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志宏  潘昕 《未来与发展》2011,(10):94-96,93
老字号传统品牌正面临着当前市场和未来市场的抉择与挑战:“80后”、“90后”“新消费人群”以及未来消费人群正在离老字亏传统品牌而远去。老字号传统品牌如何应对抉择与挑战,实现传统品牌的传承与救赎?老字号传统品牌必须主动地研究市场,清醒认识市场,营销未来。实施文化营销、科技营销、时尚营销、电子商务营销策略和传统文化与国际元素的融合策略。让我们的“老字号”传统品牌,生于历史,活在当下,传承未来!  相似文献   

2.
本文力图归纳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传统活化的理论逻辑,在深入探讨战略、文化传统、创新及能力纵向演化基础上,架构一个基于战略、文化传统、创新和能力的SAIC模型,用以阐释中华老字号文化传统如何形成企业能力。依据这一研究框架,文章对在文化传统活化方面有代表性的中华老字号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作了1948-2017年探索性案例研究。研究结论发现,“相机抉择”观是其基本的战略观,这种战略观既是适应市场环境生存的需要,同时又使中华老字号完成了文化传统从“资源的警觉”到“资源的建构”;提出了文化传统活化机理SAIC模型,即战略演进会触发文化传统活化,文化传统活化由文化传统警觉和文化传统激活两阶段实现,同时文化传统活化的过程激发了技术、制度、文化及市场等要素创新,从而积累并提升了企业能力,企业能力还会反馈于企业战略;中华老字号文化传统需要通过“翻越历史的藩篱”寻找“沉睡的资源”重建,并随着企业发展而逐步完善,是一个集传统工艺、质量、品牌及文化等属性的有机统一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应不同的战略、文化传统活化、创新行为和能力,同时创新体系经历了“单一创新--组合创新”的变迁。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丰富了战略演进的理论基础,总结了中华老字号战略、文化传统、创新和能力的变迁轨迹,建构了文化传统内核,对文化传统活化机理作了开拓性分析并提出了SAIC模型,提出了案例引发的管理启示,为中华老字号浴火重生,实现追赶、超越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是助推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也是触发老字号企业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本土相关性这一本土化研究的基本准则为依据,引入传统文化和市场化水平形成的双伦理格局作为情境变量,探索技术创新对老字号企业成长影响的内在机制。采用回归分析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进行假设检验和路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技术创新正向促进老字号企业成长;在受传统文化影响比较高的区域,技术创新对老字号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被弱化;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对老字号企业成长的促进效果愈发明显;传统文化、市场化水平和技术创新三者交互项与老字号企业成长负相关;定性比较分析得到三类触发老字号企业成长的前因构型。研究结果为老字号企业在本土情境下如何通过实施技术创新活动促进企业成长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实施颠覆性赶超的机会,如何辨识和把握外部环境机会窗口并能否契合组织内部动态能力转化为创新决策和行动是企业成败的关键。[研究方法]该文通过对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双案例对比分析,探讨环境扫描对企业识别外部环境多重机会窗口的意义及企业内部环境与机会窗口的适配性对于企业进行颠覆性创新模式选择的重要性。[研究结论]研究发现:面对不确定性激增的商业世界,战略决策前的环境扫描可以帮助后发企业有效识别技术机会窗口、需求机会窗口及制度机会窗口,而企业内部环境的充分考量有利于后发企业将自身优势最大化,从而成功实现颠覆性创新。  相似文献   

5.
杨桂菊  陈思睿  王彤 《科研管理》2020,41(3):164-173
处于后发劣势的本土制造企业,已经很难通过跟随和模仿创新实现赶超。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丰富多样的市场需求,为本土制造企业提供了颠覆赶超的机会。但已有研究对颠覆性创新实现过程与机理的研究较为匮乏。通过对小米公司的探索性案例研究,构建了本土制造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基于非主流的低端市场、利基市场的市场定位颠覆,差异化的服务设计颠覆以及运营模式颠覆是本土制造企业颠覆主流市场在位企业,实现成功赶超的有效模式。知识搜索(同行搜索和跨界搜索)是本土制造企业实施颠覆性创新的知识与信息来源,机会能力是本土制造企业通过知识搜索实现颠覆性创新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6.
