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浅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孙米强 《科技与管理》2003,5(2):26-28,32
以大庆市为例初步探讨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了如何进行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及经济结构转型从而促进地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体制,投资,科技及提高人口素质等多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需求导向型产业结构发展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产业结构应逐步从资源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只有确立需求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发展思路,使企业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相应的产品结构,政府根据市场所需要的产品结构调整产业结构,才能真正使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中心,以企业为主体”,并使产业结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分三批公布了我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进而引发了学术界对于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或产业结构调整的研究热潮。一般来说,资源型城市由于自身资源禀赋的优势有益于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产业布局容易陷入单一化发展的状态,这样“矿竭城衰”的宿命便难以避免。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原则来分析资源型城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的发展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社会革新以及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新增长点的一个重要方向。东营市是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因其长期依赖资源开采呈现出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束缚了东营的发展,此外,东营市还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尚未被开发。为优化东营市生态环境与产业结构,基于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结合东营市实际情况提出了东营市绿色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生态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与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刚  陆琳忆  何金廖 《资源科学》2021,43(1):94-103
理清生态创新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和工业绿色效率的影响,对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115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通过测算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度、工业绿色效率,构建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生态创新对不同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工业绿色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中国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工业绿色效率都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且两者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表现较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陕西、山西和内蒙古南部、山东西部等地区;②生态创新对提升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这种作用对成长型、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均显著;③生态创新对提升资源型城市工业绿色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生态创新对成长型城市提升工业绿色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成熟型、衰退型和再生型城市的影响则不显著。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生态创新对于促进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显现,并提出完善中国资源型城市生态创新政策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约束因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的开发而形成和发展的,对资源产业的深度依赖,造成城市在发展中存在政企不分、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吸收资金、技术、人才,创建优良环境,加强区际联系等方面提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资源枯竭不断引发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使城市陷入结构性衰退,几乎所有的资源型城市都面临资源枯竭后居民生活如何持续、城市如何进一步发展等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通过构建循环体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非矿支柱产业,促进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也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延长资源型城市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8.
某石油资源型城市是黑龙江省内7个资源型城市之一,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曾经谱写了辉煌篇章。但由于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随着不断的开采,资源会不断的减少。目前,该市石油的开采成本在逐年上升,开采量呈现了下降趋势,而产业结构单一、环境破坏严重、发展后劲不足等都严重的制约着该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及时有效的实施转型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技术创新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本质在于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改变资源型城市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最终使资源型城市摆脱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走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方式的选择和转型程度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源型城市技术创新能力。一、产业转型高度依赖资源型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根据产业转型中接替产业与资源型产业的关联性及对技术创新能力高低要求的不同,可以把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分为6种基本形式(见图1)。其中,内生性或外源性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形式,对城市创新能力的要求最高,产业转型也最…  相似文献   

10.
以大庆市为例,阐述了在资源萎缩衰退的背景下,传统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问题。探索了资源型城市实现经济中心、产业结构和工矿职工的城市转型,针对大庆市的现状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空间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对我国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走出中国式低碳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如何提高绿色技术创新的扩散效率,增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节能减排的能力是重要的研究问题。通过构建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框架,利用熵权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揭示各因素影响程度值;在此基础上,纳入综合影响效应构建Logistic确定时滞模型分析时滞对矿产资源密集型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里  罗能生 《科学学研究》2009,27(12):1836-1844
 采用Ellison和Glaeser设计的产业内集聚水平系数对1986-2006年中国制造业两位数20个分行业的集聚水平进行动态测算,并分别从制造业整体、分行业及其地域分布三个层面对计算结果统计,分析演变趋势。研究结论更进一步表明:中国制造业整体集聚水平呈显著的U型变化趋势,且正处于中度向高度集聚水平迈进阶段;集聚的主导行业已由资源密集型行业向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变;在地域分布上,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集聚行业亦有明显差异,技术密集型行业有向东部地区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向中西部地区集聚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性举措给中国产业发展带来严峻的外部挑战。因此,在全球经济深度调整期积极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时,有必要深入分析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和演变态势。文章通过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 Database),综合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价格指数指标,对2000—2015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演变态势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竞争力较强,但部分劳动与资源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不断降低;部分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不断上升,但其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环节。文章提出了4条政策建议:(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新竞争优势;(2)坚持创新驱动,提升产业创新能力;(3)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营造良好外部环境;(4)健全产业创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路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通过管理实践路径仿真分析,以实现微盈利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提升,是解决众多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的方法之一。对绿色回收、内部环境管理、绿色采购、绿色设计四大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要素的内部路径及路径间关系进行分析,初步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我国电解铝行业为例进行模拟仿真,从而探寻有效的绩效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5.
The paper begins by noting some of the recent proposals for restructuring research activity in British universities, mainly through a process of concentration of research resources. We then review the available evidenc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is little support for such concentration except in the most resource-intensive disciplines. Since there is little firm information about the shape of “research production functions’, either for institutions or for the system as a whole, the core of the paper studies the factors likely to be important in such functions and investigates the consequences of particular functional forms. Fin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more research is needed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process in universities, and that in the meantime it would be unwise to embark on a wholesale restructuring of the system.  相似文献   

