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观测对象,运用泰尔(Theil)指数二阶分解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地理探测器法,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分析2005—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相对差异有减少的趋势,且区域内部异质性作用明显;(2)城市群创新产出在空间上存在不均衡的集聚分布,总体呈现出"北冷南热,西冷东热"的空间关联特征;(3)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水平逐渐成为影响长三角创新产出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狄乾斌  陈小龙  侯智文 《资源科学》2022,44(6):1155-1167
城市群是中国区域经济与绿色发展的主要承载形式,其战略地位与日俱增,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研究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是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基于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演化机理,借助2010—2019年三大城市群的面板数据,采用相关系数矩阵法、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度;结合基尼系数、变异系数、泰尔指数、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区域差异及空间联系强度;并对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关键路径进行识别。结果表明:①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有序度呈显著增长趋势;而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度水平较低,系统处于不稳定、不协调的状态。②京津冀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度内部差异逐步减小,长三角内部差异基本保持稳定,珠三角内部差异波动较大。③京津冀和珠三角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协同度的网络密度和网络结构的复杂程度高于长三角,空间联系强度等级较高。为此,三大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可以从政策、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通过做好顶层设计、转型升级、合作拓展等路径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时空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金鹤  孙红雪 《软科学》2020,34(2):72-79
基于多维视角下,运用熵值法、ESDA等方法剖析三大城市群内55个城市的城市韧性时空演变特征,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探查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2016年城市群城市韧性排名:长三角大于京津冀大于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等级结构:京津冀以京—津市为支撑呈双核心驱动模式,长三角呈橄榄型结构,珠三角呈金字塔式结构;长三角城市韧性呈正空间集聚,京津冀与珠三角城市韧性呈空间负相关;财政风险与金融效率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本地效应整体影响为负,市场、技术、开放性因素及金融规模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的本地效应整体影响为正;各因素对三大城市群城市韧性空间溢出特征差异化明显。  相似文献   

4.
《软科学》2019,(2)
基于方向松弛的无效率模型测算三大城市群2007~2016年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通过莫兰指数与变异系数分析其空间相关性,并采用空间自回归模型考察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大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均值从高到低排名为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冀,资源与环境是导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无效率的主要因素;京津冀由空间负相关改善为空间正相关,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保持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但三大城市群均不存在σ收敛;最后基于实证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为空间观测单元,以专利授权数作为创新产出的指标,运用Theil系数二阶分解的方法、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及地理探测器法,从时间和空间视角分析了2005~2014年长三角城市群创新产出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2005~2014年城市群创新产出的相对差异有减少的趋势且区域内部异质性作用明显;(2)人口加权的创新产出差异大于以GDP比重加权的差异,人口规模是影响创新产出的重要因素;(3)城市群创新产出空间上存在不均衡的集聚分布,总体呈现出“北冷南热,西冷东热”的空间相关性特征;(4)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化水平逐渐成为影响长三角创新产出差异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6.
以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作为测度对象,以2007—2017年各个城市的专利授权数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通过测算变异系数、赫芬达尔指数、基尼系数、莫兰指数和构建莫兰散点图的方式,实证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创新能力。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总体创新能力提升较快,虽然内部各城市之间的绝对差距依然较大,但相对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各个城市创新产出的集中性逐渐下降,创新正在向均衡化方向发展;创新产出的高增长型城市大致呈现"幺"字形,高创新能力的城市正在不断涌现;在省级层面,上海、江苏的整体创新能力较强,浙江省内各城市创新能力差距较大,安徽总体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7.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群是复杂人工系统,承载力反映城市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撑能力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能力.从资源的供给与需求角度,选取12项代表性指标,采用时序全局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2008年长三角城市群16个城市的土地、水、交通和环境等单要素承载力进行评价;通过提取3个全局公因子,对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总体趋向改善,除上海外的15城市综合承载力均有所提高;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是制约长三角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城市群城市综合承载力具有典型的分级特征.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长三角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划分为3个层次,依次表示城市综合承载力由低至高的3个空间梯度.采用变异系数对2000年和2008年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指数的空间分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空间差异显著并扩大,城市群表现为依赖人口、资源向核心城市聚集的规模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陈林  肖倩冰  蓝淑菁 《资源科学》2021,43(2):341-356
