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前我国众创空间建设如火如荼,创业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创业研究的重要基础,能够有效指导众创空间建设并支撑其学术研究开展。在梳理国内外创业生态系统和众创空间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众创空间研究的一个系统框架,提出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开展众创空间研究应以价值共创为核心,关注众创空间发展阶段和创业流程,着力解决如下问题:众创空间的内涵与外延,众创空间的纵向演化与横向比较,众创空间的需求、供给及其均衡,众创空间的结构维度及其相互关系,众创空间的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  相似文献   

2.
冯海红  曲婉 《科研管理》2019,40(4):168-178
作为新型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模式和发展路径受到社会网络的显著影响,并与一般孵化器存的形成机理和运作模式在较大差异。本文从众创空间的行动导向出发,将社会网络解析为资本网络、市场网络、技术网络、专业服务网络、媒体网络和制度网络等六个方面,在此基础上研究影响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模式差异化的关键社会网络因素。研究发现,行动导向下的多元网络协同治理决定了众创空间的创业模式,不同类型的社会网络对众创空间创新创业模式有着差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当今"双创"潮流下众创空间这一新型创业生态系统在国内各地迅猛发展,众创空间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做好知识产权服务能为这种新型经济模式提供有力支撑。基于创业生态系统提出众创空间的三维空间模型,围绕该模型探讨众创空间知识产权服务网络与创业生态系统的双向影响关系;并基于"投入-实施-产出"(IPO)分析模型剖析众创空间投入-实施-产出3阶段的知识产权服务网络运行现状,从环境生态圈资源供给匹配度分析服务网络运行不佳的原因,提出服务网络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4.
众创空间的兴起促进了社会创新创业,行业龙头企业主导的众创空间的作用尤甚,但现有研究尚未揭示这类众创空间保持强劲活力的内在机理。选取腾讯众创空间,对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的构成、运行机制与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核心企业主导型众创空间是核心企业依托自身产业资源,连接其他创业资源主体共同构筑的一体化、全要素创业生态系统;核心企业通过资源汇聚与整合机制、价值共创机制和生态系统代谢机制,实现众创空间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众创空间是支持新创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众创空间创业环境是影响新创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从创业生态系统视角出发,探讨众创空间创业环境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以经科技部备案的已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服务体系的1902家众创空间作为研究样本,采用R语言工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众创空间的平台合作环境、创业培训环境和金融支持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人才绩效和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供给环境对新创企业的资金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入驻团队类型在创业环境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其中大企业高管离职创业类型显著正向调节技术供给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的正向影响;科技人员创业类型显著负向调节平台合作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的正向影响;留学归国创业类型显著正向调节创业培训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大学生创业类型显著负向调节金融支持环境对新创企业资金绩效和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从新创企业绩效提升、创业团队选择众创空间及众创空间建设方面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6.
高校众创空间作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兴重要载体,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对众创空间建设模式进行了各具特色的实践探索,但在理论研究方面仍缺乏科学梳理和系统思维,在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上,缺乏从生态系统的视角打造高校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本文通过阐释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高校众创空间的存在问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以生态位理论视角剖析众创空间的系统结构模型以及要素互动关系,提出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构建的建设策略,全面提升高校众创空间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众创空间现状及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新常态下,调动普通大众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口红利再次发力的重要途径,众创空间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众创空间是一类新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针对早期创业、满足了网络时代大众创新创业的新需求,并且具有开放和资源共享等特征。梳理我国众创空间数量与分布、发展模式以及各地方支持政策,并对国外典型众创空间发展模式进行分析,提出进一步发展我国众创空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北大创业孵化营、西安交大七楼创客汇、SOHO3Q、猪八戒、36氪、创新工场六个众创空间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众创空间所侧重服务环节有所差异的结论。提出众创空间在管理过程中需明确产业发展定位,需注重不同类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各自的功能强化及统一政企标准,需以项目输送为核心加强"共享"链接及"投融资对接"粘合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创客浪潮风靡全球并推动了众创空间的形成,但众创空间普遍存在资源主体合作关系松散、资源共享与利用严重不足、缺少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等问题。为保证众创空间健康发展,必须建立高效、可持续的资源聚合模式。从众创空间创新创业资源产权共享出发,通过分析资源产权进入系统、资源产权交易系统和资源产权保障系统,深度挖掘众创空间资源聚合的影响因素。并采取QCA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归纳出众创空间资源聚合的六条实施路径,以此探究创新创业资源有效聚合的模式,得出基于产权共享的综合生态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更有利于资源的集聚与合作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众创空间是推进"双创"的关键举措和重要载体。从研究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入手,阐释了众创空间创业生态系统运行的"优胜劣汰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共生共演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四大核心机制。在此基础上,从政策、市场、服务、文化、金融和支持6个维度,提出了高校众创空间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创业空间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载体,不同的创业空间模式对创新创业收益的创造、均衡分配乃至共同富裕具有重要影响。运用新兴古典超边际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本文将共同富裕内生化,从分工网络拓展的视角研究传统孵化器向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演进的微观机理,揭示这一创业分工网络演变过程促进共同富裕的条件及机制。研究发现:信息交互方式、技术支持方式和信任类型是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传统孵化器的内在区别;如果创业活动和技术众包平台的学习成本很大,那么众创空间将是唯一的均衡创业空间模式;如果创业活动、信息交互服务以及技术众包平台的综合学习成本较大,创客空间和众创空间将从传统孵化器中分离出来成为均衡模式,而当这一综合学习成本较小时,市场交易效率和信息交互效率的充分改进将驱动传统孵化器向创客空间乃至众创空间模式演进升级;创新创业及技术众包平台服务的学习成本越低,市场交易效率和信息交互效率驱动创业空间模式升级的门槛越低,传统孵化器越容易向创客空间与众创空间升级。众创空间分工网络的演进通过优化劳动投入结构、提高创新服务生产率、提升创新产出水平及提升人均真实收入水平等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2.
大学创业生态系统是促进学术创业和创业教育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但构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仍缺乏理论指导。本文兼顾组织和制度层面,采用一个双元分析框架,对芬兰阿尔托大学和瑞典隆德大学两所大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理论上提出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架构与构建路径,深化大学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卢吾 《科教文汇》2020,(5):20-21
日新月异的数字网络发展环境下,"互联网+"逐渐主导了新时代创新创业的主旋律。在动荡复杂的创业环境影响下,创业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创业行动和行为模式,更在于创业者卓而不群的创业认知能力以及与环境动态互动的心智模式。本文以创业心智为研究视角,通过202份针对网络创业大学生的有效问卷,使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来讨论创业心智对网络创业行为的影响。数字时代创业更加强调创业者通过持续性训练和完善的创业知识结构形成独特的创业心智模式,动态地自我调节(创业态度与效能感)、正确地判断问题(创业认知能力)、灵活地解决问题(创业行动能力),建议学校及政府针对性进行引导、鼓励创业。  相似文献   