16.
The fruit flies of innovations: A taxonomy of innovative small firm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Taxonomies of patterns of innovation give a dominant role to large firms, and are often based on empirical studies that exclude micro firms. This paper proposes an empirical taxonomy of the innovative firms at the bottom of the size distribution, based on a new survey of 1234 small firms and micro firms in The Netherlands, in both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s. These firms differ not only in their innovative activities, but also in their business practices and strategies, such as management attitude, planning and external orientation, that they use to achieve innovation. The taxonomy identifies four categories of small innovative firms: science-based, specialised suppliers, supplier-dominated and resource-intensive. It suggests a more diverse pattern of innovation of small firms than in Pavitt's [Pavitt, K., 1984. Sectoral patterns of technical change: towards a taxonomy and a theory. Research Policy 13 (6), 343-373] taxonomy, a pattern that is shared by both 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firms. Finally,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axonomies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to map differences in the rates, sources and nature of innovation, with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usiness strategies of innovative firms.  相似文献   

17.
闫云凤 《资源科学》2022,44(11):2222-2232
随着国内“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增加,国际上有些观点认为中国通过OFDI向其他国家进行碳排放转移。本文构建区分内资和外资企业异质性的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度和分析2005—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碳排放效应,检验中国OFDI是否导致“污染天堂”效应。结果表明:①中国OFDI的碳排放量比较小,占全球投资碳排放的比重远小于中国OFDI存量和流量占全球的比重。②中国OFDI碳排放主要集中于资源密集型的发展中国家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在大多数国家的OFDI碳强度小于东道国碳强度,这说明中国在这些国家的OFDI呈现“污染光环”效应。③中国OFDI碳排放主要分布在投资规模大、投资动机以资源寻求型为主、碳强度高的行业。因此,建议中国政府推动双边低碳投资合作框架,中国企业通过全球产业关联促进低碳技术的溢出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韩永辉  李子文  张帆  申晨 《资源科学》2019,41(11):2043-2058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In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OFDI)(两者简称“双向FDI”)在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中国具备国际直接投资东道国和母国双重身份的现状,以1995—2015年双向FDI和污染物排放的时序数据为样本,使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实证检验中国双向FDI与环境三者的关系。结果显示:①短期内,IFDI能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OFDI则对环境改善体现为抑制效应,双向FDI的综合环境效应为正向;②长期内,IFDI抑制了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而OFDI则有显著的推动环境改善效应,双向FDI的综合环境效应为负向;③从动态冲击看,双向FDI都会将自身所受外部冲击传递至环境质量的变化,IFDI对环境的冲击影响为负向,而OFDI对环境的冲击影响为正向。④区分劳动资源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之后,双向FDI在短期和长期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产业异质性效应。新时代下,厘清双向FDI与环境的关系对中国深化全面对外开放战略、制定“为我所用”的国际投资政策、协同“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环境的脱钩关系及反弹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苑清敏  邱静  秦聪聪 《资源科学》2014,36(5):954-962
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城市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关键途径。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方法推算出天津市1998-2011年直接物质投入和生产过程中废弃物排放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Tapio脱钩分析模型,研究天津市1998-2011年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间的脱钩关系及程度,运用脱钩指数分析了二者脱钩发展的时间演变趋势;并引入无残差完全分解模型对天津市经济增长中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反弹效应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1年间天津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基本实现弱脱钩,其中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的脱钩程度要高于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耗的脱钩程度,表明资源投入的增加对于增强资源环境压力具有更明显的推动作用;影响天津市资源消耗量增加的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并且其作用大于技术提高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减量的影响;而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环境治理技术的进步是导致天津市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膜结构是近4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它以性能优良的柔软织物作为覆盖材料,可以是向膜内充空气,由空气压力支撑膜面,也可以利用柔软的拉索结构或刚性的支撑结构将膜绷紧或撑起,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刚度、能够覆盖大跨度空间的结构体系。膜结构的突出特点就是它形状的多样性.曲面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以索或骨架支承的膜结构.其曲面就可以随着建筑师的想象力而任意变化,使得膜结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是21世纪空间结构发展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