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哲学科学应具有科学性、统一性、普适性、超越性。我们尝试以普适之道为核心,以对称与不对称为主线,构建哲学科学的体系的框架。对称与对称性破缺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它适用以下广泛的领域: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与物种进化;脑与意识;社会、经济、政治、军事、信息;智能劳动与体能劳动;语言、艺术、哲学等。自然、社会和思维中的对称与不对称是统一的。从我们的宇宙开始膨胀,到演化出包括太阳、地球在内的天体;从无机物演化出生命,再从生命演化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从人类智慧发展到现代文明和未来更高级的文明——这是对…  相似文献   

2.
宇宙全息论是一种揭示宇宙、自然、社会、人生奥秘的新的思维方式.   在物质世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着各种全息系统.宇宙全息论认为:“宇宙全息统一论认为宇宙中的事物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反映的.各种物质(包括有机生命和无机生命)都可通过中介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又通过信息相互反映,既是信息宿主,又是信息源.“   ……  相似文献   

3.
技术生态学:克服技术负效应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技术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方法和手段的总和”,它并不包括对技术社会后果的评价,也不涉及人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文化方面的特征。但现代观念认为,科学技术是跨越了自然和社会人文不同层次的,人和技术及其环境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网络。因此,不宜简单地把技术看成是局限于器物和劳动的手段,应把技术视为一个由物质手段与行为方式及其相适应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与心理意识等精神文化因素共同组成的系统,这样的系统被理解为技术生态系统。此观念有助于人类全面地考察技术、科学地定义技术和对人类与技术的关系进行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化学者把人类称为“文化的动物”,把人类社会的一切用“文化”概括之。确实,广义的“文化”概念涵盖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以及制度规范、风俗习惯、礼仪交往、思想方式,精神状态,文化艺术、语言文字的一切方面。社会的发展,仔细分析起来,也是这人类活动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的发展,决定物质产品和物质生产过程的,也就是这些可以用“文化”加以概括的东西。因此,探讨未来社会的发展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同对文化发展前景的预测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文化”作为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形态,本质上是与“自然和天然”相对应的  相似文献   

5.
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建设世界的复杂系统和过程,其核心思想是效用至上的原则,通约、量化的数学方法,分解组合的结构方法和自然解蔽与生命祛魅。技术高于科学,应该把对技术的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技术发展必须受到社会控制和人文规约。  相似文献   

6.
陈红 《科技风》2011,(15):234-235
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生命技术诞生。生命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技术、克隆技术、异种移植等,其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风险属性的技术,包括安全风险和伦理风险。它对社会或人类的影响深远,以及在利用高新技术干预人体过程中涉及未知的、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因而现代技术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或存在许多的负面的效益或因素,引起人们对人体客体化的忧虑,以及对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关注。本文从理解生命技术和技术伦理的含义出发,了解了技术与伦理之间产生冲突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然后研究生命技术的安全和伦理风险及其伦理问题,通过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制度管理和有效的伦理规范,开发新的战略控制和规避生命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7.
技术进步是人类变革自然的过程中 ,不断进行心智创造活动的结果 ,对人类文化的进化与变迁 ,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文化的科学系统、社会学系统、意识形态系统三个层面来看 ,技术进步通过对技术工艺理论与技术工艺过程的构成要素的选择 ,直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技术进步以间接的方式 ,改变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意识形态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生态技术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传统技术观缺乏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对大自然进行不顾后果的掠夺和征服,是一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技术价值观。生态技术是指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能够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切有效用的手段和方法。生态技术观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9.
生态技术是具有生态性质的技术,它是从天然自然到人性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是人、技术、社会、自然作为整体生命存在的澄明。生态技术表现为三个层次:从技术自身来看,生态技术具有自我协调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来看,生态技术就是人诗意的实践方式与生存方式,是人、技术、社会、自然关系的和谐;从天地人的相互关系来看,生态技术是与天地人相协调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的技术生存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海氏的技术生存论通过比较技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不同影响,揭示了现代技术的本质——“座架”统治下人类生存的全面异化,并提出了解救人类的生存之道;海氏的技术生存论给技术时代的人类生存敲了警钟,但没有看到技术异化背后所隐藏的深刻社会根源,也没有正确地找到解救人类的生存之道;当前我国的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但我国已经消除了技术异化的社会根源,只要我们大力发展科技,同时加强人文关怀,保持“忧患意识”,人类终会走向自在、自为生存的“澄明之境”。  相似文献   