刘海兵  杨磊 《科研管理》2022,43(11):111-123
本文基于华为公司的创新实践,运用案例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规律和提升机制。研究发现:(1)从资源管理的视角,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在初级生产阶段、国际化开拓阶段、全球化扩张阶段、创新引领阶段发展历程中创新能力沿着资源建构能力——资源拼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资源治理能力的轨迹演化;(2)战略对机会窗口的匹配性决策是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能够实现提升的前提和基础,是创新能力提升的先导机制,战略决策对机会窗口的识别、拦截、预测、创造决定着整个组织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创新能力发展;(3)后发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深层机制是,不同阶段的知识结构及学习模式形成一个螺旋递进的上升机制。初级生产阶段实现了积累性学习模式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积累,国际化开拓阶段达到忘却性学习主导下的组织显性知识的质变,全球化扩张阶段实现积累性学习模式主导下的显隐性知识并重的知识体系,创新引领阶段在积累性学习与忘却性学习的平衡中实现知识的开发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由原商务部于2006年5月印发,通知明确指出从该文件下发之日起由原商务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该工程全面收集整理了中华传统老字号资料,经过严密论证等一系列繁复工作,历时三年对1000家"中华老字号"予以了重新认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社会文化宣传等多种手段,指导这些企业发扬文化、传承技艺、创新营销,实现"老"品牌的"新"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它的有序性基于法律规范,其市场主体经营资源诸如企业品牌、商业信誉、管理技术等都依赖于法的确认和保护,比如一般商标、驰名商标,依据法律获得了商标权等一系列权益。而与此相反,中华知名老字号目前尚未得到专门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怎样在原有商务部关于中华老字号认定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法律之盾"保护自己,利用"法律之剑"扩土开疆,已然成为老字号走出困境,重新崛起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庞轶芳 《科教文汇》2013,(25):202-203
《关于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的通知》由原商务部于2006年5月印发,通知明确指出从该文件下发之日起由原商务部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该工程全面收集整理了中华传统老字号资料,经过严密论证等一系列繁复工作,历时三年对1000家"中华老字号"予以了重新认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政府政策引导、社会文化宣传等多种手段,指导这些企业发扬文化、传承技艺、创新营销,实现"老"品牌的"新"发展。现代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它的有序性基于法律规范,其市场主体经营资源诸如企业品牌、商业信誉、管理技术等都依赖于法的确认和保护,比如一般商标、驰名商标,依据法律获得了商标权等一系列权益。而与此相反,中华知名老字号目前尚未得到专门法律给予的特殊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怎样在原有商务部关于中华老字号认定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利用"法律之盾"保护自己,利用"法律之剑"扩土开疆,已然成为老字号走出困境,重新崛起的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破坏式创新是推动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本文通过对嵊州集成灶产业破坏式创新过程的探究,以机会窗口为视角,分析当地政府和企业如何识别和响应机会窗口,解决合法性问题,使破坏式产品逐步实现从低端市场到主流市场的跃迁。研究发现,第一,破坏式产品创新的机会窗口来源于两种性能实现方案:改变产品单一性能模块,以及转换模块间的架构方式。第二,企业的技术抱负、网络协动等因素促进了破坏式创新机会窗口的识别,政府的品牌意识和资源支持进一步保证了机会窗口的持续识别。第三,企业通过“功能启发-情感构建-情感强化”战略逐步获取规范和认知合法性,政府通过“标准构建-政府合法性溢出-平台合法性溢出”战略,推动产业获取规制和认知合法性,以成功响应机会窗口。本文从产业层面丰富了破坏式创新的研究,不仅识别了政府在应对合法性挑战方面的战略性作用,也为政企如何合力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演化经济学和经济史对技术革命生命周期与机会窗口的研究,总结分析美国和德国利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优先发展新兴产业,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的经验做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抓住了第五次技术革命的机会窗口,提出我国必须抓住第六次技术革命开启的机会窗口,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2.
