分析。调查发现:上海在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广度与深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赛事亲民化不足,由赛事推动的城市设施规划的大众利用转化率较低,缺乏国际话语权等问题。提出:上海在建设世界一流国际体育赛事之都过程中应进一步丰富赛事种类与级别,加快引进或成立体育赛事发展的专业性机构,提升依托赛事建设的体育设施社会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理论层面上探讨了社会建设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建设的对象是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中介领域。根据当代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核心观点,需要建设一种能够对政治权力与市场机制做出回应的“市民社会”和“能动社会”,而这种社会则需要通过加强现代人的生活世界在公共领域中的沟通交往来实现。通过分析体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就我国体育协会的实体化而言,首先需要厘清的是它与相关的体育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问题,以此来明确区分两者之间的工作边界。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的法规形式给予合法性基础,实现真正的“管办分离”,从而充分发挥体育社会团体在体育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美国大学法学院体育法教学状况及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大多数大学的法学院在其教学中开设体育法的有关课程,并向学生提供有关体育法的活动,涉及到体育或娱乐法的杂志、学生组织、体育产业组织工作的机会以及参与体育法模拟法庭的机会等。为了促进我国体育运动的发展以及与国际体育运动接轨,我们应加大对体育法的研究及其投入,除了在体育院系之外还应在法学院系开设体育法课程。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归纳法、专家访谈等方法,探寻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完善制度保障体系的方法与措施。提出在完善全民健身管理制度方面:应完善落实体育指导员制度,加强管理,建立体育指导员有偿岗位制度;确立政府、社会、企业联建共享制度;促进教育系统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制度;优化社会体育活动管理部门,落实责任制度;在完善公民权利保障制度时,应建立"政府购买制度";利用政策扶植,实现公平保障制度;加强监督,建立奖惩与追责制度;在法律保障方面应完善立法条款,明确各部门的法律责任等相应的解决对策完善全民健身保障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6.
体育法治的基本原则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法治是法治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法治精神与体育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其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体育法治的原则是体育管理制度建设的灵魂和精神指引,在体育法治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体育法治的基本原则包括:保障公民体育权利原则、限制体育行政权力原则、体育社团自治原则、体育权利救济原则和体育法律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7.
试论社会体育法规的作用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体育的发展需要以法律和法规为依托,社会体育法规在社会体育的发展中具有组织、管理、调节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体育法规体系,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也是改革社会体育管理体制、提高管理者素质及管理水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行业的发达对传统的法律划分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行业法是以行业为区分标准的新的法律划分方式。传统的对体育法性质的认知存在误区,体育法是独立的法律部门,属于行业法范畴。体育法调整的对象是体育社会关系,它的法律渊源呈现多元化特性,体育法规范则具有复合性,既包括公法规范,也包括私法规范,还包括行业自治规范。对体育法的研究就是体育法学,其研究内容包括相关传统部门法在体育行业适用所产生的特殊性,专门的体育立法,以及体育自治法和裁判法。  相似文献   

19.
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强大的法治保障、推进健康中国战略需要法治规范引导、全面依法治国应补齐体育法治短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构成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战略背景。体育法治要服务于体育发展战略大局、体育法治要为体育深化改革保驾护航、体育法治要与体育政策良性互动、体育法治要融入体育治理过程指引了中国体育法治建设的战略走向。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产业等体育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对法治的需求日益强烈,亟待补齐当前体育法治发展的短板。由此,应充分利用当前《体育法》修改契机,在外部充分接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内部充分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以重点领域为突破口,完善中国体育法治建设,为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20.
陈越峰 《体育科研》2024,(2):2-8,21
以《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为代表的体育行政法,系统地明确了政府的体育发展职责及其行为规范。体育发展行政存在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体育产业发展促进、体育市场监督管理等多重任务规范构造。为了完成体育发展行政的多重任务,立法上明确了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机制,政府和社会合作、社会参与等机制也相应导入,以期发挥各自优势和效能。立法也配置了规划、建设、运营等塑造行政,补贴、资金支持、社会保障等给付行政,许可、合规、处罚等秩序行政的活动方式。由此,体育发展行政法已经形成了包括任务规范和行为规范在内的横向规范构造,包括基础层、应用层和管理层在内的纵向规范构造,也形成了行政的合法性、合目的性和绩效在内的多重正当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