11.
一、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对技术发展方向的影响生物圈,是人类生存于其中的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社会与自然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人类作为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适应于地球上现存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条件。而这些特定的自然条件是由生物圈整体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动态平衡来维持的。自然界为社会生产提供能源和材料,容纳社会生产的废弃物质,并在其自我调节功能的限度内加以同化,从而保持人类生存条件的稳定。人类经过生产活动实现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作用于生物  相似文献   

12.
技术异化与环境变迁:概念、关系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蓓  肖军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258-260
技术作为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手段、方法、经验和工艺的整体,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反自然的性质。技术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它必然会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变迁,而且技术力量越强大,对自然的干扰破坏能力就越强,生态环境的变迁也就越剧烈。消解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自觉的社会选择"去弱化技术异化的程度,缓解技术应用自发的、反自然的趋势。具体对策包括:确立人与自然平等的世界观以及发展绿色、低熵的生态技术。  相似文献   

13.
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在生存系统中有一种生存因素起决定作用,形成了一定的生存方式。自然生存是人类主要依赖自然物质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的生存。自然生存形成了自然主义价值观。自然生存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技术是人类超越自然、超越自身的手段,于是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  相似文献   

14.
水是维持一切生命活动的不可替代的物质,不仅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也为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不可缺少。没有一定数量且质量合格的水,地球上一切生物都无法生存。因此,自古至今人类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水环境的活动从未停止过。随着人类干预自然界能力的增强,目前水环境已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我国降水量和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季节分配悬殊,洪涝与干旱频繁出现。降水量和径流量空间分布也极  相似文献   

15.
设计婴儿技术具有一系列医疗及生命伦理价值,对于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社会现状的调查,结合二胎政策下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素质的课题,对设计婴儿技术进行较为深层的伦理学分析,从设计婴儿技术的生命存在价值、生命质量价值和生命社会价值论述该技术对生命和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和利用自然的中介和手段,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环境逐渐被技术环境所取代,人类已经被自己所发明创造的技术完全包围起来;在此特殊情境下,探析社会交往新情况、加强网络伦理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是必要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不是某种孤立的东西,它总是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技术。技术总是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以及自然的存在状态相关联,这一切构成技术的生态空间。技术应是在尊重自然界运动发展的生成本性和自然生成运动的“向人”趋向的基础上的变革。“自然”不应仪作为技术改造的对象,自然界本身的存在状态,是技术生态空间重要的组成要素,传统技术的经济隧道目光和工具隧道目光,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技术化生存的"自然"迷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使人类逐渐地远离自然状态,从而使人类的生存从"自然"地生存走向"技术化生存".技术,从其本质上讲,是作为自然的对立概念而出现的.当技术的风险,特别是技术进程无逻辑的风险展现时,人们为了各种目的开始诉诸"自然",用"自然"来对抗"技术".然而,"自然"是一个充满了模糊性和矛盾的概念,"自然"就是"变化".从人类生存的历史看,新石器时代人类脱离四处寻找食物的生存方式,开始从事农业或者畜牧业,发展出全新的工具和技术来维持生活,并建立社会.而工业革命则引起了"机械文化"的产生,人类的生活开始发生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至今仍在持续着.人以技术为中介获得自己的生存,这与其他动物只基本本能地适应以求生存的生存方式形成了本质的区别,技术已成为人类生活世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虚拟现实是科技界新近涌现的技术,它借助计算机生成虚拟环境,通 过视、听、触觉等作用于主体,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交互式视景仿真。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 对人、社会、思维乃至哲学观念的冲击是巨大而深远的,可以说,科学哲学在这场席卷全球 的科技风暴中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针对科学哲学所面临的这一新挑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 述,内容涉及虚拟现实与科技进步、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物质与“虚拟物质”、实践与“ 虚拟实践”、现实经验与“虚拟经验”等科学哲学难以回避的问题,并试图加以诠释。虚拟 现实技术不是“洪水猛兽”,它所带来的是人类思维和技术手段的革命性变革,尽管它所引 发的争议仍将继续,但人类自身终将会受益其中。  相似文献   

20.
技术的边界     
人类的技术活动存在边界。伦理的约束与现实约束只是技术的暂时约束 ,它们不构成技术的原则性的边界。然而 ,只要我们承认自然存在规律 ,我们的行动即技术就存在原则上不可逾越的边界。技术的边界即是人类行动的边界。科学活动是对这个边界的探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 ,我们无法使自然物具有自然所禁止的属性或功能 ,也不能使物体具有“冲突的”功能。从思辨的角度看 ,我们无法使物体不具有任何属性 ,也不能使物体具有预想的无限的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