14.
全球可持续发展新动态和中国绿色发展新理念,为开展绿色创业生态系统(GEEs)研究提出新方向,有必要在解析GEEs概念内涵基础上提炼研究进路。GEEs概念缘起于绿色创业与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融合,内涵体系建立在学科交叉与情境嵌入基础上。据此,GEEs的理论研究进路包括基于社会技术系统的范式研究、基于技术助推的动因研究、基于社会创新的效果研究,GEEs的情境研究进路包括响应绿色和创新发展需求迫切性、聚焦区域和行业等多层面研究关键点、从研究不足中挖掘情境研究新契机。未来GEEs研究线索以推动理论创新为出发点、以实现绿色发展为落脚点,从创业主体视角切入,研究框架包括完善GEEs内涵架构、揭示技术助推动因、解析社会创新效应、提炼情境化对策,有助于促进绿色创业提质升级、增强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同。  相似文献   

15.
   创业卷入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在科技创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卷入理论,根据科技创业者角色认同特征将创业卷入划分为创业情境卷入和创业行业卷入,并从创业学习和吸收能力视角,构建了科技创业者创业双重卷入对创业成长的影响机理模型,通过对收集到的193份问卷进行有调节的中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技创业者创业双重卷入有助于提升创业成长水平,创业学习在创业双重卷入与创业成长之间起到了中介作用,吸收能力正向调节了创业学习与创业成长之间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调节了创业学习在创业双重卷入与创业成长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尹苗苗  张笑妍 《科研管理》2019,40(10):142-150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如何培育并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认知理论和能力理论,从创业学习视角探究大学生创业能力培育及提升的路径。通过对215份有效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创业政策和亲友态度不能直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而需要通过创业学习这一中介机制,间接影响创业能力。创业教育不仅可以直接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还可以通过影响大学生进行创业学习进而提升创业能力。创业者特质可以直接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但是对创业学习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文章最后讨论了理论贡献、管理实践及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国际创业作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以6家国际创业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国际创业提升创新绩效的过程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市场空间、企业愿景、挖掘与利用机会是国际创业提升创新绩效的基础;社会认证、制度环境、国际标准、风险投资等中介条件通过权益或非权益国际创业模式为企业行动策略提供重要支持;国际化学习、开放合作、示范运营、技术驱动等行动策略的实施基于中介条件发挥作用,是提升企业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行动策略既是促进国际知识更新的因素,也是提升企业国际知识储备的途径,国际知识的增长是国际创业模式动态演变的主要原因。研究结论不仅厘清了国际创业提升企业创新绩效过程的内在机制,而且明确了企业融入全球创新创业浪潮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