环境质量的改善不仅是环境政策单独作用的结果,通常还与政策作用下产业结构的调整密切相关。本文基于中国2006—2016年1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PM2.5年均浓度面板数据,以“大气十条”政策作为环境规制的代理虚拟变量,结合双重差分法,研究“大气十条”政策的实施是否有利于降低京津冀晋鲁蒙、长三角、珠三角3个目标区域内城市的雾霾污染水平,并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升级指标,探索该政策如何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影响雾霾污染治理。进一步,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验证“大气十条”政策实施背景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对雾霾污染治理是否存在门槛效应。回归结果显示:①双重差分回归中,全样本下,“大气十条”的政策效果不显著;分区域样本下,政策对京津冀晋鲁蒙区域产生了显著的雾霾治理效应,而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没有产生明显的政策效果。②中介效应模型中,京津冀晋鲁蒙区域“大气十条”政策主要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作用于雾霾污染治理,且为部分中介效应;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量”作用于雾霾污染治理则为完全中介效应;珠三角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不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③面板门槛回归中,京津冀晋鲁蒙与周边区域样本、长三角与周边区域样本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均存在门槛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从“省域-市域-区县域”空间尺度入手,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剖析长三角不同尺度数字创新分布格局和网络结构特征,并利用QAP方法对不同尺度空间网络结构差异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长三角数字创新活动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城市群与都市圈正在成为数字创新活动及网络的主要空间表现形式;长三角数字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是多种社会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基于此,提出长三角数字创新网络构建的政策建议,各地应当抓住长三角一体化战略,通过引进数字人才、改善公共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等措施促进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01年-2010年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城市群9个代表城市近10年的每日API数据,研究了各个城市群和城市APl年际和季节变化特征并统计了每年轻度污染及以上级别的天数,结果表明:近10年三大城市群代表城市的API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京津冀城市群API最高,下降也最为明显,而珠三角城市群API最低,下降最不显著;各城市年均和季节API随纬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城市群内部距离海洋近的城市API较低;三大城市群API呈现冬春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北京和石家庄近10年年均污染天数最多,珠海污染天数最少,2001年-2008年三大城市群城市间的污染天数差距较大,2008年之后污染天数差距明显缩小,API有趋于同步的变化趋势,大气污染呈现一定的区域同质化特征。在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实施之前系统分析三大城市群近10年API的变化特征可为日后科学评价和对比两种指数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土拱效应的筒仓土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波  应宏伟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5,21(5):624-627,632
对筒仓小主应力拱形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墙土摩擦角部分发挥时的小主应力拱形状较充分发挥时平缓。根据土拱形状的理论分析计算平均竖向应力,由此得到了对应不同内摩擦角和墙土摩擦角的侧土压力系数,以及筒仓侧土压力的理论公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网民和网站作为互联网发展的衡量指标,通过面板数据分析了影响互联网发展的因素,认为居民文化程度、电脑拥有量、信息化水平是影响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对互联网没有影响,我国互联网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相似文献   

13.
尹春华  周西平 《情报科学》2005,23(4):568-572
复杂科学的研究是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尤其是复杂适应系统的研究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的几个重要特征:开放性、复杂性、层次性及复杂适应系统的七个基本点,然后从其中的几个方面探讨了internet所呈现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从而说明了internet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该系统所呈现的特征将为进一步研究其他复杂适应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对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一些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文献计量学目前的状态 文献计量学存在着定义多、模型多、争论多的问题,总的说来,对文献计量学是什么,研究什么,还存在分歧,突出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证据理论的信息服务成熟度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借鉴CMMI技术上,构建了信息服务成熟度模型。通过引入证据理论方法评价信息服务提供商的成熟度,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评价方法存在的判断矩阵一致性难以满足、以及专家对指标属性值和隶属度值难以确定等问题。经算例研究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模型能够准确可靠的评价信息服务成熟度,亦可作为用户评价或选择信息服务提供商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7.
薛捷 《科学学研究》2016,(7):1111-1120
设计作为技术和市场之外的第三种创新驱动力已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从顾客感知的视角来探讨产品设计如何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产生影响的经验研究尚不多见。基于"产品设计→顾客感知质量→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的理论模型,通过针对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分别展开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设计驱动力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并不一致,对渐进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除了对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具有直接的正向影响,还通过顾客感知质量对其产生间接作用;对于根本性创新来说,设计的美学维度和功能维度均要完全通过顾客感知质量来间接作用于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此外,设计驱动力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渐进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的顾客感知与行为的影响具有一致性,即设计的象征意义维度对于两种创新类型的顾客购买意愿和口碑传播均有着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对于顾客感知质量的影响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基于Scrum的知识共享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共享的角度对流行的敏捷软件开发方法-Scrum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Serum开发方法,然后对Scrum敏捷开发过程中的人、知识和工具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知识共享模型,最后结合笔者所在大学科研项目的实际案例探究了多Scrum团队之间的知识共享过程,为敏捷开发中的知识管理研究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成长曲线分析的学科发展差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成长曲线分析了学科发展的差距,认为学科水平与先进水平的差距取决于其在成长曲线中的位置及成长曲线的特点,弥补这种差距必须进行动态考量。集成系统中不同学科同时存在木桶效应和互补效应。学科分类的大小影响到成长曲线的形状,学科发展也有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应重视新兴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整合的组织创新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工和分权只是企业组织创新的一个方面,作为分工和分权对立面的整合也是组织创新的重要内容。整合具有层次性,一般地,可以把整合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的整合、职能部门之间的整合和对基层的整合,对我国企业来说,职能部门之间的整合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外部环境变化的剧烈程度、规模的扩张状况和组织结构复杂程度是企业选择整合机构时应该考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