葛宝山  续媞特 《科学学研究》2020,38(8):1417-1427
转型经济背景下,创新与创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创业过程中机会和资源的合理调配决定着企业的创业表现。然而,如何完成创业机会和资源的互化利用仍是一个未解的难题。本研究从创业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出发,选取中国第一汽车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以网络作为情景变量探讨机会和资源如何共生演化并推动创新扩散的机理和路径。研究表明:(1)创业机会和资源的交互是存在于网络层面的一个双元动态行为。(2)扩网和聚核是系统驱动的一体化行为,共同推动创新扩散及创业战略更新。(3)领导者根据组织发展阶段实现机会、资源及创新的优势配置以保持创业控制体系内交互流转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以老字号"八王寺"为案例,基于老字号特有的"次级品牌杠杆"和"代际品牌资产",并结合品牌传播的互联网逻辑,提炼了移动互联时代"老字号"品牌复兴的战略逻辑与实现路径。战略逻辑的主要主张:树立依托品牌构建竞争优势的战略思维;利用次级品牌杠杆重塑品牌识别;制定与实施基于互联网逻辑的品牌传播方案,强化消费者对品牌识别的认知;开展品牌资产评估与持续提升。实现路径包括"意见领袖"主导和企业主导的互联网传播路径。前者要求发掘"老字号"老一辈顾客中的"意见领袖";后者要求企业利用自媒体平台,创新性地设计趣味性、可参与性高的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消费者“支持国货”热情日益高涨,跨界创新成为老字号企业重新焕发品牌活力的重要策略。本文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通过三个心理学实验探究了跨界创新方式匹配企业类型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内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老字号企业实施跨界创新能够获得积极的消费者品牌态度,且单一品牌型企业进行渐进式创新、多元品牌型企业进行突破式创新更能激发消费者感知企业创新性,进而使消费者品牌态度更为积极。在这一过程中,消费者品牌熟悉度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研究结论厘清和完善了跨界创新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关键路径,也为老字号企业实现营销升级、获得新一代消费者青睐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4家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跨案例研究,探索了企业国际化程度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突破了传统资源观和组织学习理论对于解释企业国际化影响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局限性,提出国际化不仅能够为企业提供创新资源和学习机会,更重要的是建立机会识别能力和机会利用能力,进而提升创新绩效。研究证实了动态能力理论对于解释国际化影响创新绩效机制的理论契合性,所得到的理论模型能够充实国际化程度与创新绩效关系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构建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的影响机制模型,并引入创业机会识别和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介变量,利用八省749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创业学习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正向影响;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学习和新创企业成长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机会识别和商业模式创新在创业学习与新创企业成长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创业机会识别对创业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商业模式创新对创业机会识别与新创企业成长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中国制造业从“制造”向“创造”转变的重要前提,也是破解“卡脖子”难题、应对“科技脱钩”的根本举措。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究了初始创新资源紧缺的中小制造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机制。研究发现:(1)依据驱动因素与资源条件不同,中小制造企业分别采取集聚型资源结构化、重构型资源能力化、开放型资源杠杆化的资源编排方式,内外资源编排行动匹配差异化机制有效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2)中小制造企业采取正向适应性逻辑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趋向间隔性突破式创新与持续性微创新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路径,企业在技术网络深度的精耕与市场运营广度的拓展中实现快速成长与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丰富了技术创新理论与资源编排理论,为中小制造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平台赋能的创业受到业界关注,但创业者如何借助数字平台突破创业机会资源双重约束尚未得到揭示。本文从平台赋能与价值共创的整合视角,结合机会资源一体化开发理论,选取基于小米数字平台的4家创业企业为主分析单元做嵌入式多案例研究。研究发现:在需求识别阶段,创业者借助数字平台的知识赋能与数据赋能,促进与创业服务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识别,突破机会资源识别约束;在产品开发阶段,借助数字平台技术赋能与供应链赋能,促进与技术开发商与供应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利用,突破机会资源利用约束;在市场推广阶段,借助数字平台品牌赋能与渠道赋能,促进与用户及渠道商的价值共创,实现机会资源一体化拓展,突破机会资源拓展约束。本文揭示了数字平台创业突破机会资源双重约束提升创业绩效的过程“黑箱”,丰富数字情境下的创业理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敏捷性视角,通过双案例对比研究方法,探讨资源约束情境下,中国跨国企业(CMNEs)如何通过组织敏捷性和资源组合实现朴素式创新。研究发现:资源约束情境下的CMNEs尤其适用朴素式创新,能够带来关注低成本、核心功能和“足够好”性能水平的产品或服务;组织敏捷性是实现朴素式创新的有效途径,自主品牌型企业通过从设计到制造的组织敏捷性实现朴素式创新,而贴牌型企业通过从制造到设计的组织敏捷性实现朴素式创新;CMNEs能够根据组织敏捷性,灵活调整资源组合支持并提升组织敏捷性。研究结论拓展了朴素式创新的相关研究,为CMNEs的成长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20.
越来越多的在位企业基于自身资源和能力以及外部机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实现颠覆性成长。基于此,本文在商业模式创新基础上提出商业模式衍生式创新的概念,以市场和技术作为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结合探索和利用的创新方式识别出4种商业模式衍生类型并探寻了具体的衍生机制。研究表明,不同的衍生类型在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方面表现有所不同,衍生后的商业模式之间在空间、时序以及创新程度方面表现出差异化的关系属性。对商业模式衍生式创新具体衍生机制、类型的识别以及不同关系的探讨,呼应了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组合等相关理论,将为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以及对不同商业模式的投资和治理提供有价值的洞见和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